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家国不能两难全,成大事者,往往只能顾大家而不能顾小家。对于我们这种旁人来说,我们都是愿意对其表示理解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这种事情所造成的影响,却总是我们这些旁人所无法想象的。
对于孙中山的女儿孙婉来说,情况就是如此,而她也至死,都未能原谅自己的父亲...
孙婉,1896年11月12日出生于檀香山,是孙中山和自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所生的次女,也是孙中山的小女儿。这个孩子和孙中山是同月同日出生的,所以孙中山对她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情感。
但是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孙中山还在被清政府驻伦敦公馆囚禁,所以孙中山对孙婉的感情中,其实还是有一些愧疚在的。孙婉的童年,是没有父亲也没有父爱的一段岁月,12岁之前,孙婉和孙中山只见过两次面,孙婉整个童年都是在自己的母亲和伯父孙眉的照顾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孙婉对孙中山的情感,其实也是非常特殊的,两人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一些隔阂,而这个隔阂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放大。而当时的孙中山正在为革命事业而不断的奔波,孙婉只能在新闻中时不时地看到对自己父亲的报道。
虽然大家都在说孙中山是一个正义的人,他在做的也是正确的事情,但是一个孩子的世界观总归是十分朴素的,一个一直在造反,一直在和政府作对的人,总归谈不上是什么“好人”。而且孙婉到底是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中,她的身边除了支持自己父亲的那些家人之外,也有一些其他人,而他们对孙中山的态度,往往就很难说了。
而孙婉所接受的教育,无论是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也从来都没有说“造反是值得提倡的”,所以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之下,孙婉对父亲的理解是有一些误解的,在她看来,自己的父亲是被政府通缉的存在,是“坏人”。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坏人”,最后竟然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然而在孙婉16岁的时候,孙中山又被迫辞去了职务,将总统的位置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为了收拢人心,展现自己的“宽容”,特批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以及其女儿孙婉前往美国留学。
孙中山的革命本身就是从美国所展开的,而当时美国的华人数量本身就相当多,孙婉就读的学校是美国加州国立大学,加州又是美国华人的主要活动区之一,所以孙中山在加州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而同盟会的一些人也长期在美国加州活动,在孙婉抵达美国之后,孙中山便将其托付给黄兴。
黄兴日理万机,自然没有时间亲自照顾一个小女孩,即便她是孙中山的女儿。所以黄兴便将其交给了王伯秋照顾,王伯秋曾经是宋教仁的副手,所以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同志,黄兴和孙中山都能放心。
孙婉在加州接受了纯粹的美式教育之后,整个人从思想到面貌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相比于传统的中国人,孙婉要开放的多。而王伯秋本身又是才子,仪表堂堂,虽然两人有着年龄上的鸿沟,但是却还是走到了一起,私定终身。
严格来说,孙中山对这段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对于两人年龄上的差距,孙中山确实也没说什么。他接受不了的,是自己的女儿竟然甘愿去给人家做小妾!孙中山本身就提倡新思想,就更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了。
这位王伯秋,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老家和一个女人成亲,孙中山是坚决支持一夫一妻制,抵制一夫多妻制的,所以孙中山立刻发电报要求孙婉和王伯秋退婚,还要求孙婉立刻回国。
孙婉是不太理解父亲的这种做法的,更难以接受父亲的举动,事实上孙婉对孙中山的感情并不深,因为她从小也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照顾,更没有感受过什么父爱,在她看来,这更像是一个“陌生人”在插手她的人生大事。
在孙婉的心中,“父亲”是一个冷冰冰的词汇,孙中山是“属于国家的”,但是不是“属于她的”。事实的确如此,当时的孙中山希望革除旧式婚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肯定要以身作则,作为孙中山的女儿,孙婉的命运并不能完全由她自己决定。
而当时孙婉和王伯秋甚至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但是最终在孙中山的强压之下,两人还是被迫离婚。而在这段初恋被父亲一手粉碎之后,本身就对父亲感情淡漠的孙婉,就更加无法理解自己的父亲了,后来王伯秋因为“重婚”的事情在国民政府内颇受排挤,对王伯秋仍有感情的孙婉对孙中山恨意更甚。
1921年,孙婉嫁给了留美法学博士戴恩赛,当时孙婉甚至拒绝孙中山和孙科,孙中山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还是叹息连连。后来就连宋庆龄给孙婉的嫁妆,都被孙婉拒绝了。1925年孙中山病危,孙婉连最后一面都不肯见,宋庆龄只好将一张照片送给了孙婉,那张照片后来孙婉保留了85年的时间。
1949年,广州即将解放前夕,孙婉跟随丈夫戴恩赛一起移居澳门,长子则留在了广州生活,后来考入岭南大学读研究生,并且从事研究工作,可惜不久后因患上肺结核而不幸去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孙婉的生母和戴恩赛相继于澳门病逝,只剩下了孙婉自己和女儿相依为命。
到了六十年代末,两人已经陷入了无依无靠的状态,反倒是蒋介石给孙婉写了信,邀请孙婉带着女儿来台湾生活,但是却被孙婉所拒绝。蒋介石没有办法,只能派人给孙婉送了点钱,也就此了事。
孙婉之所以不愿意去台湾,是因为当时新中国一直都没有忘记孙中山的家人,通过宋庆龄先生,对孙婉一家一直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当时为这件事情拍板的,正是邓小平。而晚年的孙婉也早就看透了蒋介石的献媚,不可能轻易就范。
参考资料:
《孙中山至死等不来女儿的谅解》 刘创
《蒋介石邀孙中山女儿赴台未果》 沈飞德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