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影响战后日本80年的十大因素

参考消息网8月16日报道澳大利亚“对话”网站8月14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战后日本80年: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10个因素》,作者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代日本史教授西蒙·阿弗内尔。编译如下:

今年是日本战败80周年。日本曾试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在整个亚太地区导致无数人遭遇了侵略、贫困或死亡。

在我的研究中,我确认了定义这个“战后”时期的十个关键因素。在日本,这个词仍然指的是投降后的整个时期。

1.后帝国时代的日本

虽然日本帝国于1945年消失,战后领导人及其美国支持者宣传了和平、种族同质化的岛国形象,但战时记忆一再导致其与韩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紧张。从这个意义上讲,自1945年以来,日本既是“战后”,也是“后帝国”。

2.暧昧不明的非军事化

战败后,给整个亚太地区带来苦难和浩劫的日本战时军队被解散。美国起草的和平宪法规定日本放弃战争并且不保有军队。

但随着冷战到来,华盛顿做出让步,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推动日本建立了自卫队。如今,日本有一支先进武装力量并出口军事装备,但宪法的限制不断迫使日本领导人对自卫队的法律地位及其活动范围做出逐步的重新解释。

3.远东的民主转型

战后宪法将言论、集会和政治参与的自由制度化,同时将妇女和其他人的权利写入法律,但长期的保守派统治一再削弱民主。

4.美国的拥抱

美国领导的占领在1952年结束,但日本的经济、安全和文化仍然与美国紧密相连。日本对这个昔日宿敌的感情很复杂。美国持续的军事存在和对原子弹爆炸的记忆不断提醒人们想到日本的从属地位。尽管如此,日本从未认真考虑过与这个强大的跨太平洋庇护者决裂。

5.政党格局

自1955年成立以来,自民党长期执政。自民党带来了政治稳定,但随之而来的是经常性的丑闻和腐败。事实上,战后日本政治的总体情况是公众的幻灭感日益加深,许多日本人认为政客越来越脱离现实。

6.经济过山车

战败后,日本打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体,主要依靠汽车、电子产品和钢铁的出口。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崩溃触发了停滞时代。经济难以跟上新的竞争对手和新技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日本人可能最终会比他们的父母穷。

7.同质化

经济增长吸引数百万人进入了大众消费和标准化生活的文化,形成了日本成为全中产阶级社会的流行愿景。但同质化往往会掩盖差异,同时鼓励基于性别、年龄、种族和地域的歧视。

8.人口海啸

战后日本的一个无声但或许最深层的因素是人口结构变化。战后时期在这个问题上见证了三个重大转变。

第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日本从农业国转变为全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第二个是除了20世纪4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短暂婴儿潮外,生育率稳步下降。第三个是平均寿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如今,日益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给公共财政和福利带来了压力,年轻人则面临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事实上,对于其他老龄化社会来说,日本可能是“危险预警”。

9.日本回归世界

1945年以后,日本在国际上动用了经济、文化和外交影响力。但日本重返战后世界的过程很复杂。领导人必须兼顾民族主义呼声、美国的要求以及全球公民的责任。随着经济命运的变化和地区地缘政治的转变,日本必须重新思考其国际姿态。

10.环境实验室

经济增长带来了繁荣,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甲基汞等神经毒素的工业污染事件。2011年,地震和海啸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在福岛留下了一场殃及后代的核灾难。每年,气候变化都会加剧台风、洪水和热浪,但能源脆弱的日本仍然难以规划出一条通向未来的低排放之路。(编译/葛雪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历史   日本   战后   因素   美国   经济   年代   世纪   自卫队   同质   政治   宪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