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关税战以后,最近又刮起了一股“芯片战”的浪潮,尤其是英伟达的芯片被爆出带有定位和远程关停功能以后,英伟达方面即便被约谈以后还是不肯承认,一时间风波四起,成了中美科技博弈的新焦点。
美国想卖芯片,却又在里面暗藏“陷阱”,而中国则选择用国产芯片打破这种局面,换芯浪潮迅速席卷各行各业,从云计算到新能源汽车,国产芯片正悄然崛起,挑战着英伟达多年积累的霸主地位。
英伟达能在中国市场销售吗?美国对这场风波又会有什么措施?
这段时间,英伟达真是坐立不安,先是被曝芯片里藏了定位追踪和远程关闭这样的安全漏洞,立刻在中国科技圈引起轩然大波,官方部门火速介入,约谈英伟达,要求它们拿出证据证明芯片安全,甚至连芯片固件代码都得交出来,接受第三方审核。
可是英伟达这边死活不认账,CEO黄仁勋甚至两次亲自跑白宫,找特朗普面谈,打包票保证芯片没问题,这事儿听起来没那么复杂,但背后其实是个大棋局,虽然英伟达刚刚拿到了美国商务部发的出口许可证,表面上看似顺风顺水,芯片还能继续卖给中国企业,但实际上美国内部可没那么简单。
美国国会里,有一批议员力推一项“芯片安全法案”,想强制往出口芯片里加装定位和远程控制功能,这个法案还没完全通过,但已在议会初审阶段,光消息一出,就让外界议论纷纷。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美国不少技术专家都爆料说,英伟达芯片的定位跟踪和远程关闭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随时可能被启用,这对于采购英伟达芯片的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核心计算能力被对手远程操控,数据被偷走。
中方对此高度警惕,早在7月初就开始警示境外芯片潜藏的安全风险,虽然那时没点名英伟达,但形势逐渐明朗,到了7月底,中方直接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它们必须拿出安全证明,还得解释为何芯片会带有定位功能。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更是中美在高科技领域实力和话语权的争夺。,这场博弈背后,有美国的战略意图,也有中国对核心技术自主的坚定追求,英伟达一方面想借助美国支持,继续在中国市场卖芯片,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中国方面对安全的严苛审查。
中方也清楚,芯片里面藏着“后门”,那就是直接给国家安全埋雷,而英伟达这边虽然一再强调没有后门,也发布声明否认,但始终没办法拿出确凿的证据来消除疑虑,技术专家们早就指出,硬件后门不像软件漏洞那么容易修补,靠发布补丁解决根本不现实。
芯片设计是极其复杂且封闭的系统,若不公开底层代码,外界无法进行有效审查,英伟达的回应听起来更像是在打太极,想拖延时间,这个科技上的老王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局势一触即发。
当英伟达忙着澄清,拼命向美国政府求证和争取许可时,中国的国产芯片却已经按下了“快进键”,悄无声息地掀起了一场换芯风暴,先说华为这边,不久前刚刚发布了自研的神经网络计算架构CANN。
不同于封闭的专利系统,华为选择了开源,这一举措被业内广泛看作是对英伟达CUDA生态的有力挑战,毕竟英伟达的CUDA生态经营了整整30年,积累了大量开发者和软件资源,这次华为的开源策略直接向这道“护城河”发起冲击。
昇腾系列芯片的算力已经追赶上了英伟达的H20,甚至部分应用场景下还更具竞争力,不光华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开启了换芯之路,2025年初,某知名新能源车企宣布,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取代了原本四颗英伟达Orin芯片。
这在车企领域绝对是个大动作,毕竟芯片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大脑”,换芯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自主安全的保障,还有的小鹏汽车,已经启用了自主研发的“Turing”芯片,力求实现智能驾驶的全栈自主研发。
车企们的换芯不仅仅停留在芯片层面,传感器、操作系统、软件生态都在同步升级,力争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智能汽车,而且这股换芯浪潮不仅限于汽车,阿里云、百度、字节跳动等国内科技巨头纷纷拆除英伟达芯片,转而采用国产替代方案。
阿里云已拆卸了300多枚英伟达H20芯片,百度则将30%的算力芯片转向华为昇腾。字节跳动更是暂停了价值约10亿美元的英伟达H20芯片订单,这样的转变,不只是市场策略,更是战略层面的自主选择。谁也不想把关键算力交给对手手里,尤其在敏感时期,信息安全和供应链稳定都被摆到了最高位置。
国产芯片生态正逐渐完善,从设计制造到应用,兼容和适配问题逐渐解决,国产芯片的性能也在快速提升,原来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局面,正被悄然打破。
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AI芯片的份额已经超过了40%,预计到2025年年底,这个数字将稳步提升到50%,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在汽车芯片领域定下了2027年实现100%国产化的目标。
虽然英伟达目前还能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继续出口芯片,但中国市场的态度越来越坚定:安全第一,自主可控,未来车企进口芯片比例不得超过50%,购入进口芯片尤其是英伟达的高端芯片,必须提交详细申请和理由,证明没有国产替代方案,这实际上是给国产芯片撑腰,也倒逼企业加快自研脚步。
未来英伟达能否继续占据中国市场,更多取决于它能否完全解决安全疑虑,以及能否与中国国产芯片展开公平竞争,但以目前国产芯片生态的成长速度来看,英伟达的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
这场中美芯片之争,看起来像一场技术战,实则是产业自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博弈,中国加速国产芯片替代,是基于对未来科技自主的坚定信念,也是对复杂国际局势的理性应对。
换芯革命不仅仅是一次产品替换,更是中国芯片产业真正崛起的前奏,未来谁将占据科技市场的话语权,答案正在逐步明确,但就目前来看,英伟达的大门正在逐渐的关闭,而国产芯片的大门,才刚刚敞开。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