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禾
编辑 | 清禾
“我不认为我在作秀,就算是作秀,我也是在用真金白银在作秀。”
当有人对陈光标的慈善发出质疑时,他只是这样回答道。
陈光标曾被称为“中国首善”,每次灾害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20多年间他已捐款超过40亿。
无数人都称呼他为“大善人”,可也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慈善风格,让他陷入一次次争议中。
“做好事不传播,憋得难过。”陈光标的慈善风格就是高调,他本人承认自己就是喜欢这样。
正因如此,这些年陈光标也没少收到质疑和谩骂,他本人从不在乎,依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慈善。
可是从2016年之后,人们突然发现爱高调的陈光标没声响了。
几年后,当他再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已经换了一副模样。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广网】【上观新闻】【北晚在线】【华夏时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2011年,希望工程的发起人徐永光评价陈光标时,称他的慈善是“暴力慈善”。
这是对陈光标的批判,意指像陈光标的这种慈善太过高调,不尊重被救助者的尊严,当时的舆论有一大部分都是对陈光标的质疑。
但是陈光标听到此话时只是淡淡的回答道:
我认为,中国就需要我这样的“暴力慈善”,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慈善进步,社会对我的行为有争议,有讨论,是好事。
从1996年陈光标刚刚创业,他就开始了他的慈善事业。
当时公司正在起步阶段,一年的收入也就20万,但他依然拿出3万去救助一位白血病患者。
此后陈光标的事业越来越大,慈善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
2004年,陈光标拿出300万支援东南亚地区的海啸灾害,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十大慈善家
陈光标的慈善最为人所知的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当时陈光标心系灾区,带着人和机械,组成救援队,亲自带队到灾区。
一共救出了131人,之后他又向灾区捐献超过亿元的物资。当年的报道集中在了这位有良心的企业家身上。
从此之后,陈光标备受社会关注,他也一次次穿梭在各种慈善活动中。
但渐渐的人们发现陈光标的慈善和别人不太一样,其他人做慈善都是谦虚低调,而陈光标每次做慈善都要出大新闻。
2011年,陈光标又做了一件震惊大众的事,他用钱垒了一面墙。
陈光标举行捐赠仪式,向各个偏远地区捐款,捐赠现场陈光标将3300万现金堆在现场,形成“钱墙”。
陈光标很喜欢这样的行为,他自己觉得高兴,但这样的做法引来诸多不满,“作秀”一词满天飞。
之后又有人质疑陈光标的慈善做法。陈光标每次去捐款喜欢大张旗鼓,把成堆的现金一放,被人群围住。
他甚至还要和受助的人合影留念,这一下就让很多媒体和群众接受不了。
“暴力慈善”一词专门为形容他而生,什么“炒作”、“哗众取宠”也纷纷贴在他身上。
当时陈光标没有做太多辩解,只是用一件事再次震惊人们。
当比尔盖茨来到中国,劝说企业家们在自己死后裸捐时,许多人甚至连晚会都不敢参加。
而陈光标则毫不犹豫,捐就捐。人们不再是质疑了,而是深深的不解。
难道陈光标是和钱有仇吗,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有人疑惑陈光标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做慈善,而且做就做了,好像钱花不完一样,每次都是大把大把的往外散。
陈光标只是笑笑,因为他吃过苦,太知道苦难是什么样了。
陈光标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上。那种饥饿的恐惧,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他的哥哥、姐姐就是被饿死的,极度贫穷的环境,锻炼了陈光标的心智,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挣钱。
陈光标10岁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赚钱了。那会他还在上小学,但脑子非常聪明。
他每天中午放学,从鲸里挑两桶水,跑到集市上去卖,一次能赚个几毛钱的。
到了学校要交费的时候,他已不用问父母要钱,而身边的同学交不上钱的,他就帮人家交,那会陈光标就有一颗善心。
后来大一些,陈光标每到假期就想着办法挣钱。骑着自行车卖冰棍,开拖拉机贩粮。
陈光标17岁的时候,就挣了两万块钱,成了全乡的第一个“万元户”。
但他也并没有因此荒废学业,做生意赚钱都是课余时间,后来他也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陈光标并没有本本分分的从事本专业工作,去当一名医生,而是开始了创业。
他创办了电子医疗器械公司,在他的经营下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陈光标越来越有钱后,就是之后越来越大的慈善。
从穷得吃不上饭,到成为众多人口中的“善人”,陈光标一路走来可谓传奇。
而他遭受了颇多争议,在2016年后悄然“消失”,但其实他并未沉寂。
6月29日,贵州榕江发生洪灾,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陈光标亲自带领车队,向灾区捐赠2000万的医院物资。
这时才有人发现,原来这几年陈光标虽然不怎么露面,但他的慈善事业从来没有停止。
其实在23年3月甘肃的石山县发生地震时,陈光标就进行了捐款,之后他还接受了采访,向公众解释他这几年为什么不高调了。
谈起这事,陈光标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陈光标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国外念大学,都很优秀,他们从小就被陈光标带着到各地区做慈善。
渐渐两个儿子长大后,开始对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有所顾忌,劝父亲换种方式。
彼时,陈光标未曾在意。直至小儿子升入初中,在学校深受其负面消息的影响。
也就是那时,陈光标意识到,不能光知道自己开心,得为家人负责,考虑下家人的感受。
于是,此后的陈光标不再高调,但其慈善之举依旧未曾停歇。
面对为什么喜欢高调的提问,陈光标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直言不讳,说有钱做善事,当然要高调。
中国的那么多商人,他们有钱了以后不是吃喝玩乐,就是违法犯罪,他们当然要低调了。
7月2日,陈光标现身榕江就在现场,他说自己一夜没睡,带了一两百万现金过来。
镜头里的陈光标稍显苍老,但精神头依旧很足,协调各种事物,尽管经历诸多风雨,他对慈善的热情依然不变。
无论是哪种形式,无论声音大小,陈光标29年如一日,始终不能停下慈善。
说他“作秀”也好,说他“暴力慈善”也罢,只要是能切切实实帮助到他人,陈光标不在乎这些质疑。
社会理当呼唤更多如陈光标这般的企业家。他们切实地回馈社会,心忧社会责任,堪称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央广网】【上观新闻】【北晚在线】【华夏时报】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