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氛围好不好,看孩子吃饭的样子就知道

作者 | 天雅



在互联网上,曾经有人这样描述「幸福」——


无论多晚,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热腾腾的饭菜为你备着,一个爱你的人等你回家。


听起来,它很暖心也很治愈,符合大多数人对幸福的想象。


我的同事小枝,就是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平时无论加班到多晚,她的妈妈都会给她预留饭菜,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她回家;


不仅如此,妈妈还会坐在餐桌旁看着她吃完,并将碗筷收拾干净后,才会进自己的卧室睡觉。


正当我忍不住羡慕小枝有一个如此体贴的妈妈时,小枝却告诉我:


她一点也感受不到幸福;

相反,她时常感觉很压抑,不想回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枝给我分享了2个生活场景:


有一回——


部门主管在临下班前,一时兴起请大伙吃饭。


小枝将这个事情告知妈妈,让妈妈不用给她留饭。


妈妈回了一句:“饭我已经做好了,放在冰箱给你明天晚上吃吧。”


结果第二天又有一名即将离职的同事约小枝吃饭,小枝再次没有回家吃晚饭。


第三天晚上小枝回到家——


妈妈将前2天给小枝预留的晚餐从冰箱急冻层拿了出来,加热给小枝吃,理由是不能浪费食物。


但由于已经放了2天,饭菜的口感和味道都变了,小枝吃得很辛苦……



还有一回——


小枝在下班路上看到有人在卖烧饼,特别香。


她抵挡不住诱惑买了1个烧饼回家,准备拿它当饭吃。


妈妈看到后有些不乐意:“我饭菜都给你留着,还吃什么烧饼啊?”


小枝不好忤逆妈妈,便将烧饼放进冰箱作为第二天的早餐。


结果第二天,妈妈早早起来给小枝煮了一碗鸡蛋面;


并在未经小枝同意的情况下,她将冰箱里的烧饼扔了,理由是路边摊的食物不卫生。


吃面的时候,小枝感觉心里堵得特别慌,几乎一口也咽不下去……


小枝告诉我,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类似以上的场景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发生。


在妈妈面前,她永远没办法决定自己吃什么,不吃什么,一切只能由妈妈说了算。


来到这,我总算理解了小枝压抑的缘由:


表面上,它是关于吃的问题;

实际上,它是母女之间的意志较量。


且在这场意志较量里,妈妈永远都是赢的那一方,而小枝则永远都是输的那一方。






在现实生活中,像小枝妈妈这样通过吃来管控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数。


他们对孩子吃饭这件事非常上心——


密切关注着孩子的饮食,严格把控着孩子每天吃什么、不吃什么。


表面上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


但实际上,它却是以牺牲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为前提的「权力控制」。


主要存在2个特征:


① 关于孩子能不能吃,他们经常持双重标准


有些父母在吃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些原则(不浪费食物,不吃垃圾食品等),并遵循这个原则去指导孩子的饮食,这不属于管控。


而管控型父母的问题在于:在“决定孩子吃什么”这件事上,他们并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他们想不想让孩子吃。


就像小枝母亲——


她以“不能浪费食物”为由,让小枝吃冰箱里存放了2天的饭菜,但顺手就扔了小枝买回来的烧饼。


小枝告诉我,平时家里那些没吃完的饭菜,一般放冰箱第二天再吃一顿,如果吃不完也会扔掉;


唯独妈妈专门给她留的饭菜,无论在冰箱存放多少天,妈妈都会坚持让她吃完。


另外妈妈自己经常从路边摊买绿豆饼吃,但从来没见她说不卫生。


这是小枝母亲的「双标」,也是她隐藏在一个正当理由下对女儿实施的「管控」


我想让你吃的食物,你必须统统吃下;

我不想让你吃的食物,你坚决不能吃。



② 当孩子回馈食物时,他们总是习惯性拒绝


一边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食物,一边习惯性拒绝孩子的食物,是管控型父母的另一个特征。


有一年母亲节,小枝亲自下厨做了母亲最爱吃的番茄炒蛋,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她自己尝着感觉味道还行。


结果母亲却皱着眉头:“番茄太酸了,鸡蛋炒过头了……”


这令小枝感到非常挫败。


后来她尝试从母亲最喜欢的餐馆点这菜带回家,但母亲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两口就不吃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番茄炒蛋,而是所有小枝做的/买的食物,母亲都会习惯性给差评,不愿意吃。


按理说,孩子长大了,懂得向父母表达感恩了,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但在管控型父母的观感里,孩子长大就意味着脱离管控,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常常习惯在“吃”这件事上,拒绝孩子回馈的食物,拒绝接受孩子长大。






在一个家庭中——


如果父母长期通过“吃”管控孩子,不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饮食;


容易造就两种不良后果:


第一种:孩子变得厌食或暴饮暴食。


管控的本质,是父母对孩子意志的压迫。


而厌食或暴饮暴食,则是很多孩子在“吃”这件事上,对父母意志的反抗。


一位当儿科医生的朋友,给我分享了两个案例:


有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因为不肯吃饭被父母带到了他的诊室。


了解完情况后,他发现这个孩子有一位喜欢强迫他吃饭的奶奶:


不是经常追着孩子喂饭,就是不停地往孩子碗里夹菜,要求孩子多吃点。


通过跟孩子交流,他发现孩子并非不想吃饭,只是不想被奶奶催着吃饭。


于是他建议孩子的父母,别再让奶奶干涉孩子的饮食,让孩子自主进食。


当父母真正这样做以后,孩子的厌食就消失了。


还有一个12岁左右的小女孩,因吃了过量的辣条,患上急性肠胃炎被送到了医院。


小女孩告诉医生,她很喜欢吃辣条,但妈妈从来不让她吃。


有一回她偷偷买了一包辣条,妈妈发现后没收了她所有的零花钱,导致她再也吃不上辣条。


如今她上了初中,在学校住宿,便用妈妈给的生活费买了一箱又一箱的辣条,当正餐吃。


尽管知道辣条吃多了对肠胃不好,但她就是忍不住。


她通过疯狂吃辣条的方式,完成了对母亲意志的反抗。



第二种:孩子泯灭了自己的口欲需求,什么都吃,但吃不出味道。


当然有的孩子,可能不会在“吃”这件事上对父母进行反抗,而是选择妥协:


父母给什么就吃什么,并应父母要求将饭菜统统吃光。


小枝更像是这种情况——


平时跟她一起去吃饭,她从来不会主动选择餐馆或菜式,一切交由我决定。


即便我踩坑选到一家很难吃的餐馆,她也不会有任何怨言,而是会非常配合地将饭菜统统吃光。


同时她有一个特点:吃过即忘,从来不记得我们上一次去了哪家餐馆,吃过哪些菜式。


用她的话来讲就是:她对“吃”一点也不在乎。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她之所以对“吃”不在乎,是因为她从小到大对“吃”的欲求从来不曾被妈妈在乎过。


这是一件令人心疼的事情。






我问小枝,为什么不考虑搬出来住呢?


小枝回答说:


“搬出去住要房租,而且我不想做饭,整天吃外卖也不卫生!”


当然这只是她意识层面的回答;


或许在她的潜意识层面,还有更多羁绊在牵制着她与母亲的分离和自我的独立。


由于我不是她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我无法对她做更详细的分析。


不过从一个孩子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


吃,既构成了Ta与母亲最初的情感联结,也是Ta自我意志向外拓展的原始形式。



在《新生儿护理》教科书里,有一个“乳房爬行”的概念:


新生儿娩出后,将其放置在母亲的身体上,Ta会通过嗅觉、触觉等本能寻找母亲的乳头,并完成首次哺乳。


也就是说,婴儿天然就有通过“吃”来跟母亲产生联结的本能。


有过育儿经验的父母,可能会发现:


一开始,宝宝吃奶的节奏是混乱的——


可能半小时吃一次奶,吃几口又不吃了;


也可能三四小时才吃一次奶,一吃就要吃半小时……


如果我们遵从宝宝的自主意愿,等Ta饿了发出信号时就喂奶,吃多吃少由Ta说了算。


到了3、4个月时,宝宝吃奶的节奏会逐渐稳定下来,并与母亲的产奶规律达成供需平衡。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Ta吃的食物由奶演化成各种辅食。


一开始,宝宝是不挑食的,我们给什么Ta就吃什么;


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Ta会逐渐产生自主进食的意愿——


经常从我们手里夺过奶瓶、辅食碗和勺子,尝试自己吃。


如果我们再次遵循宝宝的自主意愿,一点点放手,将吃食的主动权交还给Ta。


到了8、9个月至1岁左右,宝宝就会逐渐自己扶奶瓶喝奶,自己拿勺子吃饭。


与此同时,Ta会跟食物维持愉悦的联结,对食物具有探索和尝鲜的愿望,并非常享受“吃”的过程。


在这样一种自由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具有很强的「主体感」——


注重自己的需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拒绝不喜欢的。


总的来说,


一个在吃上拥有选择权的孩子,往往在他人生的其他道路上,也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写在最后



我的另一位同事梨子——


她的父母也经常在吃饭时盯着她,对她施以种种管控,并要求她按照他们期待的方式吃饭和生活。


这令她感到非常压抑、不自由,差点抑郁。


为了自救,她选择搬离了家,独自租房生活。


在出租屋里,她非常重视自己的一日三餐——


心情好时,她会做一顿丰盛的饭菜,买菜、备菜、炒菜,每一步都按自己的节奏来;


如果太累,她就会做个简单的番茄鸡蛋面,番茄是精挑细选的,鸡蛋要煮成溏心蛋,会放很多喜欢的青菜。


通过这个方式,她逐渐捨回了对生活的掌控,并重新爱上了生活。


透过小枝和梨子截然不同的生活选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


幸福,有时不一定是锅上为你而备的热菜和一个愿意等你回家的人;


而是一份自行决定“吃什么”的自由以及一个真正愿意看见你的人。


谨作此文,与你共勉。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武志红(ID:wzhxlx)。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育儿   好不好   氛围   样子   孩子   妈妈   父母   母亲   食物   饭菜   烧饼   宝宝   番茄   意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