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飙,CPO这次突然火了有点不一样

今天A股整体都不错,但有一个板块却更是上涨突出,成了市场最亮的仔——CPO,你可能听过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突然受追捧,别急,我们用大白话讲清楚背后的逻辑。

一、甲骨文的“大订单”点燃了市场情绪

最近,科技巨头甲骨文(Oracle)发布了新财年第一季财报,虽然当季收入和利润没太出彩,但有一项数据让市场炸了锅:未确认收入(也就是已经签了合同但还没兑现的钱)高达4550亿美元,同比暴涨359%!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背后藏着AI的“超级需求”,甲骨文已经和OpenAI达成协议——未来五年,OpenAI要向它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资源,而且从2027年开始就会大规模启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甲骨文必须赶紧建数据中心、买设备、拉光纤,来支撑这场AI算力大战。他们自己也说了:云计算收入要从现在的180亿美元,一路干到2030年的1440亿。

这种级别的扩张,自然需要大量高性能硬件支持,而CPO技术,正是新一代数据中心里解决“数据跑得快、耗电少”的关键一环。于是市场马上反应过来:既然全球都在抢着建AI基础设施,那上游的核心技术肯定要跟着受益——CPO板块就热起来了。

二、CPO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重要?

你可以把CPO理解为一种“更聪明的光通信技术”——传统的服务器之间传数据,靠的是电信号转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中间环节多、速度慢、还费电。而CPO是把光的部件直接“封装”在芯片旁边,让电信号一出来就变成光信号,在系统内部高速传输。

这带来了几个现实的好处:

能支持800G、1.6T甚至更高的传输速率,正好满足AI训练这种“吞数据如喝水”的场景——更快;

功耗比传统方案降低一半以上,对动辄上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来说,电费省下来就是利润——更省电;

集成度高,节省空间,机房可以塞下更多算力——更紧凑;

简单说,CPO就是让数据中心“跑得更快、吃得更少、占地更小”的关键技术。

目前,像NVIDIA、谷歌这些科技巨头已经在自家超算和AI集群中试用CPO方案,国内厂商也在跟进,预计未来几年会逐步从测试走向规模商用。

三、现在追进去还来得及吗?

今天CPO概念涨得不错,但咱们也得冷静想想,我们国内目前的优势在哪里,在这一场带着竞争较量的气氛里,我们国内具备哪个环节上的优势,而居于头部的企业又有哪些?目前CPO还在商业化早期,真正能大规模供货、进入国际大厂供应链的公司是哪几家?那些真正“沾个边”或者技术有落地雏形的企业,才最有可能是布局的对象。

所以,咱们也不能别盲目追高,尤其是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关注真正有客户、有订单、能稳定出货的龙头企业;同时也可以看看上游做光电芯片的公司,它们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更强。

总之,长期看,CPO大概率是有戏的,AI不是一阵风,而是正在重塑整个科技基础设施。全球科技巨头都在砸钱建数据中心,国内也在加快“东数西算”、智能算力布局。只要AI继续发展,对高速、低延迟通信的需求就不会停,CPO作为支撑下一代算力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成长逻辑是清晰的,而今天的上涨,正是被甲骨文释放出的AI算力需求所带动,从长期看,只要AI还在前进,这类“隐形基建”就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在关注这一波盛宴到来之前,记住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热闹之后的细节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科技   狂飙   甲骨文   数据中心   电信号   国内   数据   巨头   市场   需求   收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