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禹哲 制作 王禹哲
责编 李靖 审核 白昕

前段时间,3岁半的童童(化名)出现了咳嗽、流鼻涕、轻微发热的症状,起初家人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就没太在意,简单吃了点感冒药。
三天后,童童开始持续高热,体温最高超过39.5℃,咳嗽变得频繁和剧烈,甚至影响了进食和睡眠,精神也萎靡不振。
家人带童童到医院后,医生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发现童童呼吸增快,肺部听诊有湿啰音,胸部X光片提示肺部有炎症。最终,童童被确诊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经过一周的针对性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童童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精神食欲也好了起来,最终康复出院。
医生指出,这个病例非常典型,许多儿童肺炎都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随着深秋来临,气温变化明显,医院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儿童逐渐增多。肺炎作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在11月12日肺炎日来临之际,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医生邱凡带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如何科学应对儿童肺炎。

认识肺炎的元凶:病原体多样
儿童肺炎的病原体丰富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和 肺炎支原体等。肺炎链球菌是中国大陆 5 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元凶。研究显示,在 2009 年至 2019 年期间,肺炎链球菌在中国大陆 5 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占比达 38.5% 。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2025 年版)》指出,肺炎支原体肺炎 是 目前我国 5 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年四季均有散发病例,以秋冬季较为明显。 病毒也是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而人类偏肺病毒(hMPV)则是儿童重症肺炎的第二大病毒性病因,仅次于 RSV 。
识别肺炎轻重缓急要分清
儿童肺炎的表现多样,家长需警惕以下信号:
·发热:持续高热不退,或退热后再次发热·咳嗽:频繁咳嗽,影响进食和睡眠·呼吸:呼吸增快、困难,鼻翼扇动·精神: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饮食:食欲下降,拒绝进食
轻症患儿通常无需住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即可;
而重症患儿则需及时住院治疗。
预防优先:疫苗接种筑建免疫屏障
预防是应对儿童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是保护儿童免受肺炎球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适用于 6 周 -5 岁婴幼儿,尤其在 2 岁内接种效果最佳。 除了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也是秋季儿童需要接种的重要疫苗,全人群都可接种,尤其推荐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最好在每年 10 月底前完成接种。
日常防护:好习惯减少感染风险
除了疫苗接种,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注意隔离防护
秋风渐凉,肺炎高发季节即将来临。儿科医生呼吁家长们要提高对肺炎的认识,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同时不要忽视预防接种这一重要环节。共同为孩子们构筑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助力他们健康成长,自由呼吸 。(AI生图)
热门视频


更多健康视频 在辽沈医声
往期

阅读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