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肾脏这个部位,平时大家可能关注不多,总觉得离自己有点远,只有那些已经开始透析或者查出肾功能异常的人,才会开始上点心。
但实际上,肾脏出了问题,身体可不是慢慢地、温柔地提醒你,而是一下子掉下去几个台阶。
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不是早期能轻松处理的阶段了。
尤其是现在生活节奏快,吃喝作息又不规律,很多人都在默默透支肾功能,却完全没意识到。
其实肾脏真的挺累的。一个人的肾脏每天要过滤将近150升血液,最终生成大约1~2升尿液,也就是说,它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在加班。
如果再加上高盐饮食、不爱喝水、熬夜、吃乱七八糟的保健品,那简直就是不给它活路。
很多人到中年突然查出尿蛋白、肌酐升高,这些都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都是前面几年一点点积累下来的结果。
很多时候身体没有喊疼,不代表没有在被悄悄损伤。
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常见的饮食问题其实特别容易被忽略掉,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或者社交习惯的影响下,明知道不太健康的食物,还是天天吃、顿顿吃,甚至拿来当“养生食品”。
说白了,就是嘴巴不舍得放过自己。特别是那几类食物,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是家常便饭,但对于肾功能本身就不太好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隐形炸弹。
首先就是高盐食物,很多人知道要控盐,但控得很不彻底。比如有人觉得不放盐就等于清淡,其实忽略了那些“高钠食物”才是问题的关键点。
像酱油、鸡精、咸菜、榨菜、卤味这些东西,吃一点点就能超过一天的钠推荐摄入量。
而钠摄入太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血压升高。而血压一旦不稳,对肾小球的压力就会明显上升。
肾小球一旦受损,就会有蛋白从尿液里漏出来,尿蛋白增加的本质,其实就是肾脏的过滤系统出现了漏洞。
时间一长,这些过滤单位会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肾功能自然也就一天天地往下掉。
然后就是高蛋白饮食这个坑,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听说“多吃蛋白质可以补身体”,就开始大鱼大肉地吃起来。
殊不知,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大量的含氮废物,比如尿素氮、肌酐这些东西,本来肾脏就是负责排出它们的。
如果吃进去太多,肾脏的负担自然会加重。
正常人可能还能勉强扛得住,但对那些已经肾功能开始下降的人来说,多吃一口肉,可能就是再往透析路上迈了一步。
而且,并不是所有蛋白质质量都一样,有的人还专门吃动物内脏、肥肉、重口味的加工肉类,这些里面不光蛋白多,还含有大量嘌呤、胆固醇和磷,对肾脏来说简直是“三重打击”。
说到磷,就不得不提那些看起来“健康”的饮料。
很多功能饮料、碳酸饮料里面含有磷酸盐添加剂,这种东西在成分表里也不一定那么显眼,但却是造成肾脏钙磷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一些慢性肾病患者,本身磷代谢就有问题,如果还经常喝这类饮品,很容易引发血磷升高,进而刺激副甲状腺素异常分泌,造成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骨头会突然变脆,甚至动不动骨折,或者血管硬化那么严重,背后的根源,很可能就是这种慢性磷负荷长期积累造成的。
还有一个比较被低估的,是加工类零食和即食食品。
这类食品为了增强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往往会加入大量的钠、磷、各种调味剂、防腐剂,看起来是方便、香、味道好,但这些添加成分都需要肝肾参与代谢。
特别是磷酸盐在这种食品里用得非常多,基本上不吃正餐、光靠零食当饭的人,肾脏受到的毒素压力远超想象。
而且这种伤害是长期积累的,一两次可能看不出来,但日复一日之后,肾功能会逐渐出现波动,等到体检发现异常,很多时候已经不是早期了。
从数据上看,我国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在13%左右,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里,可能就有一个多一点的人已经有了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但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因为肾病的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
哪怕肌酐高了一点,很多人也没什么不适,直到尿毒症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情况下,日常饮食里的“隐形杀手”反而更可怕。
在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建议,哪怕是健康人,也应该适当限制高盐、高磷、低质量蛋白这些摄入,更别说已经肾功能有轻度下降的人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非得吃什么补药才能养肾,而是把那些加速伤肾的东西管住了,肾脏自然会“长寿”一点。
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人来说,如果三高控制不好,本身就是对肾脏的二次打击。
饮食上再不注意,那就是三管齐下地在透支肾脏寿命。
除此之外,有些人还热衷于吃各种保健品,觉得越补越好。
但很多保健品里其实也有不小的肾毒性成分,特别是一些含有不明草本提取物或者西药成分的“复合型保健食品”,在长期吃下去的情况下,对肾小管的损伤也非常明显。
有些人吃的是“养生”,结果吃出了肾病,还不如一碗白粥来得安全。
说到底,真正对肾脏好的饮食方式,不在于吃多少补的东西,而是避开那些看起来好吃、却在慢慢毁掉肾脏的食物。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不能一刀切说所有人都不能吃某些东西。
但至少,有肾病家族史,或者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人,应该格外留意这些问题,不能抱着“我没事”的心态去挑战肾脏的底线。
因为肾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它可以撑很久不出问题,但一旦崩了,就很难恢复。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丁小军,许松,张荣山,等.超声评估肾脏参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预测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15)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