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3时,随着最后一孔T梁整体顶升调坡完成,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轩坑河大桥顶升旋转作业圆满完成。这是广东省内改扩建桥梁工程首次采用预制T梁旋转顶升施工,不仅实现了毫米级精准调控,还让原本需要大规模拆换的桥梁实现“原梁再生”,节约了工期与成本,体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价值工程管理与绿色公路建设理念。
轩坑河大桥俯瞰图。
轩坑河大桥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是一座全长186米、共6跨的桥梁。作为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这座服役超过20年的交通要道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因高速公路线形指标改善,改扩建轩坑河大桥右幅T梁的桥面横坡需由原来的-2%调整为+1.66%。施工图设计方案是更换右幅2至6号孔共25片T梁,这不仅意味着约2568吨梁板需要拆除重装,还存在工期较长、固体废弃物较多的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承担本次桥梁加宽扩建施工任务的中铁大桥局项目团队经过多轮分析论证,最终放弃传统拆换方案,创新采用“单跨整体顶升旋转利用”方案,将既有梁板“原地手术”后继续服役。
顶升旋转施工。
施工现场颇为震撼——24片T梁,总重量相当于137辆满载卡车,分6轮顶升;桥面横坡调整如同“给钢铁巨龙矫正脊背”,技术人员依托智能系统,对桥梁关键参数进行毫米级动态调整和高度调节,如绣花般精细。
安全保障同样“全副武装”:桥梁旋转过程中,128根高强锚栓像钢钉一样牢牢固定钢牛腿,第三方检测设备实时传回应力、应变与位移数据,限位装置则像护栏一样守住安全防线。
“原本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的拆换工程,现在仅用45天完成。”项目总工李勇泉介绍,通过优化方案,右幅1、2号孔旧桥横坡保持不变,3至6号孔完成横坡调整,有效实现了梁板再利用。既能大幅节约施工成本,又降低了运输和吊装能耗。用一线施工员的话说,就是“少砍一棵树,还能修好整片林”。
接下来,项目将加快开展桥面改造施工,力争国庆前完成大桥改造升级,为汕梅高速全线贯通提供坚实保障。届时,这座经历了“微创手术”的大桥,将以更顺畅的姿态服务粤东出行。
南方+记者 何苑妮
通讯员 叶灿佳 周煦妍
【作者】 何苑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