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三千年的邯郸,不缺故事,也不缺瑰宝

#我的宝藏兴趣#邯郸地处晋、冀、鲁、豫交界,是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西汉时期,邯郸为赵国(藩国)王都,与洛阳、临淄、宛城、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境内)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兴盛近四百年。邺城还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开创了“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先河,其建筑格局前承秦汉、后启隋唐,对都城建设影响深远。

查阅资料才发现,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可见在3100年的历史中,邯郸有多少人在此遭逢,有多少重大的历史在此地上演。正是这些风云际会的历史,才为邯郸留下了如此多的典故,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

在邯郸市博物馆,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邯郸厚重的历史。馆藏文物近万件(套),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遗址文物、先商文物、先秦两汉赵国文物、邯郸境内佛造像、各个时期磁州窑精品文物等最具特色。

在参观过程中,相当多的文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战国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战国时期的高度写实的青铜马、汉代的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唐代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等等,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两件。

其一是汉代的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第一眼看到它时,便被它散发的金光和它雕饰的诸多动物造型所吸引。通体鎏银,纹饰鎏金。酒樽盖上面三只朱雀,做展翅欲飞状,动感十足,酒樽腹部两侧透雕蟠龙铺首衔环,底部以熊饰作三足。这些动物造型兼有审美价值和实用性,足以见得匠人的巧妙构思。

另外一件是被称作“邯郸微笑”的罗汉头像,它只有8.3厘米高,体型虽小,人气却极高。常见的佛面给我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望之顿生敬畏虔诚之心,而这个笑面罗汉,却让我们倍感亲切,毫无距离感。我想每一个观众都会被它脸上洋溢的笑容所感染。两个深深的酒窝,仿佛盛满了喜悦。

接下来跟随我的镜头,来欣赏一下邯郸市博物馆的其他精美文物吧!

夔纹铜瓿-商

象首龙身透雕铜钺-商

蟠螭纹兽足铜镬鼎-春秋


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战国


卷云乳钉纹陶瓦当-战国


透雕螭龙纹金牌饰-战国


红玛瑙带钩-战国

青铜马-战国

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汉

刻度天禄架铜熨斗-汉


釉陶博山炉-汉


“关中侯”金印-西晋


兽面瓦饰-北朝

铜鎏金观世音立像-北魏


青石鞠抚夫妻三人造释迦坐佛三尊像-北魏


白石透雕彩绘观世音五尊像-东魏


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唐


红砂石螺发佛头像-唐


红砂石佛手-唐

砂石菩萨像-唐

石雕胁侍菩萨立像-唐

须弥座石雕佛坐像-唐


石雕武士立像-唐

深腹白绿釉罐-唐


伏听俑-唐


胡人女童俑-唐

红砂石菩萨头像-唐

汉白玉菩萨头像-唐

磁州窑白釉剔划花菊花纹如意形枕-宋

珍珠地缠枝纹行炉-北宋


白剔花牡丹纹盘口瓶-北宋


磁州窑白釉铁绣花梅花点纹瓷钵-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牡丹纹豆形枕-金


磁州窑红绿彩侍女瓷塑-金

磁州窑白地黑绘划花龙纹大盘-金


黄绿釉模印花荷花纹扇形枕-金


黑釉堆线纹双系罐-金


白地黑花卷草纹大钵-金


双龙纹铜镜-元


白陶男俑-元

白陶升仙桥-元

“陈抟避诏”长方枕-元

白地黑花花竹纹冰枕-元

“渔樵”俚曲长方枕-元

白地黑花折枝花纹梅瓶-元


白地黑花双凤纹大四系瓶-元

白地黑花芦雁纹坛-元


翠蓝釉黑花罐-元


孔雀蓝釉小罐-元


铜胡人顶灯-明


麒麟形铜炉-明


米黄釉模印花褐彩人物桃形倒流壶-明


黑釉天官像-明


白地褐彩“康熙八年”诗文缸-清


粉彩八宝大瓷盘-清


红石雕猴吸水笔洗-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历史   邯郸   瑰宝   故事   白地   砂石   文物   战国   鎏金   都城   头像   石雕   胡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