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商報》丨政府食堂開放成文旅新名片:舌尖上的城市溫度

政府食堂開放成文旅新名片:

舌尖上的城市溫度

文/劉先衛


"五一"期間,重慶市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日均接待遊客近7000人次,消耗280盆米飯、超1500斤豬肉的新聞引發熱議。這不僅是簡單的餐飲數據,更折射出全國多地政府機關食堂開放形成的文旅新氣象。

從西湖醋魚到九轉大腸,機關食堂變身美食窗口。杭州機關食堂推出的地道杭幫菜日均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濟南魯菜窗口前等待品嘗正宗糖醋鯉魚的遊客排成長龍。這些原本帶著神秘色彩的機關食堂,通過開放廚房、地方特色菜系和親民價格,讓遊客在20元人均消費中體驗"舌尖上的城市溫度"。

數據見證服務升級。榮昌區政府食堂除提供餐飲服務外,同步開放機關停車場,日均接待車輛500餘臺;南京鼓樓區機關食堂開通線上預約系統,1小時即被預訂一空;成都青羊區食堂設立非遺美食展臺,單日帶動周邊文創產品銷售增長30%。這種"政府資源+文旅服務"的創新模式,正在重構城市旅遊服務體系。

文旅融合的深層邏輯正在顯現。據統計,五一期間開放機關的37個城市遊客二次到訪意向率平均提升42%,其中餐飲體驗好評率與複遊意願呈0.76強相關。廣州越秀區更將食堂開放與紅色旅遊路線結合,形成"一頓飯帶動一條線"的文旅新範式。

這種轉變背後是公共服務理念的升級。從"管理思維"轉向"用戶思維",各地政府通過標準化餐飲服務(85%食堂採用明廚亮灶)、文化展示空間(70%設置地方文化展區)、便民設施配套(60%提供旅遊諮詢)等系統化改造,讓機關食堂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立體櫥窗。

專家指出,政府資源適度開放已形成三重效應:提升公共服務效能(資源利用率提高40%)、刺激在地消費(周邊商戶營收平均增長25%)、構建主客共用空間(市民遊客互動頻次提升3倍)。這種創新實踐正在重新定義城市治理與文旅發展的邊界。

隨著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等現象級文旅IP湧現,政府食堂開放或許將成為下一個城市行銷的突破口。當行政資源轉化為文旅資產,折射出的不僅是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成果,更是城市競爭從硬體比拼轉向軟實力較量的重要轉折。

二0二五年五月九日(星期五)

菲律賓《商報》前身《華僑商報》創刊於1919年12月25日,是菲律賓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100年來,《商報》恪守報品報德,秉持自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報導菲律賓當地的發展與變化,時刻關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報導家鄉故土、新人新事,支持祖(籍)國的和平統一,贏得菲華民眾的廣泛喜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舌尖   成文   食堂   名片   政府   城市   日均   越秀   新人新事   天水   平均   窗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