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上半年面包少卖4个亿,砍掉30%研发费用却盯上了即时配送

桃李面包这家公司,从东北起步,一路做到上市,本来是短保面包的代表,靠着新鲜口感和批发模式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可最近这份2025年半年报一看,情况不太妙。

营收总共26.11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13.55%,净利润2.04亿元,降了29.7%,扣非净利润1.94亿元,也下滑30.03%。

这不是突然的事,从2021年到2024年,营收增速从6.24%降到5.54%,再到1.08%,去年直接负9.93%,净利润更是四年连降,从7.63亿掉到6.4亿、5.74亿、5.22亿。

核心业务面包和糕点卖了25.85亿元,去年同期29.85亿元,直接少4亿元。这块占公司绝大部分收入,下降这么明显,库存还涨了19.42%到85.6万公斤,毛利率掉到22.98%,比之前低4.87%。

消费者现在买东西更挑剔,经济复苏慢,大家对零食早餐支出谨慎。面包这种可替可不替的,需求一弱就露馅了。加上健康风潮刮得猛,低糖低脂高纤维的产品受欢迎,桃李的传统高糖高油短保面包,跟不上节奏,客群慢慢流失。

公司自己也承认,烘焙行业消费结构变了,健康导向成主流。

竞争也越来越狠。短保面包从蓝海变红海,宾堡、曼可顿、盼盼、美焙辰这些品牌都挤进来,市场份额被分走。

街头烘焙店前店后厂模式兴起,全国门店到2025年5月已经33.8万家,新鲜现烤的吸引力大。桃李的市场份额虽说2023年还35%领头,但压力明显。

营收下滑的宏观因素有,消费疲软,需求弹性高,但公司内部问题也摆在那,创新跟不上,产品线单一,中央工厂加批发的模式成本低有性价比,可在巨头环伺下,显出短板。

研发投入这块,桃李一直不算多。

2024年全年2296.84万元,降31.84%,占营收0.38%。上半年继续砍,1066.05万元,降30.81%,只占总营收0.4%。公司说主要是人工费、材料费、折旧减了,但这省钱省到创新上,长远看不划算。

烘焙行业变化快,健康产品迭代需求高,桃李虽推了些新品,像芝士肉松蛋糕、碱水面包丁、蔓越莓葡萄软面包、爆浆牛角面包、拉丝蛋糕,目的是适应消费潮流,保持竞争力,满足多样需求。可这些新品规模小,影响力有限,没能拉动整体营收。

相比销售费用,研发这点钱显得寒酸,销售费用虽也降,但远高于研发,重点还在推销老产品上。

渠道端是另一个痛点,桃李早期靠北方扩张,依赖商超和经销商,现在全国化压力大,传统线下式微。电商低价冲击,社区团购即时优势,商超客流下滑,都削弱竞争力。

经销商总数971家,比去年增119减128,东北269家、华东214家、华北184家,这些前三区域营收最高,却各滑1亿元左右。东北大本营10.44亿元,华东8.45亿元,华北5.94亿元。

公司策略是深耕成熟市场,下沉渠道,挖掘细分潜力,华南核心区优化布局,双轮驱动,西南新疆建网,定制本地产品和服务。但实际效果呢,上半年看,还没止住下滑。

为了破局,桃李开始盯上新零售,尤其是即时配送。

公司在半年报里提,正开发线上专属产品,差异化提升品牌,利用大超市数字资源,探索线下线上融合,加码社区化和即时配送。与平台合作,通过O2O模式、社区团购满足消费者。

这步棋有道理,即时配送能抓住新鲜需求,短保面包保质期3-15天,无添加强调新鲜,正好匹配。但转折来得晚,传统模式依赖惯性大,新渠道占比低,执行起来挑战多。

分析师指出,桃李核心竞争力在规模降成本,但创新乏力,产品单一凸显,转向新零售是求变,可竞争环境已变,烘焙市场规模预计3518亿元,连锁零售增长,桃李模式遇瓶颈。

公司还在挣扎面包大王称号渐远,家族企业显疲态。面包香不香,得看怎么烤。

参考资料

三大核心市场营收下滑 桃李面包遇增长瓶颈 京报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美食   面包   桃李   上半年   费用   模式   公司   需求   产品   净利润   新鲜   华北   双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