党岭高反女孩获救,母亲透露后果堪忧,她的遭遇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文|生生

编辑|黄毅来了


网上找搭子、户外徒步、没有经验、高反、失温。

当这些词语放在一起,才发现党岭女孩能够获救是多么不容易。

而其母亲透露的最新情况,更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01

十月份的国庆小长假,不管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都迫不及待的开启游玩计划。

而刚刚毕业的小林也计划着去一趟甘孜党岭徒步。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小林并没有选择相熟的好友或是家人一同前去徒步。

反而是在网络上约了搭子一同前去,甚至连专业的向导都没有。

几人匆匆出发,只顾着欣赏大好河山,却忽视了高海拔带来的潜藏隐患。

走到海拔四千米左右,小林就感到了不适。

同行的男搭子将她交给了过路的一对路人师徒:

“她有点高反,你帮忙看着。”

说完这句话就继续前行了。

可见这种“临时组队”的松散性藏着的巨大风险。

没有固定的责任分工,没有提前约定的应急方案。

遇到问题时,将小林留下就“继续前行”。

幸运的是,小林遇到的这对师徒没有把她丢下不管。

他们一路搀扶着、背着,将她带往低海拔地区下撤。

但高海拔失温带来的后果超乎我们的想象。

她脸色发白嘴唇毫无血色,甚至连意识都逐渐模糊。

一路上遇见的好心人纷纷开始了对她的营救。

而在这一圈的好心人中,有几位医生小姐姐,她们不断的对小林进行急救。

其余人拿着薄膜和羽绒服将她紧紧包裹,等待救援。

可到了医院后,经过了7天的治疗,直到今天,小林仍在icu抢救。

高原脑水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疝等等状况都不容乐观。

而在最新的消息中,小林母亲的回应更是让人心头一紧:

“也许会醒过来,也许会成为植物人。”

至于和小林一同前往徒步的几人,到底是如何结识的,又是否要追究后续责任。

女孩的母亲则表示:

“女儿手机有密码,暂时没有解除,现在的重心,都放在女儿身上。”

小林的遭遇让不少人都开始惊讶这种“冒险”的行为。

可其实在不久之前的9月末,网络上另一则新闻早就给大家伙打过预防针。

冒险的危险隐患从来都不可忽视。

02

那玛峰作为贡嘎山的卫峰,海拔 5588 米。

因路线相对清晰、技术门槛较低,被不少登山爱好者视为 "人生第一座雪山"。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危险”。

九月底,一群驴友们相伴前往此处攀登。

而在途中进行休整时,一张合照成了该男子丧命的开始。

为了给同伴拍摄攀登画面,男子做出了三个致命决定,亲手拆除了保护自己的三道生命防线:

首先,他解开了连接队友的结组绳索。

在高海拔冰雪地形中,结组绳是核心安全保障,能在一人滑坠时通过团队拉力实现紧急制动,而洪某为获得更自由的拍摄角度,主动放弃了这层保护。

其次,他脱下冰爪并随意放在脚边,这种带有尖锐齿刺的装备本可嵌入冰雪提供抓地力,却成了绊倒他的“凶器”。

最后,他将冰镐搁置一旁,彻底放弃了滑坠时最后的自救工具。

调整设备时,洪某被脚边的东西绊倒,瞬间失去平衡。

在同伴惊恐的尖叫声中,他试图起身却徒劳无功,身体沿陡坡滑坠,最终丧命。

党岭的林女士、那玛峰的驴友,他们的遭遇看似是不同的悲剧,实则都踩中了这几个“冒险误区”。

03

其一,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极度缺乏锻炼。

总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就能抗住高反或者严寒。

可高反的发生和年龄无关,甚至年轻人新陈代谢快,身体对缺氧的反应更为敏感。

失温也不看“体力”,当身体产热速度赶不上散热速度。

即使是健身达人,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寒战、意识模糊。

评论区网友的一句话精准的戳中了痛点:

“现在的孩子上个体育课都费劲,却还爱搞徒步攀登这种冒险。”

其二,很多人觉得“搭子一起玩更自在”,却忘了没提前约定应急方案、没统一物资准备的 “自由”,就是把安全交给“运气”。

就像小林的搭子在其高反时留下她继续前行,坠崖男子的“不小心”导致丧命。

这种没有专业人士的组队,遇到危险只能各自慌乱。

其三,冒险不等于没危险。

那玛峰的 “初级难度”,让驴友觉得“不用太过小心翼翼”;

党岭的 “徒步”,让林女士觉得“一个人也可以”。

可自然的风险从不会按等级划分。

4700 米的党岭垭口,能让没准备的人失温;

5000 米的 “初级雪山”,能让没带固定工具的人坠崖。

其四,“别人没事,我也没事”。

相信很多人都会刷到网友们爬雪山、徒步的壮丽景象。

他们晒出的图片中全是自由和美景,于是,大家就以为徒步很轻松,雪山也不可怕。

却忘了发帖人可能有经验、有装备,而自己什么都没有。

他们的遭遇,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面对高原、雪山,我们必须得有“敬畏心”。

“敬畏”不是“不敢去”,而是“知道怎么安全去”。

提前查路线的实时天气、海拔变化。

别临时组队“搭子”,尽量找有经验的同伴或正规团队。

出发前备齐血氧仪、氧气瓶、抗高反药,带足够的厚衣服。

到了之后,别着急登高,给身体适应的时间,出现任何不适,别硬扛,立即下撤。

如果你想爬雪山,不管 “难度” 多低,都要找专业向导。

也别省装备的钱,冰爪、绳索、头盔都是保命的。

提前做体能训练,出发前查好天气预报。

遇到大风、暴雪,别“赌一把”,该放弃就放弃,我们还有下一次。

结语

向往山河没错,但敬畏不是 “胆小”,而是对自己的命负责。

找对同伴、懂点急救。

别让“看风景”变成“家人的眼泪”。

毕竟,再壮丽的雪山,也抵不过能平安回家。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环球网|甘孜女游客高反获救后仍在ICU!首批救助驴友还原救援过程

红星新闻呢|快评丨徒步党岭高反女生仍在ICU,别急着批判“搭子”、讽刺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旅游   所有人   后果   母亲   女孩   雪山   海拔   甘孜   身体   同伴   敬畏   危险   男子   装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