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育支持新政:补贴企业形成鼓励生育合力

在中央层面连续出台育儿补贴、幼儿园大班免保育费政策后,上海也加码推出了生育支持政策。

8月8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文宣布,女职工在职期间生育子女,单位依法为其落实产假及生育假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申请享受产假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假及生育假期间女职工各项社保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共补贴6个月。

与其他直接补贴、支持生育家庭的政策不同,社保补贴是发给用人单位的,旨在“建立由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这也是这项政策补贴的亮点。

2021年,第三次修正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女性生育的产假加生育假延长到共158天,同时增设育儿假,在子女满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五天。增加生育子女后的假期,有利于生育女性更好地照顾婴儿,恢复身体,有助于增加生育意愿,提高出生率。然而,在长达近半年的生育假期期间,用人单位要为休假的女职工正常发放工资、缴纳社保,甚至还要额外雇佣员工来接替休假女职工的工作。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如此一来,企业往往不愿招聘育龄女性员工,加重了女性就业的壁垒。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承霞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鼓励生育不能“政策请客,企业埋单”。她指出,女职工生育假期产生的五险一金成本、工资性成本、津贴性成本主要由企业承担,而各地针对性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较少,力度偏小。根据一项学术研究,企业为每个孩子承担的生育成本高达3.2万元,造成企业不敢招聘女性员工,扩大了用工成本性别差。因此,她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带来的建议是“政府出台企业生育成本合理共担政策”。(详见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李承霞:鼓励生育不能“政策请客,企业埋单” 》)

要想扭转“政策请客,企业埋单”的现状,公共财政就应分担企业压力。而上海市这次推出的企业社保补贴,正是由政府来承担一部分原本由企业承担的鼓励生育政策成本。

根据上海市新推出的政策,社保补贴标准为产假及生育假期间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以上海市2025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计算,每名女职工生育一个孩子,企业最低可以得到5700多元的社保补贴,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负担。

不过,要让企业更加敢于招募女性员工、鼓励女性员工生育,政策仍然有加码的空间。比如,公共财政可以考虑在50%的基础上提高补贴的比例,最高可以100%补贴,甚至可以考虑对企业为休假女职工支付的工资也提供一部分补贴。这样可以给企业减负、提升企业招聘女性员工的意愿。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对有女职工生育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积极雇佣育龄女性、鼓励女职工生育,促进女性就业,建设生育友好的职场环境。

这些补贴当然需要财政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生育率走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在长远上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生育率的下降会减少未来的劳动人口,等于是在侵蚀未来的税基。而通过促进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可以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劳动者,撑起未来经济的发展,未来也才会有更多税收收入。这是以公共财政投资于人,投资于未来。

西谚有云“牛肉在哪里”(where’s the beef),意指公众能从公共政策里得到哪些实际的好处。好的公共政策,不仅要让自然人可以得到实际的好处,企业作为法人、经济运行的主体,也应该可以获得利益。如果政策的好处都给生育者,而企业只承担成本,没有收益,这项政策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企业也享受到政策红利,才能形成鼓励生育的合力。

任何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都应发放可以吃到嘴里的“政策牛肉”,着眼长远增进公众福祉,达到福国利民的目的。因此,公共部门还应推出更多类似生育友好政策,提升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同时也为企业减负,从当下的税收里拿出钱来增加未来的税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长期可持续的动力。

王兢

责编 辛省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育儿   新政   合力   上海   企业   政策   女职工   成本   社保   女性   产假   保险费   员工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