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523倍!蜜雪冰城跨界啤酒,背后关联交易引争议

2025年蜜雪冰城干了件大事,刚在3月上市就扔出首笔重大收购,花2.97亿买下“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这一下“蜜雪要卖啤酒”的话题直接冲上热搜。

更有意思的是,这福鹿家的实际控制人田海霞,是蜜雪集团CEO张红甫的妻子,收购完她手里的股份估值差不多2.2亿,算下来投资回报翻了8倍多,这事儿里的门道可不少。

这次收购不是简单给钱拿股份,而是分了两步走,蜜雪先拿2.856亿现金给福鹿家注资,凭着这笔钱拿下了51%的新增注册资本,直接成了第一大股东。

之后又掏1120万,从一个叫赵杰的第三方股东手里买了2%的股权,两笔钱加起来正好2.97亿,把53%的股权攥在手里,这就意味着蜜雪能绝对控制福鹿家了,往后福鹿家的财务业绩也得并入蜜雪的合并报表。

说到赵杰,这人也挺巧,一个多月前才刚入股福鹿家,这次卖了2%的股份就落袋1120万,剩下的股份按现在估值还有3000万左右,这波操作来得快赚得也快。

估值523倍引争议,蜜雪的“合规操作”能打消疑虑吗?

交易细节说清楚了,但大家最纠结的还是这钱花得值不值,这次收购的定价是参考福鹿家2025年8月31日的估值来的,评估区间在2.447亿到2.766亿之间,结果蜜雪给的钱还略超了上限。

算下来这次收购的市盈率大概523倍,市净率29倍,跟行业比这数儿有点吓人,现在A/H股啤酒板块的平均市盈率还不到30倍,市净率也就2.5倍,这差距摆在那儿,难免有人质疑蜜雪是不是买贵了。

不过蜜雪也早有准备,特意找了独立第三方来给福鹿家估值,因为福鹿家之前盈利不稳定,没法反映长期盈利能力,所以估值师最后用了“企业价值除以最近12个月收入”的倍数来算,还挑了7家公司包括蜜雪自己做对比。

而且考虑到田海霞是张红甫妻子,张红甫在董事会投票时还回避了,从程序上看是合规的。

但普通观众看这行业数据对比,还是会忍不住想,这估值是不是多少沾了点“亲戚关系”的光?毕竟田海霞之前直接加间接控股福鹿家超80%,收购后虽然持股降到29.43%,但手里股份值1.6亿,加上间接持有的部分总估值2.2亿,原始投资才2600多万,8倍多的回报,换谁看都得说一句“赚麻了”。

其实田海霞不光是“老板娘”,她在蜜雪的发展里也没少出力,早在2005年,张红甫的哥哥张红超研发出1块钱的爆款冰淇淋,正是田海霞鼓励张红甫辍学加入,成了蜜雪第一代加盟商。

那时候亲戚们看蜜雪有前景,也凑钱加盟,这就成了蜜雪加盟模式的雏形。

后来兄弟俩一起干,到2024年9月,蜜雪的门店已经有4.5万家,覆盖中国和海外11个国家,直接超过星巴克成了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2025年《新财富》榜单里,张红超、张红甫兄弟身价1179.4亿,还成了河南新首富,这里面也有田海霞早期推的那一把。

从便利店到鲜啤,田海霞的创业路藏着蜜雪基因

田海霞自己也不是只靠家里,她也是个连续创业者,2018年就盯上了便利店赛道,2019年开了第一家“芙鹿家”便利店,选址还挺有讲究,就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是张红超的母校,也是蜜雪发家的地方。

2020年芙鹿家开始做加盟,2022年又转了方向做精酿啤酒,推出“福鹿家啤酒厂”,今年1月干脆改名叫“鲜啤福鹿家”,加速往全国扩张。

到2025年8月,鲜啤福鹿家已经在28个省市开了约1200家店,主要开在社区和大学城,还是用加盟模式,在郑州开一家店大概要20万。

店里的产品也跟蜜雪很像,16款鲜啤定价在5.9到9.9元之间,还有小食卖,都是走平价路线。

更明显的是,福鹿家跟蜜雪的关联可不止表面,它的总部就在蜜雪郑州全球总部基地D座3层,冷链物流用的是蜜雪的联合供应链,连小红书招商的时候都直接说“蜜雪贡献供应链系统”,有些门店还挂着“蜜雪冰城旗下精酿品牌”的牌子。

之前有人问能不能在招牌上写蜜雪旗下,福鹿家官方还说“一个老板投资的为什么不能呢”,虽然双方之前都否认是子品牌,但这些细节早就把关系暴露了。

蜜雪这次跨界做啤酒,其实逻辑也挺顺的,首先是供应链能用上劲,蜜雪有五大生产基地和全国物流网,能帮福鹿家降低采购成本,还能把鲜啤的运输损耗从行业平均水平降下来,据说能降到3%以内。

再者是茶饮赛道不好做了,之前新茶饮市场增速能有40%多,2025年预计只能到12%左右,蜜雪肯定得找新的增长方向。

而鲜啤赛道正好在上升期,有数据说2025年中国鲜啤市场规模能突破800亿,年增长也有12%到15%,这自然成了蜜雪的目标。

而且蜜雪还有海外的考虑,现在已经在12个国家开了店,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啤酒消费本来就多,鲜啤业务说不定能帮蜜雪在海外再打开局面。

不过蜜雪做啤酒也不是没难题,鲜啤跟奶茶的消费时间不一样,鲜啤主要在下午5点到半夜12点卖,还得靠餐饮、夜市这些场景,而奶茶是全天都能卖。

蜜雪想在奶茶店加鲜啤区,白天卖奶茶晚上卖啤酒,设备清洁、人员排班都是麻烦事,还得担心酒精饮品会不会影响家庭客群。

另外,鲜啤很讲究新鲜度,现在1200家店还好管,要是以后开到5000家甚至1万家,偏远县城的门店怎么保证品质,这对蜜雪的供应链管理也是个考验。

而且赛道里的玩家也不少,泰山精酿、失眠企鹅这些新兴品牌已经在做了,华润雪花、青岛啤酒这些老巨头也在通过便利店、商场渗透,蜜雪想站稳脚跟也得下点功夫。

总的来说,蜜雪收购鲜啤福鹿家,看着是跨界,其实更像一次“体外培育”后的整合,先让田海霞把新业务做起来,避开初期风险,等模式跑通了再由上市公司收购,既保证成功率,又不会短期影响蜜雪的利润,这步棋走得挺稳。

田海霞既能在早期帮张红甫创业,又能自己培育出鲜啤品牌,确实是张红甫的“左右手”。

接下来就看蜜雪怎么解决运营上的问题,能不能在啤酒赛道复制奶茶的成功了,毕竟从奶茶、咖啡到啤酒,蜜雪想建“全时段饮品帝国”的故事是挺吸引人,但能不能实现,还得看后续的真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市盈率   啤酒   奶茶   赛道   股份   手里   饮品   品牌   股权   郑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