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最好的投资:守家

原创 十点签约作者 十点读书

2025年10月06日 18:31 山东

十点读书雅君

将在10月11日 19:00 直播

预约

圆润优雅的珍珠,衬出高贵典雅气质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未来五年最好的投资:守家,十点读书,12分钟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未来五年,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有人说是卷孩子,将孩子培养优秀了,自己的晚年也能体面;


有人说是买理财,推荐了一些还在谷底的理财,说能升值;


还有的人,仔细科普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劝大家将资产合理配置。


在这些回答中,除过这些投资外,还有一个答案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未来五年,最好的投资,是守家。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是守家。


因为,这项投资最好的部分是:它不会有亏损,只会随着岁月流逝,增值成生命里最珍贵的财富。


不信,和我一起往下看吧!




今年的国庆假期,双节同庆,有人不远千里回家团聚,也有人被各种事情缠身,无奈只好在外过节。


最近就有这么一个视频,看得人百感交集。


国庆假期,一位远嫁女子跟父亲说,自己有事情无法回家,视频中,她的父亲独自坐在门口,疲惫地捂着眼睛。


就在老人感到困倦时,突然有个小女孩跑了进来,老人立刻切换了状态,从无精打采变成了精神焕发,抱着孩子不撒手。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开心。


原来,远嫁女子得知自己无法回家后,便将孩子交给亲戚带了回去,想给老人一个惊喜。



有人说,人生这一趟旅途,便是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旅途。


从小时候的整日相伴,到长大后的组建小家,逐渐分别。


重逢与离别的场景,几乎每日都在上演。


作为父母,看着孩子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再到外出求学,成家立业,内心难免割舍不下。


撒贝宁曾分享过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说以前的时候,他看到很多父母抱着孩子时那么的溺爱,恨不得把所有都给孩子时,他就想,自己有了孩子后,一定不会这样。


他觉得自己会以一种更加理智和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成长,不会让情感冲昏头脑,做出一些过度宠爱的行为。


然而,当他真正迎来了自己孩子的降生,生活的现实却让他发现,自己曾经那些坚定的想法完全发生了改变。


孩子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他内心深处从未有过的情感涟漪。


他想起有科学家说过的一个观点:


人体脑部有一个区域,一旦生了孩子以后,这个区域就会被激活。


一旦激活以后,无论孩子是开心还是难过,是健康还是生病,父母都会时刻把孩子的状态放在心上。


并且这个区域被激活以后,它将永远工作,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牵挂会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点。


就这样,他理解了那些曾经觉得过于溺爱孩子的父母,也理解了自己现在那些不由自主的行为。


原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无法用理性去控制和解释的情感。



毕淑敏曾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那么,趁着如今时日尚早,时光尚好,不妨多些时光陪伴。


可以在闲暇的周末,陪他们一起去公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可以在温馨的夜晚,和他们围坐在一起,聊聊生活中的趣事。


让他们在晚年的时光里,多一些欢声笑语,少一些孤独寂寞。


既是一种孝道,也是守家的一种方式。




黄执中曾在公开场合分享过自己经营夫妻关系的小方法。


他说,谈及亲密关系,夫妻之间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谈,可是如果你问我什么最重要,我认为夫妻之间的聊天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看似很小,却是夫妻之间感情升温的一大法宝。


很多人都觉得,经营夫妻关系很难,尤其是面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可实际上,正是生活中一件又一件这样的小事,让两个人的关系在磨合中更加舒适。



《钱江晚报》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杭州有一对夫妻。


丈夫平日里工作很忙,经常得在外应酬,早早回家的妻子总是很担心。


于是俩人有一个约定:


无论酒局多晚,在回家前,丈夫都会给妻子发一条“已散场,马上回”的消息。


这样的小事,他一坚持就是很多年。


对他来说,这不是一种报备,而是他知道“家里有盏灯在为我亮着,我不能让掌灯的人心慌。”


这条简单的信息,跨越了深夜的喧嚣,传递了一份沉甸甸的安心,让等待从焦灼化为温情。



而这样简单的日常还有太多。


是作为丈夫的这一方,照顾妻子的心情,会及时回复她的消息,会偶尔为她制造惊喜。


是作为妻子的这一方,会体谅丈夫的忙碌,会记着他的口味,在丈夫繁忙时递上一杯热汤。


其实你看,守家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叙事,它就藏在细节里:


是为晚归的家人亮着的那盏灯,是冰箱上贴着的暖心便条,是记住彼此的习惯和喜好,是让爱意在一个家庭里流动起来。


所谓幸福,不过是有人为你留一盏灯、温一碗汤、等一扇门。


而守家最暖的回响,就是让那个与你携手一生的人,眼角永远带着笑,心里永远装着暖。




前些年看《小欢喜》时,时常感觉季胜利和刘静两人儿子过得很孤独。


因为爸妈工作的原因,他从小是在舅舅家长大的,因为缺少亲生父母的陪伴,青少年时期的他,一度对父母的管教非常排斥。


高三那年,面对父母突如其来的关心,他满身是刺地抗拒沟通,总是回避和父母的各种接触。


为了能融入儿子的生活,父亲季胜利发现儿子痴迷赛车后,非但没有斥责,而是偷偷去儿子常去的赛车游戏厅,一遍遍练习儿子最爱的游戏,只为能和他找到共同语言。


甚至在儿子因为在学校犯了错误面临处分时,季胜利的第一反应,不是责备孩子,而是诚恳地鞠躬道歉,替儿子承担了责任。


他说:


作为一个父亲,我做得不够好,离一个合格的父亲,还差得很远。


在一次次磨合和交心的过程中,他逐渐卸下了儿子的防御,温暖了儿子的内心。


当儿子终于愿意敞开心扉同父亲交流,这个家笼罩多年的寒气才算真正被驱散。



而这个发生在影视剧中的父子隔阂,也是不少家庭生活中的现状。


教育部与新华社联合开展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显示,有近80%的孩子最希望“爸爸妈妈能多陪陪我”。


一个五年级学生在问卷上写道:


我宁愿用所有玩具换爸爸陪我踢一次球。


只是,并不是每对父母,都能有陪伴孩子的意识和时间。


从这个调查就能看出,孩子对于父母陪伴的渴求,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出很多。


而这样的陪伴,或许只需要每天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花上半小时和孩子谈心,周末全家一起外出散步、购物。


这些看似平常的陪伴,却让整个家的氛围悄然改变。


之前看过《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有70%的受访者都觉得,现在的自己相比以前,更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北京的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以前总想着赚够钱再陪家人,现在明白,陪伴本身就是最好的投资。


毕竟,世界充满变数,股市起伏不定,房产价值波动。


但有一样东西始终稳定增值——


那就是我们用心经营的家。


真正的“守家”,不是给孩子报最贵的补习班,不是逼孩子去做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


而是让他知道:


无论外面风雨多大,家里永远有盏灯为他亮着,无论在外遇到什么委屈,家里始终有人为他撑腰。


而这样的支撑,将成为一个孩子一生的底气。




林语堂说过一句话,人生的幸福无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年少时曾觉得这有什么难的,长大后才发现,真正能达成这四件事,从来没有那么容易。


这些年,我们总是苦苦向外追寻,去外面寻找太多的投资机会,却忽略了最该用心经营的地方,恰恰是“家”。



如果把人生比作投资,家庭就是那个永远存在的“潜力股”。


它不需要你投入巨额资金,只需要你每天挤出一点时间,和家人通个电话、陪孩子读一读绘本,或是每年组织一次全家旅行,都能让家的氛围变得融洽。


而家和才能万事兴。


这些看似微小的“投入”,会在未来的某天,变成你对抗风雨的底气。


未来五年,也许经济会有波动,行业会有变迁。


与其在名利场追逐不确定的数字,不如守着家里的灯火,多一点耐心和体贴给家人,多一点陪伴和鼓励给亲人。


愿你我在追逐星辰大海时,不忘守护好这个叫作“家”的港湾。


因为这里,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也最不会后悔的投资。


点亮文末右下角的

,这个中秋,愿你也能有家回,有人爱,有所期待。


在平凡的烟火气中,将日子过成彼此最安稳的港湾。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未来   孩子   父母   儿子   父亲   人生   丈夫   在外   妻子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