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这么久了,很多家庭又恢复到鸡飞狗跳的日常。
母亲:
“你给我坐好,把这个字擦了,写的歪七扭八。”
“你看看你,这么简单都不会,白天上课在神游吗?”
孩子:手握着笔,瑟瑟发抖中。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邻居小张说,每次娃在写作业的时候,都要坐在旁边盯着,光盯着还不行,还得拿一个晾衣架在手中,时不时给他抽一下,才能老老实实写完。
陪孩子写作业,似乎成为了年轻一代父母的基本操作。但也有很多老师都说,并不提倡陪孩子写作业,可能会降低孩子的自觉性。
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呢?
下面是一位均分96分的班主任给出的答案。
一、明确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
孩子的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在做作业的时候,状态也是百出。
有些孩子能安静坐下来,有些孩子自觉性不强,有些孩子很多题不会写。
我们在纠结陪与不陪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是为了什么要陪孩子写作业呢?你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监督孩子,不让他边写边玩,尽早完成作业?
是为了能在孩子不会的时候,随时指导他?
明确目的之后,再根据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决定要不要陪。
二:了解孩子写作业时的行为
①边玩边写
你让他快点写,他一会啾啾橡皮,一会玩玩铅笔,顺便发会呆,十分钟能完成的作业,愣是写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完成。
这样的孩子,可能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时候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也有可能是环境干扰,或学习兴趣不足。
班主任说:6-8岁孩子,持续专注时间约15-20分钟。有时不是他们不想专注,而是大脑还在发育。
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排除生理上的问题,平时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需要陪伴,但需要监督,并且鼓励孩子独自完成作业,可以设立一个奖励机制,逐渐让孩子养成安静写作业的习惯。
可以试试这样:
准备“作业专用区”,只放笔、尺、本;
用沙漏设定20分钟计时,看看沙子漏完前能完成多少;
完成小目标后,允许活动15分钟。
②故意放慢速度,不想早一点写完
大家都是希望越早写完越好,他倒好,直接写到10点钟还不写完。
不是他磨蹭,也不是他不会,而是他压根就不想写完。
这样的孩子,其实挺“可怜”的。
可能是因为他即使写完了作业,可能还有一大堆的家庭作业等着他去做,或者是做完了作业,也不能看电视玩游戏,干脆直接磨蹭到睡点,你总不能不让他睡觉吧。
班主任说:当父母的,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承诺孩子,做完了作业后,可以看一小会电视,或者玩玩具,而不是要求孩子做完这个做那个。
甚至在教育方式上,最好改变下策略:
比如明确作业后,是自由时间;
比如把再做张卷子,换成要不要一起读故事;
比如信任孩子,给娃自主安排的权利。
③遇到不会的题,不是跳过,而是发呆
很多孩子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问大人,也不是跳过先做其他的,而是直接发呆。
我们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想这道题要怎么解,可半小时过去了,他依旧还在“想”,并没有想出答案来。
跟孩子说,遇到不会的先放着,等全部写完了,再来问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想办法完成它。
班主任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孩子,她笑着说:这不是笨,可能是完美主义作祟,也可能是害怕犯错。当父母的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要温柔的去引导。
三:陪孩子写作业,会带来5个后果
那位班主任告诉我,她观察过很多家庭,以下5种陪伴方式,反而会害了孩子。
①独立性不强
你天天坐在孩子身边,遇到不会的你给他解答,渐渐地,他就不想思考了,反正爸爸会告诉我怎么做,独立性越来越差。
②亲子关系变差
孩子写错了一个字,你大发雷霆。孩子做错了一道题,你一巴掌拍过去。
长期这样,孩子对你只有恐惧,你对孩子只有失望,亲子关系就是这样变差的。
③心理压力增加
试想一下,你在上班的时候,老板盯着你看,是不是有压力?
你做孩子旁边,他担心犯错挨批评,从而畏手畏脚,甚至明知道怎么做,偏偏不敢做,生怕你说“又做错了”。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会产生焦虑、恐惧,导致做作业的效率更差。
④依赖心理增强
字写错了,你帮他擦掉,题不会解,你用手机寻找答案。
渐渐地,孩子特别期待你陪她写作业,因为这意味着,他不用思考,不会的有你,渐渐地,她不会的题目会越来越多,对你也越来越依赖。
⑤学习动力减弱
人在做好了一件事情之后,成就感是非常强烈的,可你陪在孩子身边,不是不是破口大骂就是衣架伺候,他只能小心翼翼,甚至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所以,在纠结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之前,先明确你的目的,了解孩子的行为,再结合陪伴写作业的负面影响,去做选择。
将题目作对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习惯。
四:什么时候该陪?什么时候该放手?
班主任说:陪孩子学习,就像教骑车,开始时扶着,感觉平衡了就悄悄松手。跌倒了再扶一把,但路总要他自己骑。
同时,她还给出了一些小建议。
需要陪的3个阶段:
刚入学,还在培养习惯;
学习遇到困难期;
更换新环境时。
父母该放手的3个信号:
能自主安排作业顺序;
会使用工具书自查;
懂得预估完成时间。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被过度关注结果的孩子,会选择更简单的任务避免失败;而被鼓励尝试的孩子,则愿意挑战更难的任务。
所以,陪孩子学习这件事上,重视过程胜过结果。
我们盯着作业,其实是在焦虑孩子的未来。
但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写作业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小段路,保护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比完成布置的题目更重要。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