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要求滚出主持界,沦为众矢之的,54岁央视主持董倩做错了什么?

编辑丨A.xk

从“央视名嘴”变为“央视耻辱”,沦为全民公敌。

甚至遭人唾弃,被要求滚出主持,董倩只用了短短几年。

她曾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是央视最会提问的“女记者”,亦是“黄金时段”的收视保证。

可如今,种种不堪的标签,将她狠狠钉在了舆论的耻辱柱上。

这样的命运反转,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唏嘘。

54岁的董倩究竟做错了什么?

01成于嘴,败于嘴

央视主持人这行,向来“金汤匙”。

一个个气质端庄,情商拉满,董倩的温柔、朱广权的幽默、康辉的稳重。

可董倩,不一样,她偏不走寻常路。

风格鲜明,也意味着风险,董倩以“直白”“犀利”“步步紧逼”著称。

有人说她“敢问”有人说她“不近人情”,还有说她“冷漠无情”。

时间回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刚刚从废墟中被救出。

关于他被压在下面的过程,董倩直接提出一连三问。

身体有没有受伤,有没有感到害怕,或者深深的绝望?

此话一出,引发了许多观众的谴责。

认为董倩毫不顾忌孩子刚被解救出来的心理恐慌,以及心理问题,觉得十分残忍。

她的口碑由此渐渐崩塌,不再受人爱戴。

到了2013年,董倩采访了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

“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是不是感觉内心非常纠结?”

短短一句话,让嘉宾一度感到非常尴尬,甚至不知如何作答。

又一次让网友觉得她语言太过于激烈。

可这还没完,董倩在这条不归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2015年,天津发生大爆炸,董倩去采访消防官兵。

一句“如果你出事了,你的父母怎么办?”让消防官兵不知所措。

2019年,四川凉山发生特大火灾,董倩再次出发采访当地消防官兵。

“如果你的队友死了,你会自责吗?”“火那么大,难道你不害怕吗?

一连串直击人心的问题,令消防战士眼眶几度湿润。

那样的噩梦,恐怕没有任何人愿意重温。

而董倩不像是一个主持人,更像是一个站在高地上审判探究别人灵魂的裁判。

更有网友愤怒表示:“他们是英雄不是犯人!这完全是对幸存者的二次伤害。”

的确,她好似在消防战士心口上插刀。

更何况,董倩的表情十分严肃,一点方式都不讲的单刀直入。

几度让网友难以接受,在网上声讨:“董倩滚出主持界!”

然而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董倩并没有“收敛”。

“没人性”的提问,让她被骂滚出主持界

董倩曾说过,做主持人第一要紧的是“真实”。

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可是当这种“真实”成为伤人的利器时,观众就不太喜欢她了。

一系列不堪入耳的言辞,让她备受质疑。

微博上“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下,大家纷纷发泄对董倩的不满。

没有人性、毫无底线,更是成了她再难去掉的标签。

曾经的金牌主持人、央视名嘴,俨然沦为全民的公敌。

那段时间,董倩的事业跌落到了最低谷。

看着网上一片骂声,董倩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对受害者来说是一种残忍。

早在2017年,她就在《懂得》这本书中,写过自己这些年的采访心得。

“我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

短短一行字,道出了职业背后无尽的心酸。

面对别人的痛苦,她又何尝不是感同身受的难过。

可是如果她在感性与理性之间选择了感性,那么观众就看不到最真实的情况。

体会不到事实的残酷,看不到当事人的内心,更无法为此感性。

所以只能由她去做这个“恶人”,只为还原最真实的人性。

即便被人质疑、诋毁,董倩依然保持着一针见血的主持风格。

有人因她一句话而郁结于心,也有人因她一句话感动落泪。

归根结底在于真诚背后是否蕴含着善意。

人们常说要具备“真善美”,真与善并列,讲真话的同时还要记住一句话叫“将心比心”。

没有善良支撑的真实,只能算是满足自身表达欲的傲慢。

而事实也证明,董倩的采访其实是对的。

03感人的“逆行”精神

2019年年底,武汉的新冠疫情全面爆发,一夜间全城沦陷。

当董倩得知这一消息,就第一时间向台里申请奔赴武汉疫情现场。

经过连续六次申请之后,终于在大年初一时得到批准,她直接赶往疫情最前线。

她冒着风险“逆行”的精神,让人敬佩。

当时,董倩采访了负责抗击疫情的张伯礼院士。

在两人面对面采访中,张伯礼不仅被董倩的采访提问所打动。

期间更是数次哽咽道:“从来没人这样问过我,触到我的泪点了。”

试想一下,如果董倩的采访真的是毫无人情味可言的话,又怎么会让张伯礼院士如此感慨呢?

此后,董倩始终奋斗在武汉疫情一线。

她先后采访了张定宇、甘如意等抗疫人士,鼓舞了当时一大批的人。

如此的敬业,如此的直击人心,很难不让人为之动容。

而董倩也在全国先进报道会上被授予时代楷模相关的荣誉。

遥想整整26年的采访生涯中,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没有被世俗和舆论所左右,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就像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基本合格的记者。

技术、业务这些基础都要做好,当然最根本的底色是真诚,是朴素。

为此,著名新闻人怀特曾说:“一个好记者是啄木鸟,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

如果所有的采访都是千篇一律的“赞”,那采访的意义、事实的真相又在何处?

在光环与“骂名”之下,如今54岁的董倩一直都是一个敬业的新闻人,这便是身为一名记者的本能。

参考资料:

爱福清网——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凉山火灾幸存者引争议 董倩个人资料她问了什么

澎湃新闻——从“央视名嘴”到被网友喊话“滚出主持界”:25年零失误的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中国记协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董倩:是每一个人的臂膀托起了抗疫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娱乐   央视   众矢之的   董倩   采访   名嘴   疫情   真实   武汉   闻人   网友   舆论   感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