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才隔了一年,中秋又跟国庆炒上CP了。
8天小长假还有2天就要开启,办公室里的打工人早就按捺不住,偷偷在工位上查攻略、订车票,满心都是放假的期待。
按往年的规矩,这种双节叠加的日子,本该是热热闹闹的消费旺季。
可今年逛了一圈才发现,好多事儿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明明大家还是在花钱。
但偏偏冒出了5个“反常”现象,每一个都让人意外。
以往节前本是白酒消费的旺季,超市、烟酒店的白酒专柜常挤满选购人群,可今年白酒市场却呈现出“跳水式”降价仍卖不动的反常景象。
从市场现象来看,高端白酒价格大幅回落,且库存积压问题突出。
曾长期稳定在2000元左右的茅台散瓶批发价,如今已跌至1740元,价格降幅明显;而五粮液普五更是跌破关键价位,降至899元的历史低价,即便如此,销量依旧低迷。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白酒滞销背后存在三重关键原因。
首先是消费降级带来的市场变化,商务宴请场景较以往明显缩水,即便举办宴请,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高端白酒撑场面,整体消费理念更趋务实。
其次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抵制,90后、00后作为新兴消费主力,对白酒的接受度极低。
一方面,白酒辛辣的口感不符合年轻人对饮品“适口性”的追求。
另一方面,白酒常与传统酒桌文化绑定,年轻人对劝酒、拼酒等氛围普遍抵触,更倾向于选择低度果酒、预调鸡尾酒等口感清爽、消费场景更轻松的饮品。
这直接导致白酒消费群体出现“断层”,市场增量难以拓展。
最后是行业层面的“地震”,当前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从销量来看,啤酒、红酒凭借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多元的消费场景,销量已实现反超,不断挤压白酒的市场空间。
更有行业专家明确预言,未来白酒市场将打破现有格局,逐步形成“三分天下”的态势。
而曾经占据核心地位的高端白酒,其市场份额可能面临“腰斩”的风险,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
不仅白酒市场出现“跳水式”降价仍卖不动的反常情况,婚宴市场的变化同样出人意料。
往年此时,国庆黄金周的婚宴场地早已被提前大半年预订一空,热门酒店更是“一位难求”。
但今年,大量新人选择将婚礼提前至9月举办,国庆期间的婚宴档期反倒出现不少空置,形成鲜明反差。
从多地市场反馈来看,婚宴时间错位的现象十分明显。
在温州,多家以往国庆期间档期紧张的热门酒店,截至节前2天,10月1日至7日的婚宴档期仍有不少空闲,部分酒店甚至整个10月都有可预订的日期。
这种9月扎堆、10月遇冷的情况,与往年国庆婚宴“抢订”的场景截然不同。
但其实,新人选择避开国庆、扎堆9月结婚,背后首要原因是“避峰”经济学的影响。
国庆假期各类消费成本大幅上涨,婚宴相关的酒店场地费、婚庆服务费、跟妆与摄影费用均比平时高出不少。
同时,国庆期间多数人有旅游计划,亲戚朋友可能因出行无法到场,影响婚礼氛围。
选择9月举办婚礼,既能避开成本高峰,降低整体开支,又能将国庆8天长假完整留给蜜月旅行或家庭出游。
兼顾婚礼与休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务实选择。
前面说了白酒卖不动、婚宴往9月扎堆,没想到餐饮业也透着反常。
表面看不少餐馆热热闹闹,可老板们却笑不出来,这“虚假繁荣”的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现在家庭聚餐、朋友小聚的需求挺旺盛,毕竟国庆8天假,大家愿意出来吃吃饭聊聊天,尤其是性价比高的餐馆,特别受欢迎。
可企业的商务宴请却少了很多,以前节前不少公司会订高端餐馆的包间,招待客户或者搞团建,现在这种订单明显减少。
高端餐饮受影响最大,有的高端餐馆客流量比去年少了近一半,“失血”严重。
所以,为了活下去,餐饮业不得不卷起来,价格战打得厉害。
现在不管是连锁餐馆还是街边小店,满减、团购、赠菜成了标配。
成都政府还专门发了餐饮消费券,刺激大家去吃饭,有网友抢到券去吃火锅,算下来花1块钱吃了300多块钱的东西,调侃说“相当于白吃一顿还送底料”。
可老板们也没办法,不搞优惠没人来,搞了优惠又没利润,只能在成本上精打细算。
不光中小餐馆,高端酒店也在转型求生存。
以前高端酒店主要做商务客和高端宴席,现在开始跨界做快餐;星级大厨也放下“身段”,研发平价招牌菜。
所以,餐饮业这看似热闹的景象,背后藏着老板们的无奈。
最后一个反常现象跟大家的菜篮子有关。
往年一到节前必涨价的肉蛋奶,今年价格稳得没动静,反倒是蔬菜价格降了不少,不少人逛菜场的时候都觉得意外。
先说说肉蛋奶的价格,往年国庆前一个月,猪肉价格就开始往上走,毕竟家家户户要囤肉做硬菜,鸡蛋也得备着做点心、煮早餐,可今年完全不一样。
去菜场问了问猪肉价,跟半个月前没差多少,就算是大家爱买的五花肉,也没涨价。
再看鸡蛋,超市里的散装鸡蛋,每斤价格比节前两周还低了一毛钱,盒装鸡蛋更是搞起了促销,买两盒还能减两块钱。
不光猪肉和鸡蛋,牛奶价格也没波动,不管是常温奶还是鲜牛奶,货架上的标价跟平时一模一样,没有因为国庆临近就往上调。
但跟肉蛋奶相反的是蔬菜,往年节前蔬菜价格就算不涨,也得维持原价,今年不少蔬菜价格还跌了。
跟菜场摊主、超市采购聊了聊,才算弄明白缘由。
先说肉蛋奶,主要是供应太充足了。
猪肉方面,这两年养殖户一直在扩产,市面上的生猪数量多了,猪肉供应自然跟得上。
而且进口猪肉也比去年多了不少,进一步补充了市场,之前那些想趁机炒作猪肉价格的资本,见没什么利润空间,也都撤离了,价格自然就稳下来了。
鸡蛋和牛奶也是一样,养殖场的产能稳定,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也就没理由涨。
再看蔬菜降价,一方面是因为消费理性了。
往年大家总爱节前囤菜,觉得节前不囤,节日期间就会涨价,结果囤多了吃不完还浪费。
现在市民都学聪明了,不再盲目囤菜,而是随吃随买,当天吃多少买多少。
需求没那么集中,蔬菜价格也就涨不起来,反而得降价促销加快周转。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民生保障工作做得到位。
为了保证国庆期间大家能买到平价肉,政府提前投放了储备肉,在各大超市和菜场都设了储备肉销售点,价格比普通猪肉还便宜一点,有效稳住了猪肉市场价格。
而且现在冷链物流比以前快多了,外地的蔬菜能更快运到本地市场,减少了中间损耗,也降低了运输成本,加上本地蔬菜正好到了丰收季,供应充足,价格自然就降了。
不少网友都说“终于不用为吃肉发愁,蔬菜还便宜,这国庆菜篮子拎得轻松”。
还有2天国庆就到了,这些反常变化得出一个结论:“理性消费”成了大家的新选择,对商家来说也是个提醒,不能再抱着“节日暴利”的想法了。
不知道你们那边的肉蛋奶和蔬菜价格怎么样?是不是也降价了?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