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注意!糖的成瘾性与危害

研究发现,现在的小朋友糖的摄入非常泛滥,甜味的刺激已经成了生活习惯。没有味道,喝水吃饭都困难。且糖的成瘾性非常严重。糖成瘾性,和香烟是一样的,因为它刺激大脑的多巴胺的回路,这个奖赏机制,甚至是超过香烟的刺激。戒断起来很困难,需要很大的决心。

有些小朋友只喝饮料,拒绝喝白开水,因为现在的饮食习惯,糖成瘾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零食、饮料、添加剂、过多水果的摄入,几乎所有的深加工食品里面都含有糖的,糖的口感可口,可以很好的提鲜,为了增加口感,很多的食物里加了很多的糖,我们摄入的总量就超标了。

也有人说,用代糖可以解决糖的成瘾性。代糖分成以下几种:

一、人工合成甜味剂(最常见)

1、 糖精:常用于饮料、漱口水、牙膏等

2、 三氯蔗糖:常用于饮料。蛋白粉、烘焙食品、糖浆等。

3、 阿斯巴甜:常用于无糖可乐、零卡雪碧、无糖口香糖、低糖酸奶、一些药品等。

4、 安赛蜜:用于饮料、果冻、糖果、调味酱。

这些化学的代糖不建议给孩子食用,它们的甜度非常的高,是白糖的几百倍。尤其过敏和神经发育问题的孩子严格规避化学代糖。

二、天然来源甜味剂

这类甜味剂从植物中提取,通常被认为是更“天然”的选择。

1、 甜菊糖苷(甜菊糖):常见于各种“天然”标识的饮料、酸奶、餐桌甜味剂

2、 罗汉果甜苷:常见于高端健康饮品、一些天然食品中。

这种代糖成本比较高,可以适量给孩子食用。

三、糖醇类

这类甜味剂天然存在于某些水果中,但通常由糖加工而成。含有少量热量、升糖指数较低。

1、木糖醇:常见于无糖口香糖、薄荷糖、牙膏。甜度与蔗糖相当。对于牙齿友好,能抑制蛀牙菌。

2、赤藓糖醇:常见于无糖糖果、饮料、烘焙食品,甜度是蔗糖的70%,几乎不产生热量(不被人体代谢),耐受性较好,不易引起胃肠不适

3、山梨糖醇、麦芽糖醇:常见于无糖蛋糕、巧克力、饼干等。甜度低于蔗糖,过量容易引起腹泻,腹胀。

如果存在食物不耐受,尤其乳糖不耐受。喝了糖醇类的饮料,比较容易产水产气,更容易腹泻。

天然的代糖甜菊叶,罗汉果糖是我们推荐的代糖。这两种,是天然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罗汉果,在中药当中属于药食同源,利咽止咳。


糖的成瘾性和它的危害,对于不同体质的孩子,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基因的角度上来讲,有些人是易感多动的,也有些人是易感过敏的,人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讲,糖可以带走身体内的维生素B 族,B族可以稳定神经,营养神经。糖可以破坏肠道的微生态的平衡,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力失衡。糖可以影响食欲,血糖的波动。少糖对于孩子来说是健康的。任何的东西替代不了白开水。

我是李医生,专注宝宝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育儿   成瘾性   饮料   蔗糖   甜味剂   食品   罗汉果   肠道   神经   山梨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