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特朗普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份长达23页的“AI行动计划”,高调宣称“美国将赢得这场竞赛”。
不到24小时,中国科技界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国产大模型的最新突破——深度求索V3以十分之一的算力实现了与美国顶级模型旗鼓相当的性能。
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内部会议上抛出一枚认知炸弹:“如果中国在AI领域追赶上来,这不应该怪中国,而是美国领导人愚蠢政策的结果。”这句罕见的自我剖析,揭开了美国科技霸权的裂痕。
特朗普的AI战略充满自相矛盾。那份包含约90项建议的计划,一面主张放宽环境法规、简化《清洁水法》审批程序以加速数据中心建设,一面又要求向盟友大规模出口AI软硬件。
最具戏剧性的是芯片政策——今年4月刚禁止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7月初却悄然开闸。
这种朝令夕改的管制,连美国政府官员都承认涉及“国家安全担忧”,却始终拿不出清晰逻辑。
前美国驻北约大使、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高级研究员伊沃·达尔德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正在输掉与中国的科技竞赛。他批评特朗普“美国优先”策略疏远了盟友,削减科研经费和收紧移民政策等,都削弱了美国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达尔德警告道:“如果美国不迅速改变现状,不仅会被中国超越,还会被世界其他国家甩在后面。”这种判断在半年多前还被视为危言耸听,如今却正在成为现实。
当特朗普团队计划动用联邦土地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时,暴露了美国能源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美国AI初创企业Anthropic引用澳大利亚智库数据发出警告:2023年中国新增电力容量高达400吉瓦,而美国仅有“几十吉瓦”——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AI算力集群的命脉之争。科技竞赛终究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缺电的超级计算机不过是一堆昂贵的金属。
摩根士丹利研究人员的预测更为惊人:到2030年,中国将在电网建设上投入5640亿美元。这些投资不仅服务于当下需求,更为未来十年AI算力的爆发性增长铺设了坚实路基。电力供应已成中美科技博弈的隐形战场,而美国在这个战场上的劣势正日益凸显。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围墙正被中国创新的洪流冲垮。二十年前,美国在64项关键前沿技术中有60项领先中国;如今局势逆转,中国在其中57项技术上实现反超。这种跨越式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尤为显著。
深度求索的突破性进展令全球瞩目。其最新模型仅需十分之一的算力就能达到与美国GPT-4o旗鼓相当的性能。更令业界震动的是,微软一位高级AI官员透露,下一代深度求索模型甚至可能超越美国最先进系统。
在开源生态构建上,中国企业的开放策略赢得全球开发者青睐。基准测试提供商Artificial Analysis的数据证实: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最佳开放权重模型的综合性能已超越美国。与此同时,美国OpenAI以安全为由无限期推迟开源模型发布,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手握一张令西方寝食难安的战略王牌——稀土。全球近50%的稀土储量在中国境内,中国控制着70%的稀土矿山,占据全球90%的稀土精炼能力。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控了超过90%的关键磁体产能,这些磁体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材料。
今年上半年中国商务部曾针对部分稀土品类临时暂停出口许可,便引发美欧电动车制造商、航天军工企业库存告急。特斯拉、通用电气在季度电话会上均公开警告“稀土再供应中断将冲击生产排程”。
美国试图通过组建“稀土联盟”打破垄断,但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供给主导地位。在关键技术博弈的关键时刻,这张资源王牌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科技霸权的有力筹码。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向全球之际,世界经济格局已悄然重构。当前,世界上70%的国家对华贸易额超过对美贸易额,其中一半以上的国家对华贸易额是对美贸易额的两倍。这一数据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有力地说明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
2024年东盟对华出口首次超过美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链条牢不可破。发展中国家用脚投票,选择了更包容、更互利的合作模式。这种趋势在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加速推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全球背景下,中国是少数几个实现显著上调增长预期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该组织将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为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最高。
面对美国在芯片领域的釜底抽薪式制裁,中国科技企业开启绝地反击。华为联合国内2000家企业开展“备胎计划”,目标直指2028年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深圳政府今年7月宣布筹集约7亿美元,用于投资建设“独立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供应链。
美国对EDA软件的制裁本意是扼杀中国芯片设计能力,却意外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华大九天等国内EDA企业加速技术攻关,部分工具已实现28纳米制程支持。华为更是通过自主研发EDA软件,在芯片设计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测,到2027年,中国国产AI芯片将占据国内市场82%的份额,远高于2024年的34%。美国的技术封锁正在倒逼中国构建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实现真正自主可控。
华盛顿智库圈流传着一个尴尬的对比:当美国政客在国会山为是否放宽《清洁水法》建设数据中心争论不休时,中国已经铺设了横跨戈壁的风力发电矩阵;当硅谷工程师因芯片出口管制被迫放弃中国市场时,深圳的半导体产业基金正注入百亿资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更具说服力:世界上70%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已超过美国,其中一半以上国家对华贸易额是对美贸易额的两倍。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能说明问题。
五年后,当中国AI算力占全球90%、芯片自给率突破70%的预言成为现实,历史或将记取这一刻:不是中国赢得了竞赛,而是美国在恐惧中输给了自己。真正的大国从不怕公平竞争,恐惧源于自信的流失——这或许是特朗普们至今未解的困局。
信息来源:外媒: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崛起势头显著”
2025-07-31 09:50·参考消息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