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这座桥是当年朱敏烈士牺牲的地方”“这块平地是三名干部英勇就义之处”……
8月24日上午,在海曙区横街镇朱敏村,85岁的村民毛岩峰带领记者在村中多个历史点位驻足,将烽火岁月中发生于此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
自2013年横街镇革命史迹陈列馆重修开放以来,毛岩峰便一直担任义务讲解员,一讲就是13个年头。去年,他也因“多年如一日用乡音乡情讲述红色故事”被评为“海曙好人”,成为当地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人物。
毛岩峰。图片均为沈天舟 摄
陈列馆坐落于村庄中心,被民居层层环绕。走进陈列馆大院,一层是村文化礼堂,不少老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拉家常,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楼则是庄严静谧的陈列馆,并不算大的空间里,按照时间顺序陈列着数百张历史照片,静静诉说着四明山地区的革命史迹及发展历程。
在众多史料中,毛岩峰尤为重视三张照片。
第一张是1945年所摄的“鄞慈县党政军总结大会合照”。
“这张照片中有许多为保卫四明山区做出重要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先烈。”毛岩峰说,比如陈爱中、吕云洲等。如今横街镇所辖的爱中村、云洲村、朱敏村等村,正是为纪念这些英烈而命名。
1945年所摄的“鄞慈县党政军总结大会合照”。
第二张是一幅吕云洲烈士的油画肖像。
画中的他身穿新四军军装,手捧红色书籍,目光坚毅、英姿勃发。1945年,时任中共鄞县特派员机关党支部副书记的吕云洲,在敌人加紧对鄞西山区“清乡”“围剿”时牺牲,年仅21岁。
这幅作品出自其外甥袁瑞新之手。2021年,当时80岁的原昆明大学退休副教授袁瑞新创作了这幅油画,并特地从云南赶赴横街,将这幅作品赠予陈列馆,以表达对舅舅深切的怀念与敬仰。
毛岩峰在讲解吕云洲烈士的油画肖像。
第三张照片摄于2019年,记录了朱敏烈士的胞弟前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的场景。
紧挨着的是一张当时的《海曙新闻》报纸,标题《二哥,我们来看你了!》十分醒目;相邻的《宁波日报》则刊登了题为《他们牺牲在黎明前》的文章,无声传递着跨越数十年的哀思与缅怀。
2019年的相关新闻报道。
“朱敏烈士牺牲那年我才九岁,当时‘三五支队’的队员们还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帮着村民一起干农活。”回忆起童年的点滴,毛岩峰感慨颇深,尽管许多历史并非亲见,但通过村民的口耳相传和大量党史资料的查阅,他逐渐拼凑出那段朦胧而壮烈的岁月真相。
如今虽已白发苍苍,但每当讲述起这段历史,毛岩峰依然精神矍铄、语气铿锵。
截至7月底,今年该陈列馆已接待游客近两千人次,而毛岩峰从未缺席任何一批参观者的讲解。他还录制了多段宁波方言版的讲解视频,游客只需扫描展区内的二维码,就能将这段红色记忆“带回家”。
横街镇革命史迹陈列馆。
走出陈列馆,文化礼堂内老人们笑语盈盈,而这岁月静好的背后,正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黎明”。
“烈士们的故事需要一代代传下去,它们是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也是我们朱敏村人立足的根与魂。”毛岩峰说。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编辑 徐雯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