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阆中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南充市代管,古称保宁,地处四川盆地北缘,位于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
阆中县舆图
阆中县,附郭。秦县。汉属巴郡,以阆水纡曲绕县三面而名。晋宋以后,皆为巴西郡治。隋改县曰阆内。唐复为阆中县阆州治焉。宋元因之。今编户十里 。
阆中城 府东二十里。秦筑。亦谓之张仪城。县旧治此。后汉建安五年,刘璋以张鲁据汉中,以庞羲为巴郡太守,屯阆中以御鲁。即此。自唐以后,皆为阆中县治。明洪武七年,徙县治于府治西南,其故城谓之白沙镇,亦曰白沙坝。《城邑考》:郡旧为土城,在嘉陵江北,对峙锦屏山。相传汉建安六年,刘璋创筑。元时增修。伪夏明玉珍移城而西,仍为土城。明洪武四年,即旧城增拓,内外俱甃以石,为门四,周九里有奇 。
田颂尧(1888-1975),中将,军长。又名见龙、光祥,四川简州龙泉驿(今属成都市)人。1888年6月19日生。早年曾入四川陆军小学第一期、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习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不久离校南下参加苏浙学生军,任军事部长兼营长。后返川,任川军刘存厚部营长1916年1月任护国军川军第三支队支队长,8月任第二师骑兵团团长兼成都城防司令。1918年随刘存厚退守陕南,7月5日任第二十一师第四十一旅旅长,8月被北京政府授为少将。同年12月任四川靖国军第一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率部与滇军作战。12月30日第二十一师师长。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9月被北京政府授为中将,2月10日加授章威将军,与熊克武发生战事。1924年5月北京政府再授上将衔,令其负责四川军务善后事宜。1925年在各军阀的混战中获胜成为川军中一支独立的力量。1926年5月26日四川军务帮办兼川西北屯垦使。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与邓锡候宣布易帜,12月12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1927年2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改编部队,自兼第二路司令。四一二事变后,通电拥护南京政府。5月任第七路军总指挥。不久改任第十二路总指挥,出兵陕西。同年11月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28年11月7日派为国军编遣委员会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1930年中原大战时与川军将领联名通电劝蒋下野。1932年与刘文辉相争,退出成都。1933年1月任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率部围攻川北红军。1934年再次参加“围剿”川北红军。因两次均遭失败而被撤职查办,其部下第二十九军也被改编。此后寓居成都。1936年9月12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7月31日任中将,1948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12月随刘文辉、邓锡侯等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政协四川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四川省委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75年10月15日在成都病逝。
熊克武军撤离不久,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率部开到阆中。此时四川割据局面早已形成,各军阀为争夺防区,扩军敛财,穷兵黩武,都在图谋打倒强敌,成就霸业。
迨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田颂尧的防区已扩展到川西二十六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大公报》有如下评论:"查川省养兵百万,巨酋六七,成都一地,分隶三军,全省割据,有同异国,其最大特色,兵愈打而愈多,帅时离而时合,亦友亦仇,随故随机,扩张私利,保存实力,谋求无厌、剥削地方。论地丁有征至民国四十五年者;论置产有买尽全县全城房地……天府之国,悉陷入地狱底层,此皆防区制流毒也!"所谓"防区制"的形成,是以民国七年(1918年)七月熊克武以靖国各军总司令名义发布《四川靖国各军卫戍及清乡剿匪区域表》而开的端。继之军阀们的贪欲,因而内战愈演愈烈。
田颂尧由统治三数县的小军阀,不数年间成为川西北二十六县的巨枭,就是靠"就防筹饷",横征暴敛,纳叛招降发迹起来的。阆中在他的统治下,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什么人头扔、席桌扔、过道费、百货匣金等等不一而足。从富户大贾到贩夫走卒无不备受压榨,四乡农民也不能幸免。除田赋外,每遇军队调动,或内战或"剿匪",都要派捐、派粮、派柴、派草,勒令口夜运送,稍愈期限,打罚并至。当时交通不便,山路崎岖,一遇露雨,淖身泥泞之中,疲于奔命,因坡陡路滑而摔断筋骨之事时有发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红军转战川北时,蒋介石委田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借"剿赤"之名,从是年七月起,令防区各县增筹月摊数额,仅田赋一项,一年数征,诚如《大公报》评论"天府之国,悉陷地狱底层!"三十年代,阆中连干早,冬水田龟裂,食用水困难,乡民情急,求神祈雨,哀告天地,盼甘霖早降,田颂尧却熟视无睹。有人说:军部门口那杆几丈高的大旗上的"田"字都被太阳晒穿了,老百姓田里哪会有水!于是,四乡农民成群结队,纷纷到军部请愿,要求立即收起"田"字大旗。田颂尧见众怒难犯,也就顺风转舵,答应收旗并募捐赈灾。指令城区所有中小学师生联合举办提灯会,演文明戏(新剧),检阅童子军,"号召"买票观看,款赈灾民。
田军部派出官兵维持秩序,设专人卖票收款。阆中虽是川北重镇,但在兵荒马乱之际,平日哪有什么文艺活动,况且不看也得出钱,因而大操场上万头攒动,观众着实不少,不数日间就得了数目颇丰的一笔"赈灾款"。这笔钱,一要提留"组织"费用,二要给官兵"辛苦钱",加上经手人员中饱私囊,落到灾民身上的已是寥寥无几了。善谄者声嘶力竭地颂扬"军长顺应民意,关心民痪,爱民如子",知其底细者嗤之以鼻,而田颂尧则名利双收。
民国15年(1926年)12月,(田颂尧任军长)军部驻阆中。民国16年(1927年),田颂尧的二十九军军部迁到三台后,田所属笫三师师长罗遒琼部驻防阆中,自民国十六年(1927年)至二十四年(1935年),田颂尧部就地筹饷,借垫、预征、苛捐杂税繁多,鱼肉人民达八年之久,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不让前人。民国24年(1935年),二十九军被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击溃。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龙泉驿文史资料》、《阆中市志》、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