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姨今年65岁了,从年轻时就特别喜欢吃甜食,每天都要来几块糖果或点心解馋。
多年来,她不但没有养成饭后刷牙的习惯,晚上刷牙也常常草草了事,随着年龄增长,她的牙齿问题越来越多,到60岁时已经掉了5颗牙。
赵阿姨一直认为“人老掉牙是正常现象”,直到一天她在手机上刷到一篇文章,说牙齿脱落与寿命有密切关系。
这下可把她吓坏了,一整晚都没睡着,第二天一早就赶紧到社区医院的口腔科挂号。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阿姨,您的牙周状况不太好,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您的全身健康,牙齿健康和寿命确实存在关联,但不是掉牙多就活得短。”
那么,牙齿健康与寿命到底有什么关系?掉牙多的人真的寿命会更短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一讲。
“功能牙”数量和寿命有关?
人们普遍认为牙齿脱落是衰老的“自然规律”,但从医学角度看,年龄增长并不会必然导致牙齿脱落,如果能良好维护口腔健康,老年人完全可以保持大部分牙齿。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74岁老年人的平均存留牙数量从2005年的20.97颗增加到2016年的22.5颗;全口无牙比例从6.8%下降到了4.5%,这说明随着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老年人的牙齿状况正在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8020计划”建议:80岁老人应该至少保有20颗功能牙,这一目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实现。
另外,多项权威研究证实,“功能牙”数量与预期寿命密切相关:
丹麦一项追踪573名70岁老人21年的研究发现:全牙脱落老人的死亡风险比拥有20颗牙的老人高出26%;
瑞士对1万名中老年人的长期调查表明:牙齿健全者的平均寿命比缺牙者长11.7年。
不良的口腔习惯会影响全身健康
权威研究表明,口腔习惯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欧洲临床研究期刊》发表的中国前瞻性慢病研究对50万国人调查发现,经常不刷牙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5%,癌症风险增加9%,肝硬化风险增加25%,慢阻肺风险增加12%。
更令人担忧的是,哈佛大学与中山大学在《Gut》杂志发表的研究通过对15万人进行20多年追踪,揭示了口腔健康与消化道肿瘤的惊人关联。
有牙龈疾病史的人胃癌风险增加52%,食管癌风险增加43%;牙齿脱落两颗以上的人食管癌风险增加42%,胃癌风险增加33%;同时存在牙龈疾病和牙齿脱落的人,胃癌风险更是增加了68%。
口腔健康不良的危害远不止于此,研究表明,它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痴呆风险,导致慢性咽炎,甚至可能使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
如何保护牙齿健康?
保护牙齿健康需要终身坚持的科学方法,根据专家建议,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自测牙齿健康状况
医生介绍了两个简单的方法,帮助我们简单自测一下牙齿的健康状况:
观察牙龈颜色:健康的牙龈应该呈浅粉色,如果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是炎症征兆,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牙周袋,增加牙齿脱落的风险。
检查牙齿表面:如果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可能是浅龋的表现,应该及时就医,否则可能会发展为中龋甚至根尖周病,加速牙齿脱落。
2、不同年龄段,保护牙齿有不同策略
保护牙齿需要从小抓起,终身坚持:
幼儿期防龋齿:控制糖分摄入,及时进行乳牙涂氟处理,六龄齿萌出后做窝沟封闭。
青少年期防蛀牙和智齿问题:出现蛀牙及时治疗,智齿长歪及时评估拔除,牙齿不齐尽早矫正。
中青年重点防牙周病:45岁以上是牙周病高发人群,应该每年定期洗牙1-2次,发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及时就诊。
老年人缺牙及时修复:牙齿脱落应该在3个月内修复,定期口腔检查,牙痛及时就医。
3、平时要有良好的口腔习惯
科学刷牙:每天早晚刷牙,每次至少2分钟,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
辅助清洁工具:使用牙线、牙间刷等清洁牙缝,可以使用漱口水辅助清洁。
健康饮食习惯:减少甜食摄入,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纤维性食物促进自洁。
定期专业护理: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洗牙,及时清除牙结石。
不要小看牙齿问题,多项研究表明牙齿健康与寿命密切相关。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会自测牙齿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才能让您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更新时间:2025-05-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