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广德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12月),作者雷天庆,原标题《挟票三例》
正文
挟票,在旧社会叫“拉票”、“绑票”,也叫“换疙瘩”,按土匪自己的行话叫“请财神”。挟票是匪徒进行抢劫的方式之一,也是旧社会的匪患之一,其方法就是土匪以武力将某人劫走,强迫被绑者的家属限期在指定的地点以钱赎人。如果到期不按通知交清所要勒索的钱财,土匪就要“撕票”,也叫“毁票”,将被绑者杀死或致残。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挟票案件时有发生,老百姓有点钱真是提心吊胆,特别是一些缺乏靠山的富户财主,更是寝食不安,草木皆兵,多方设防,甚至购置枪弹组织自卫武装。在我们广德南乡一带,当年就有惯匪胡国富、向老么、王炳南、金庭凯等,经常进行绑架挟票活动。这伙人平时不务正业,吃喝嫖赌,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他们和官府勾结一起,专门从事抢劫,以此为生。民国十七年(1928年),月湾竹根村有一富户名陈益大,家有良田一百余亩,此人不事农业,靠收租过日,青年时起就吸鸦片。同村有一匪徒胡国富,勾结住在杨树桥的匪徒向老么,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窜到陈家破门而入,将陈益大绑架而去。当陈益大被拖至离家有四里远的姚村河边时,由于他年已五十余岁,身体瘦弱,鸦片瘾又发了作,四肢无力躺地不起。此时天已大亮,陈益大一看此事竟是熟人所为。胡、向两匪徒见此情景也极为狼狈,又怕事情败露,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一刀将陈益大杀死在姚村河里。
另有富户杨继兴,住在杨滩陈村杨家纸厂,家有水田百亩,每年还可腌纸三百余担。杨家养一独子,年约五岁,全家爱若明珠,捧为珍宝。民国廿八年(1939年)秋天,住在杨滩八大家的匪徒王炳南伙同金庭凯,身带快慢机手枪,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杨家,强行将孩子抱走。两匪徒做贼心虚,一夜之间竟将小孩换了三个地方,先将孩子放在大丁村姚绍义家,后又送到黄家冲张新万家,深夜又转移到庄头侯村。当时匪徒通知杨家要价八百元大洋,限五天内交齐。杨继兴全家悲痛欲绝,一面筹款,一面到月湾、杨滩两联保处报案,请求派兵“打票”。那时杨滩联保主任是蔡祖保,月湾联保主任为刘光禹。据知情人透露,杨滩联保主任的父亲蔡明衡参与策谋此案,枪支是月湾联保主任的村邻老保长姚绍义的。这一起换票案件涉及面广,杨继兴分头上告,如果揭了底,两联保主任和他们的亲属的画皮都会撕破。于是他们采取杀人灭口的办法,活动月湾联保处班长罗某带领几个枪兵在侯村逮住王炳南,当场将其击毙,金庭凯乘混乱之机逃脱。杨继兴领回了儿子欣喜若狂,买了大批毛巾香烟慰劳两联保处人员以示感谢。可怜这个五岁的孩子被夺回来不到两月,还是一命呜呼了。
还有一起挟票案发生在庄头戈村,该村张老五的二十多岁大儿子被绑架后,其家人东奔西跑,最后卖了四十余亩田,希望赎回其儿子。但是由于筹款耽误了限期,匪徒们翻脸撕了票,将被绑者杀死在中保洪庙的山岗上。
上述三例是笔者亲闻、亲见的旧社会挟票、撕票、打票的匪患事实,现回忆写出供读者和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资料来源:
《广德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12月)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