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立秋年过半,日月如梭转瞬间。
2025年8月7日13时51分,
迎来秋季第一个节气:立秋。
自此,
大自然将渐渐褪下繁荫浓绿,
呈现闲云野鹤的自然色。
立秋,不意味着夏天正式结束。
三伏天仍在持续,
立秋之后还有“秋老虎”,
但它宣告着秋天的开始。
图源:菏泽水文
民间素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
伏天人们胃口差,
不少人都会瘦一些,
瘦了当然要补啦。
天津九河下梢,盛产河海两鲜。
“贴秋膘”怎能少了鱼?
图源:兰菊爱美食
立秋日还在伏天,可秋刀鱼已经洄游到内河。
天津刀鱼分为两种。渤海湾的刀鱼在春夏之交到海河口产卵,形成渔汛。这时的刀鱼身体肥壮,每条都在半斤八两左右,人称“海刀”或“春刀鱼”。此时,盐民灶户就地取材,用盐水煮刀鱼,这是天津一种原始的烹调方法,塘、汉两沽现仍沿用此种烹调方法,延续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
而每逢秋染大地之时,刀鱼从渤海湾洄游,顺河海、蓟运河、北运河至三岔河口,称为“河刀”,也称“秋刀鱼”。
图源:网络
天津诗人曾盛赞刀鱼的美味——
生计惟凭旧钓车,
鲁鱼网罢网羊鱼。
更临苇岸烹回网,
便啖西施乳不如。
——(清)汪沆《津门杂事诗》
秋刀鱼最为肥美,体长盈尺,体宽近成人四指并拢,似纤夫拉纤垫在胸前的纤板,因此得名“纤板刀鱼”。鱼体银白色,肉质细嫩,肥硕适口,兼有微香,但多细毛状骨刺。
图源:网络
天津老百姓的经典做法是用精巧的刀工将鱼背的大刺挑出,再在鱼身上用悬刀技法切下密密的斜刀,既可将鱼刺斩断,又可入味;沾面粉,热油煎透,呈金黄色,用葱、姜、蒜、盐、糖、料酒、酱油、醋等作料烹制。让鱼饱吸佐料,入口微酸微甜,鱼肉鲜香。
图源:大柚ChicShow
相比于民间,天津卫的大饭庄制作刀鱼更胜一筹,曾有名厨创制出“刀鱼腐”名菜。
据津菜名家马金鹏先生回忆,天津卫的大饭庄做刀鱼与民间不同:“在‘八大成’大饭庄,售制此菜,刀工要求更加严格,需要用竹刀将大梁刺挑断,从鱼鳃中脱出。这使烹制刀鱼的菜肴更加精细,风味更独特,天津卫饮食业有‘千刀丸子万刀腐’之说。”
明庆清烹纤板魛,
松肥全仗奏鸾刀。
讵知作腐尤鲜美,
灶上出名手艺高。
——周宝善《津门竹枝词》
刀鱼腐是天津风味菜品高档酒席中的名菜。制作刀鱼腐需要墩上师傅将刀鱼加工成很细的鱼泥子,用水汆制鱼腐软嫩,色泽美观。”
图源:百度百科
天津人喜食鲤鱼,俗称鲤鱼为“拐子”。而且细分为“顺拐子”“花拐”“拐尖”“蹦拐”等等。鲤鱼的蛋白质含量高,且适合秋食冬储。
图源:网络
吃鲤鱼,也寄托“鲤鱼跳龙门”之美意。
于是早年间天津卫的名铺大馆,纷纷推出了脱骨鲤鱼、酸沙鲤鱼、汆鲤鱼、转鲤鱼、熘鲤鱼、五柳鱼、麻花鱼、番茄鲤鱼、香糟鲤鱼、白蘸鲤鱼、白汁鲤鱼、金毛狮子鱼等等,以飧食客。家常做法的一鱼两吃、红烧、干烧、家熬,样样好吃。当然,最具天津特色的还是罾蹦鲤鱼。
图源:津门游品
关于罾蹦鲤鱼的故事,还要从1900年庚子之乱说起。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城后,地痞流氓借机捣乱。一天有伙人来到北门外老字号天一坊大吃大喝,当他们点到炸蹦两吃青虾时,由于舌头不利索竟说成“罾蹦鱼”。伙计没听说过这道菜,却没想到惹恼了这帮混混,说话间就要大打出手。这时,机智的堂头闻讯跑过来,连忙说有这道菜,只是小伙计刚到店里不晓得。
在堂头的安排下,后厨忙活起来。他们选了一条鲜活的大鲤鱼,只去掉内脏不刮鳞,用盐、料酒、姜汁稍微淹了一会,然后手提着鱼尾让鱼鳞朝下,下油锅将鱼鳞炸好,再翻个面炸鱼腹。
图源:网络
然后用葱姜蒜作料炝锅,再烹料酒、酱油、老醋、白糖而成酸甜口味的汁。
端鱼上桌,只见金黄色的鲤鱼通身鳞片乍起,糖醋汁浇在鱼身上“吱吱”作响,犹如鱼儿在鱼罾中呼之欲出,让满堂的食客无不瞠目结舌。从此诞生了一款天津独有的名菜——罾蹦鲤鱼。
天津诗人陆辛农食罢此鱼,拍案叫绝,随即赋诗云:
北箔南罡百世渔,
东西淀说海神居。
名传第一白洋鲤,
烹做津沽罾蹦鱼。
——陆辛农《咏罾蹦鲤鱼》
噘嘴鲢子,学名“红鳍鲌”,鲤科。因下颌向上翘,口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而被津门吃主儿形象称为“噘嘴鲢子”。
图源:城市记忆故事
噘嘴鲢子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肉质著称,价格比其他鱼类更为昂贵。在天津的运河中,这种鱼体重普遍超过一斤,甚至有的可达二斤多,体形修长优雅,身覆细小的白色薄鳞。
其肉质细嫩柔软,虽然多细刺,但脂肪含量颇高,滋味格外鲜美。值得一提的是,噘嘴鲢子完全野生,无法人工饲养,且产量相对较低,因此价格较鲤鱼、鲫鱼更贵一些。
图源:喜欢做饭的美美酱
在天津,人们常用大灶锅烧柴禾的方式熬煮噘嘴鲢子,再搭配上煨水疙头和黄豆,以此达到鱼鲜、菜香、豆酥的完美境界。
天津人贴秋膘从不用蛮力进补。
这三样时令河鲜,
承载着漕运之城六百余年的饮食智慧。
而擅长"粗料细作"的天津人,
亦将这运河馈赠
化作熨帖肠胃的温暖滋味。
当季的鲜美稍纵即逝,
或许正是这份时令的紧迫感,
也让寻常的鱼鲜
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味觉纽带。
END
文章综合:天天电台道、城市记忆故事、天津市烹饪协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