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即将到来,分享六大茶类zui佳喝茶时间表,解暑又养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三伏天的暑气,是带着分量的。

从初伏的第一缕热浪算起,空气就像被拧干了凉意的棉絮,沉甸甸地裹在身上。

日头爬得早,天刚亮透就撒下滚烫的光,连风都懒得动,偶尔掠过一阵,也是带着火星子的,吹得人鼻尖冒汗。

老辈人说“伏天伏天,伏着不动”,可这漫长的三十天,总不能真的闷坐度日。

茶桌上的茶盏,便成了与暑气周旋的良方。

沸水注入盖碗,茶叶舒展的瞬间,仿佛能听见暑气退散的轻响。

蝉鸣最盛的午后,握一杯温热的茶,看水汽袅袅升起,反倒比冰饮更能压下心底的燥。

汗液悄悄沁出,带走体表的热,茶味在舌尖漫开,又抚平了内里的闷。

这三十天的光阴,就像一壶渐次添味的茶,初伏、中伏、末伏各有各的讲究。

六大茶类的性子,或清冽,或温厚,或平和,恰好在不同的伏天里各有归处。

接下来,且细说这初伏、中伏、末伏里,六大茶类各该如何登场。

《2》

离初伏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2025年的初伏,将从7月20日那一天开始,直到7月29日结束,整整十天,是三伏天里暑气初显的序章。

入伏之后,天就像被揭开了蒸笼的盖子,热得直白又热烈。

太阳把地面烤得发烫,走在路上仿佛踩着热锅,连空气都带着灼人的温度。

这时候最该做的,便是少出门,把自己藏在阴凉里,避开正午的暑气。

老话说“伏者,隐伏避盛暑”,正是这个道理。

待在屋里时,泡上一杯清茶,成了对抗燥热的好办法。

初伏的热,带着几分“生猛”,容易让人心里发燥、口舌发干,这时候该喝些能清内热的茶,既要解了当下的渴,又要悄悄挡住开始冒头的湿气。

绿茶是此时的上选。

绿叶绿汤,看着就透着清爽,沸水冲下去,鲜爽的气息立刻漫开来。

喝一口,茶汤在舌尖泛起甘冽,暑气仿佛被压下去半截。

它性子偏凉,刚好中和初伏的燥热,无论是晨起后还是午后,来一杯都觉得通体舒畅。

新白茶也正是时候。

今年的春白茶,经过两三个月的陈化,少了刚制成时的青涩,茶汤里的鲜爽更显柔和。

喝进嘴里,既能解腻,又能帮着消化夏天里偶尔贪嘴吃的油腻,肠胃也觉得轻快。

黄茶也别忽略。

它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性子更温和些,却依旧带着清润的底子。

茶汤入口绵柔,回甘里藏着清甜,适合那些觉得绿茶偏凉的人,在初伏里慢慢喝,既能补水,又能悄悄安抚被暑气扰得不安的脾胃。

《3》

中伏的脚步紧随初伏而至。

2025年的这段最热时光,将从7月30日延续到8月8日,整整十天,是三伏天里暑气最盛的阶段。

此时的热,不再是初伏的“试探”,而是带着沉甸甸的湿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人裹在中间。

走两步就浑身发黏,吃点东西也觉得腻,连呼吸都带着闷。

这时候的茶,得能扛住“湿热交加”的攻势。

既要帮着身体散散热,又要悄悄把黏在身上的湿气带走,还不能给肠胃添负担。

岩茶是个巧妙的选择,尤其是褪了火的轻火新茶。

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焙火的燥气慢慢散去,品种香便愈发张扬起来。

沸水冲下去,兰花香、桂花香在杯盏间漫开,喝一口,茶汤滑过喉咙,带着几分岩骨的清冽,烦闷仿佛被冲散了不少。

只是记得,刚焙好的岩茶别急着喝,等火气褪尽,那股子鲜活才最配中伏的热。

老白茶更是应景。

暑天里总躲在空调房?冷气钻进骨头缝,不如泡壶老白茶。

茶汤温温润润,带着岁月沉淀的甘醇,喝下去浑身慢慢暖起来,像晒过太阳般舒服。

它性子温和,既能帮着挡挡空调带来的寒气,又能悄悄调理被湿气缠上的脾胃。

红茶也别落下。

发酵后的它,少了生涩,多了清甜,像个温和的朋友。

整天待在空调房里,喝点红茶暖一暖,茶汤里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肠胃舒服了,整个人也跟着舒展。

谁说夏天只能喝凉茶?中伏的热里带着凉气,红茶的温恰好能中和这份矛盾。

《4》

末伏的暑气,带着几分“后劲”。

2025年的这段时光,从8月9日延续到8月18日,共十天。

此时的天,不像中伏那般闷得发慌,只是午后的日头仍带着灼人的力道,早晚却悄悄渗进一丝凉意。

穿件薄衫出门,正午热得想脱,傍晚又觉得凉,正是“秋老虎”出没的模样。

这时候的茶,得能接住“冷热交替”的变化。

既要对付午后残留的暑气,又要防着早晚冒头的燥,更得顾着被三伏天耗得有些虚的脾胃。

黑茶是此时的贴心之选。

性子温润,沸水冲下去,茶汤红浓透亮,喝一口,暖意慢慢从胃里散开。

午后热得发困时泡上一杯,既能促进排汗,把体表的热散出去,又能帮着调理肠胃。

毕竟吃了一夏天的凉食,肠胃早盼着点温和的慰藉。

大量出汗后喝它最舒服,茶里的矿物质悄悄补回流失的元气,比白水更解乏。

老白茶也恰逢其时。

经过岁月陈化,它早没了新茶的青涩,茶汤里带着温润的甘醇。

早上起来喝一杯,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既能挡挡清晨的凉,又能慢慢滋养被暑气耗损的元气。

若是不小心被凉风袭扰,泡壶老白茶,喝到微微出汗,浑身都觉得松快。

红茶更不必说。

发酵后的它,茶汤绵柔清甜,傍晚凉意渐起时喝上一杯,既能解了白天的燥,又能暖暖身子。

就像那款《妃子笑》红茶,花香里裹着荔枝般的甜,喝下去,喉咙里的干涩被轻轻抚平,连呼吸都变得温润,这般顺滑甘醇,正好对付末伏的“凉燥”。

《5》

入伏后的热,像化不开的浓墨,泼满了整个七月。

躲在空调房里久了,总盼着点什么能勾着人出门。

直到那杯热茶端上桌,才明白盛夏的慰藉原在这里。

不必管是绿茶、白茶,还是岩茶、红茶,只要茶叶品质好,泡得合宜,都是暑天里的好伴。

午后蝉鸣最盛时,泡壶茶坐在窗边,看茶叶在水里舒展,茶汤慢慢染上颜色。

一口下去,热意从喉咙滑到胃里,反倒逼出些细汗,浑身都松快了。

这一杯杯茶,就像给盛夏开了扇小窗,任暑气再盛,也能在茶香里寻到片刻安宁。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美食   伏天   时间表   初伏   暑气   茶汤   白茶   中伏   红茶   午后   湿气   肠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