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泳联官宣,中国游泳队又被针对了,20岁新星比潘展乐还受关注

世界泳联这数据一出,简直就是把“针对你”写脸上了。

2025新加坡世锦赛前的兴奋剂检测报告,中国队人均8.8次,全球平均才2次,美国队4.2次。

这已经不是公不公平的问题,这是赤裸裸的骚扰。

最离谱的是,最多的人,不是破世界纪录的潘展乐,是20岁的王浩宇,13次。

为什么是他?

因为王浩宇是中国男子自由泳接力队的核心,这支队伍在多哈世锦赛上历史性夺金,直接威胁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传统霸主地位。

查他,就是想打乱中国接力队的节奏。

潘展乐是明星,但接力是团体项目,打掉一个环节,整个链条就可能断。

这种“精准打击”的思路,太明显了。

国际检测机构(ITA)发布的报告里,有个更惊人的数据:2024年全年,被检测次数最多的前32名游泳运动员,全部来自中国。

一个都不落。

这叫“基于风险的评估”?这叫全面监控。

美国队决赛项目比中国队还多,游泳人口基数更大,为什么他们平均检测次数不到中国队一半?

他们的运动员难道就没有“风险”?

莱德基(Ledecky)拿了那么多金牌,她的检测数据呢?

没有公布。

这套体系的逻辑说白了,就是谁冒头就打谁。

中国游泳队成绩上来了,就成了头号嫌疑对象。

2021年那个食物污染事件,WADA自己都认可了结论,但它成了西方媒体和某些机构手里最好用的牌,时不时就拿出来敲打一下。

这种高强度的检测对运动员是巨大的消耗。

不只是抽血验尿,更是心理上的折磨。

训练计划被打断,休息时间被占用,还要时刻背负着“被怀疑”的压力。

覃海洋都说有时候累得只能在大厅沙发上将就,就是为了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测。

运动员也是人,不是机器。

查吧,随便查。反正每次结果都是阴性,证明了中国队的清白。

但这种不公的程序,本身就是一种打压。

它想达到的目的,或许已经不是抓到谁用药,而是通过干扰你的备战,来影响你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体育   新星   中国   游泳队   世界   中国队   运动员   美国   数据   世锦赛   多哈   游泳   平均   成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