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忌这3件事,90%家长正在犯

12岁男孩躲衣柜哭到发抖!家庭教育最忌这3件事,90%家长正在犯

“我考98分,你还嫌我没拿第一,到底要我怎样?”深夜,杭州妈妈在衣柜里发现躲着哭的儿子,孩子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试卷,指甲掐进掌心——这已是他第三次因“没达到妈妈要求”偷偷躲起来。

家庭教育从不是“管得越多越好”,有些事做多了,比不教更伤孩子。这3个“禁忌行为”,家长越早停手越好。

一、别用“对比”摧毁孩子的底气

“你看邻居家小雨,次次考第一,你怎么就这么笨?”这句话是很多孩子的“童年阴影”。武汉一位心理医生接诊过15岁女孩,因长期被父母拿来和表姐对比,患上重度抑郁,甚至不敢在家人面前笑——“我连笑都不如表姐好看”。

对比看似是“激励”,实则是在反复告诉孩子“你不够好”。长期被比的孩子,要么变得敏感自卑,要么刻意叛逆,很难建立起对自我的认可。

二、别把“控制”当“爱”

“这件衣服显胖,不准穿!”“报画画班没用,必须学奥数!”西安一位妈妈帮14岁女儿安排好所有事,却在某天发现孩子偷偷剪碎了所有她买的衣服。孩子说:“我连穿什么的权利都没有,活着像个木偶。”

家长总怕孩子走弯路,却忘了“被控制的人生”里,孩子学不会独立判断。长大后遇到选择就慌神,要么依赖他人,要么抗拒所有建议,很难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三、别在“情绪失控时教育”

“你再哭!再哭我就把你扔在这里!”商场里,一位爸爸对着哭闹的孩子怒吼,甚至伸手拽孩子胳膊。可事后冷静下来,才知道孩子只是因为害怕走丢才哭闹。

情绪上头时,家长说的往往是气话,做的是冲动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孩子把“害怕”“委屈”刻进心里。长期在父母坏情绪里长大的孩子,要么变得胆小懦弱,要么学会用发脾气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看见孩子”而非“改造孩子”。少点对比、少点控制、少点情绪发泄,给孩子多些接纳和空间,比任何“教育技巧”都管用。你家有没有踩过这些“坑”?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家庭教育里哪些事不要做#​#她留给你是背影#​#平日里多喝水,都有哪些好处?#​#郑丽文称要赴大陆交流:怕就别出来混#​#杨振宁线上追思会#​#降温下雨你如何保暖御寒#​#iPhone 17系列首次降价#​#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育儿   家庭教育   家长   孩子   情绪   妈妈   表姐   公安部   害怕   衣服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