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尼赫鲁,这位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曾凭一己之力将印度推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可一场对华军事豪赌,却让其所谓的“大国梦”碎于雪山之间,留下国运的深深裂痕。
而今天,莫迪,这位以“印度教民族主义”崛起的新强人。
同样在边境、经济与外交的钢丝上起舞。
此情此景,让人很难不想起当年莫迪的“豪赌”。
那么尼赫鲁的悲剧,是否在莫迪身上重演?
在印度,“尼赫鲁”这一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随着时间流逝,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家族,乃至于一个时代的象征。
1889年,尼赫鲁出生在一户家境殷实的印度家庭。
在父母安排下,他早年接受的是英国式教育,深受西方思想熏陶。
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尼赫鲁亲身感受到了英国对印度人的种种歧视。
这不由让他开始思考起,该如何让自己的国家摆脱这一困境?
而甘地的出现,让迷茫的尼赫鲁一下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尤其是他在反英斗争中的坚持,让尼赫鲁看到了印度人民真正需要的东西。
就这样,他也成为了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一员。
自此尼赫鲁与甘地等其他领袖一起,为印度的独立奋斗了数十年。
他的演讲和著作激励了无数印度人加入独立运动。
他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同样在推动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即使在此期间,尼赫鲁也曾两度身陷囹圄。
但这些挫折与坎坷,始终无法禁锢他心中燃烧的理想与执着。
正因为如此,在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赫鲁作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荣登总理“宝座”。
在任期间,他为印度现代化做出了诸多贡献。
对内,尼赫鲁进行了经济改革。
通过推行混合经济模式、建立委员会等方式,推动了印度的工业化进程。
此外,尼赫鲁还非常重视教育。
为了能够培养大量人才,他组织建立了很多著名的大学与研究机构。
并且还大力支持科技研究和创新,为印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外,尼赫鲁倡导不结盟运动。
并在50年代与周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亚洲国家间的友好合作。
这使得印度既保持了自身的独立与自主性,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
可没想到,就在这之后不久,尼赫鲁却突然做出了让人意外的举动。
自印度独立之后,虽说迎来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作为总理的尼赫鲁,更是感受颇深。
这就要从印度的国情说起。
受体制影响,随着时间发展,议会政治逐渐成为了影响印度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
不同政党的主张各不相同。
尤其是对待中印边界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其中,反对派在这方面政策极为敏感。
他们猛烈抨击政府的“软弱”,并阻止其作出任何让步的姿态。
甚至不惜以游行示威的方式来威胁。
这种种举措,自然是被尼赫鲁看在眼里。
不过与此同时,他所面临的难题还不止于此。
执政期间,印度原本的一些政策由于过度理想化,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想象的那般顺利。
反而使得当地的经济进展缓慢,贫富差距也愈发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尼赫鲁急需一些行为来转移国内矛盾,以此稳固自身的政治地位。
于是,他便想到发动战争。
而对象,自然就是和印度有着边界之争的中国。
在尼赫鲁看来,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如果中印冲突,自己可以便可以借助美苏的势力来对付中国。
除此之外,他还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决心,觉得印度已经具备和中国一较高下的能力。
于是在他的刻意安排下,1962年中印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但现实,却狠狠甩了尼赫鲁一耳光。
中国军队只用了32天时间,就让东西段的印军全线崩溃。
那支他们一向视作王牌的部队,甚至未能撑过一天,便被彻底歼灭。
更讽刺的是,中国打赢后主动撤军。
而尼赫鲁却因这场“豪赌”声望扫地。
印度也因此沦为国际笑柄。
为了弥补军事上的不足,他们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军队建设中去。
然而,这也给印度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贫困问题因此不断加剧。
而现如今,莫迪政府也走上了和尼赫鲁类似的道路。
2014年,莫迪从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印度总理。
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将印度建设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
为此,他制定了很多颇具个人特色的措施。
比如2016年实施“废钞令”来打击国内黑钱。
又或者是通过推动“印度制造”计划以强化本土产业。
而在外交上,他也是一如既往的“大胆”与“果断”。
试图通过和中美俄等国家展开接触,让自身参与到大国博弈当中,以此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
可现实,并没有按照他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自步入2025年以来,印度可谓是状况百出。
此前为了讨好美国,莫迪上演了很多背刺邻国的戏码,得罪了所有潜在朋友。
可美国却毫不领情,反而在2025年对印度加征了25%的关税。
这就导致印度很多支柱型产业,遭到了巨大冲击。
再加上印度一直居高不下的高失业率、农业困境,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也没法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
眼看大选将近,莫迪内心无比焦灼。
在这种情况下,他做出了一个和尼赫鲁相同的决定。
那就是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2025年5月,莫迪发动印巴空战。
战前,他可以说是信心满满,觉得凭印度空军的实力,拿下最终胜利不在话下。
可事实却截然相反。
印军不仅在战机的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败,而且还在短时间内被迫接受停火。
更重要的是,这场失败发生在信息透明的时代,全球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印度。
如今失败,无疑是让印度丢尽脸面。
同时也使它失去了在国际政治中苦心经营的战略地位。
而这和尼赫鲁曾经的处境何其相似。
两人都想要通过军事冒险的方式,来解决内部矛盾。
可下场也是无比惨痛。
尼赫鲁用伪和平换来了被动时代,莫迪用强硬换来了新的矛盾,但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印度国运在这两代领导人的治国逻辑中,一次次被拖入深渊。
参考文献:
印巴争论“5·7”空战战果,环球时报,2025-08-11
尼赫鲁-甘地家族的政治传奇,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6月10日
毛泽东谈中印战争:十天十夜都没想通,尼赫鲁为何搞我们,上观新闻,2017-07-09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