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7不靠AI仍取胜!直降1000元还加量,销量火爆推动市值上涨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202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安卓厂商几乎都在喊AI手机元年,可另一边的iPhone17偏偏反着来,AI功能直接没影了,却靠直降1000块和硬件加量的操作,让大家抢得热火朝天。

明明没赶上AI这波热潮,iPhone17为什还能这么火?是消费者不买AI的账,还是苹果真摸透了大家到底想要什么?

iPhone17新机发售当天,苹果官网直接被挤崩溃了好几次,京东、天猫两大平台的首批现货,从打开购买通道到卖完就用了15分钟。

二手平台上更夸张,没拆封的iPhone17标准版能多卖300-500块,ProMax版本甚至被炒到贵出一千多。

这种一机难求的情况,跟去年iPhone16主打AI概念却没什么水花,形成了特别明显的对比。

再加上开售一个月,iPhone17和17Pro系列销量都突破了百万台,其中最贵的ProMax单款就卖了250万台,成了最受欢迎的型号。

以前总被调侃没钱才买的标准版,因为有国补政策帮忙,预售量远超苹果的预期,逼得品牌赶紧让供应链多产点标准版。

消费者的真实想法,某机构2025年第三季度做过调研,结果显示65%的用户选手机时,最先考虑的是存储够不够大、屏幕清不清晰、价格合不合适,只有32%的人愿意为AI功能多花钱。

iPhone17刚好踩中了这个需求点,所以就算没AI,也能卖成爆款,它能打动消费者,绝不是碰巧,而是苹果主动调整了产品策略,甚至可以说,这次策略打破了苹果用了好多年的老规矩。

以前苹果手机更新总遵循大更新一年、小更新一年的挤牙膏节奏,比如某一代重点升级芯片,下一代就只微调下外观。

但iPhone17直接跳出了这个框架,靠实在堆硬件和反常规降价,正好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尤其是硬件上的变化一眼就能看见,入门版存储从之前的128GB直接翻倍到256GB,现在大家手机里存的不只是照片视频,还有各种动不动就几个G的APP,256GB起步刚好能解决总担心内存不够用的麻烦。

而且全系都配上了A19系列芯片,还加上了120Hz高刷屏,这个配置安卓手机2020年就普及了,苹果终于在2025年给iPhone补上了,不管是刷视频还是玩游戏,体验都流畅多了。

除此之外,苹果还同步推出了史上最薄的iPhoneAir,市场上大多觉得这是苹果在试探折叠屏手机的方向,既保留了轻薄的手感,又尝试了新的产品形态。

另外,价格方面更让用户惊喜,外界本来预测iPhone17会像前几代一样涨价,可苹果反而把基础版价格降了1000元,直接造出了高配还不贵的性价比感觉。

当时安卓厂商正因为内存涨价集体提价,同配置的安卓旗舰机比之前贵了500-800元,iPhone17这一降价,立马就和竞品拉开了差距。

苹果会这么调整,很大程度是因为友商的竞争压力,之前安卓厂商不光在硬件参数上比拼,还一个劲炒AI概念。

甚至在生态上试着兼容苹果,OV系手机能和苹果设备互联,小米的部分产品设计也学苹果,连充电宝都能适配iPhone。

这直接让苹果以前8G内存+IOS系统比安卓16G还好用的说法站不住脚了,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的情况下,苹果的市场份额反而跌了0.9%。

就是这样的竞争情况,推着苹果放下高端架子,用更贴近用户需求的策略打开市场。

可iPhone17又降价又加量,苹果还能赚钱吗?答案是不仅能赚,还赚得不少。

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苹果说产品毛利率达到了47.2%,超过了之前给出的预期上限,还预计未来毛利率会稳定在47%到48%之间。

但当时安卓厂商因为零部件涨价,毛利率大多在35%-40%,苹果能有这样的利润表现,靠的是两套稳赚不赔的办法。

第一是靠自研零部件控制成本,当安卓厂商因为内存、屏幕这些外部零部件涨价不得不提价时,苹果凭着自研的A19芯片、存储模块等核心部件,有效抵消了外部成本的压力。

比如苹果自研的存储芯片,不光能满足iPhone17256GB起步的需求,还能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单价,比从外面买同类部件省15%-20%的成本,这种自己能掌控的供应链,让苹果就算降价,也能保住利润空间。

第二是硬件拉客加上服务赚钱的生态闭环,每卖出一部iPhone17,就等于给苹果的服务业务送了一位活跃用户,这些用户之后可能会订阅AppleMusic听歌,开通iCloud存照片,在AppStore买付费应用。

而这些服务业务的毛利率远高于硬件,能达到65%-70%,就像我们身边不少iPhone用户,买了手机后习惯用iCloud备份数据。

每月花6块钱开50GB存储,看着单笔钱不多,但上亿用户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苹果2020年推出的AppleOne订阅包,把多个服务打包卖,更是提高了用户的付费率和忠诚度。

这样的赚钱逻辑,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截至2025年10月30日收盘,苹果今年以来的股价累计涨了8.4%,市值成功突破四万亿美元,成了全球第三家达到这个规模的公司。

对投资者来说,现在的苹果虽然没在AI领域讲太多未来故事,但能靠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利润证明自己的实力,比那些靠AI概念炒股价却没业绩支撑的公司靠谱多了。

不过,短期的胜利不代表长期没风险,现在手机行业的AI发展已经有了明确方向,从以前的语言模型,转向能处理语音、图像的多模态模型,从依赖云端计算,转向把大模型直接装在手机里用。

只是目前这些技术还没变成用户真正需要的、别家没有的功能,比如安卓厂商吹的AI语音助手,不少用户反馈只会回答简单问题,复杂需求满足不了。

还有AI摄影功能也能用醒图、美图秀秀这些第三方软件替代,没形成没法替代的优势。

但未来一旦AI技术成熟,能做出用户离不开的功能,苹果要是还在AI领域落后,可能就会遇到新的麻烦。

好在有消息说,苹果的AppleIntelligence技术预计会在2025年底前进入中国市场,到时候国内手机市场的AI竞争可能会有新变化。

只是现在,iPhone17用不靠AI仍取胜的表现,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不管技术多热门,摸透用户的真实需求,才是产品卖得好的根本。

而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能花更少的钱买到配置更高的手机,这样的胜利,显然值得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数码   销量   市值   火爆   苹果   用户   标准版   毛利率   手机   厂商   硬件   需求   功能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