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的火药味还未散尽,一则来自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突然表态又让局势出现微妙转折,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
他语气罕见缓和,表示美国可以考虑不执行原定的对华100%加税计划,前提是中国必须取消对稀土出口的新限制,这或许是一次战术性的妥协。
稀土,一向被视作中国手中的战略王牌,如今正成为美方难以承受的软肋,贝森特的喊话,其实是一次被迫的“低头”,预示着这场贸易博弈已从叫嚣走向硬碰硬。
贝森特的表态,出现在美方连番高压之后,显得格外扎眼,就在不久前,特朗普及其顾问团成员,包括共和党参议员万斯、前贸易代表格里尔等人,还在喊出“100%加征中国商品关税”的强硬口号。
格里尔甚至在公开场合指责中国“拒绝沟通”“权力攫取”,试图用舆论塑造中方的“极端立场”,然而,贝森特一转口风,显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现实压力逼出来的退让。
根本问题在于,美国无法承受稀土供应链断裂带来的后果,稀土并不稀有,但稀的是提炼加工技术和产业链完整度,而这正是中国的绝对优势。
以F-35战斗机为例,稀土在其发动机、雷达、导航系统中不可或缺,一旦中方限制出口,美军的关键装备将直接“断料”。
美国国防工业界对此早已发出警告,彭博社援引一位五角大楼高级顾问的话直言:“如果中国真的掐断出口,我们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真空。”
不仅是军工,硅谷的科技公司也在叫苦,稀土在电动汽车电机、风电设备、智能手机和半导体设备中同样是关键原料。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掌握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近九成,一旦供应中断,美国高科技产业链将面临成本飙升、生产延误乃至被国际市场边缘化的风险。
英特尔、特斯拉、苹果等企业已多次通过行业游说团体向政府施压,要求避免与中国发生“过度对抗”。
更大的压力来自美国国内的政治周期,随着大选临近,虽然特朗普阵营继续高举“对华强硬”旗帜,但现实是,加税一旦落实。
势必推高通胀、扰乱就业,选票反而可能流失,共和党内部分裂已初现端倪,部分温和派议员呼吁“务实应对中国”,而不是继续采取“自残式”的对抗策略,在多重压力下,贝森特的“服软”成为一种被动但理性的选择。
中国近期出台的稀土出口新规,是这场博弈中的关键一招,政策明确新增了五种高纯度稀土元素的管控类别,同时加强了对终端用途的审查流程,特别是针对半导体、军工和新能源产业。
中方的立场也非常明确:此举不是“突然袭击”,而是对美方长期以来滥用《芯片法案》、限制中国企业发展的正当回应,这是“精准调节”,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长期以来,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统治力并非偶然,而是战略布局的结果,从储量来看,中国拥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稀土资源,从生产加工看,中国占据了全球稀土分离和提纯市场的90%左右。
美国虽试图重启本土稀土产业,但从开采到提炼,再到环保处理,整个链条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远高于中国,这也意味着,短期内西方几乎没有可替代方案。
中方“不接电话”的做法,也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在贝森特公开喊话之前,美国曾多次试图通过外交渠道与中方对话,但均未得到回应。
从中国的角度看,这种沉默并非“拒绝沟通”,而是策略性的等待,中国并不愿在美方持续施压的情境下仓促出牌,当手里握有一张强有力的王牌时,选择沉稳应对反而能更有效地掌握主动权。
这套组合拳的效果已经显现,美国从一开始的“全线进攻”,逐渐转向“有条件谈判”,反映出中方反制措施的精准和有效。
稀土不仅打断了美方节奏,更重塑了议价格局,这一次,中国不仅仅是在“被动应战”,而是以战略主动牵引局势发展。
贝森特在采访中提到,中美关系“已大幅缓和”,双方或将重启沟通,这种表态看似积极,实则更像是为美方寻找“体面台阶”。
但核心要求,中国取消稀土限制并未改变,对中方来说,这种“缓和”值得警惕,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以拖待变”的策略。
过去几年,美国多次在对华政策上“先软后硬”,从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特朗普,战术在变,但核心目标始终如一: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
因此,中国必须清楚认识到,贝森特的让步只是战术调整,而非战略转向。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这场稀土之争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竞争对手,从“贸易摩擦”到“科技对抗”,再到“供应链安全”,中美互动的重心正在发生变化。
未来的博弈,将不仅仅是关税数字的较量,而是比拼谁能在关键技术、产业链稳定和全球资源配置上更有韧性。
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意味着要继续投入长期建设,不能只依赖稀土这张牌,更要加快半导体、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自主突破。
同时,深化与“全球南方”的合作,拓展更广泛的外贸网络,也是应对美西方围堵的关键一环,国际经济的“去美元化”趋势已初见端倪,中国在其中也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贝森特的喊话,只是这场大国博弈的一个小高潮,从表面看,是一次姿态软化,从深层看,却是一次力量对比的显性转折。
中方之所以能迫使美方调整,是因为在关键节点上展现了足够的战略韧性和手段,这种主动权的获得,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布局的结果。
贝森特的“条件式让步”背后,是美方面对现实压力的一次战术撤退,稀土牌的出手,精准命中美国的痛点,迫使其暂时回到谈判轨道,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进入下半场。
这场博弈的焦点,已从传统贸易摩擦转向更深层的科技、资源与战略安全竞争,在这个新阶段,谁能掌握关键技术、谁能维稳产业链、谁能赢得更多国际伙伴,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中国的任务,不是庆祝一次战术胜利,而是在未来每一次交锋中,都能握紧自己的“王牌”,打出主动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局不在眼前,而在远方。
信息来源:
美财长:对华加征100%关税不一定发生 凤凰卫视 2025-10-14 10:26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