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每日幸运签#
10 月 30 日,跨境家居大卖致欧科技的三季度财报引发行业关注。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 60.82 亿元,同比增长 6.18%,但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8129.17 万元,同比下降 23.31%,扣非净利润更是暴跌 36.0%。营收微增、利润大降的反差,让这家头部卖家的经营压力浮出水面。

这场业绩失速的背后,是致欧科技正在进行的供应链 “大换血”。从去年开始,为应对区域市场政策变化,公司持续扩大东南亚产能,截至今年 6 月底,对美出货产能已转移 50%,东南亚成为对美主发货基地。但新浪财经 10 月 28 日的研报指出,国内与海外供应链切换产生了短期空档期,直接拖累了三季度营收增速。更现实的是,转移初期的产能爬坡、物流衔接等问题推高了成本,而订单落实率仅 70%,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应对成本压力的提价措施也带来了新问题。为抵消美国加征的关税,致欧科技对北美市场部分商品涨价,短期销量受到影响。作为公司重要市场,北美业务的波动直接反映在财报上,三季度 20.37 亿元的营收仅同比增长 1.53%,增速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致欧科技的全球化扩张还在烧钱。欧洲市场从 “德国一仓发全欧” 升级为 “1 个中心仓 + N 个前置仓”,美线加速布局物流网络,澳大利亚、土耳其等新兴市场也在加大投入。虽然 2025 年上半年欧美日以外地区营收同比大涨 86.25%,达到 4099.58 万元,但前期的仓储建设、市场推广等投入尚未转化为盈利,反而加剧了短期资金压力。
致欧的困境并非个例。跨境大卖华凯易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73.9%,三季度营收甚至同比下滑 15.21%,核心原因是库存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加上对单一平台依赖过高。乐歌股份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 62.01%,8.23 亿元的在建工程费用大多砸向海外仓,而新仓利用率不足,毛利率仅 9.69%。整个行业都在战略调整中经历 “阵痛期”。
有跨境从业者说:“供应链转移看着简单,实际要磨合好久,我们去年转东南亚,前三个季度全在填坑,致欧这情况太真实了。” 关注致欧的投资者留言:“增收不增利能理解,但净利降这么多还是慌,就怕转型没成先耗光利润。” 也有同行感慨:“现在做跨境太难了,不转供应链被关税压死,转了又要扛亏损,新市场还得烧钱抢份额。”
致欧科技的调整是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选择,供应链转移和全球化布局符合长期趋势。研报也预测,随着东南亚成为主发货基地,供应链切换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消解,未来甚至可能通过降价冲销挽回销量。但关键在于控制转型节奏 —— 华凯易佰的教训说明,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或激进去库存都会加剧风险,乐歌的案例则警示海外扩张需匹配需求增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短期承压正在筛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致欧科技能在转型中保持营收增长,说明核心产品仍有竞争力,新兴市场的高增速也验证了布局方向的正确性。但接下来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快东南亚产能爬坡,把订单落实率提上去,摊薄单位成本;二是平衡扩张速度与盈利节奏,避免陷入 “越扩张越亏损” 的循环。
对整个跨境行业而言,致欧们的经历是一面镜子。在政策波动、成本上涨的市场环境下,没有哪家企业能靠老模式安稳生存。战略调整必然伴随阵痛,但阵痛期的长短、代价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对节奏的把控和资源的整合能力。致欧科技的财报不是终点,而是转型路上的一个注脚,能否把短期压力换成长期竞争力,还要看接下来的执行力度。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