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加重的人越来越多,医生提醒:秋天再凉,也不要多做4件事

干眼症这几年真是越来越常见了,特别是秋天一来,很多人一到风口就“眼干沙沙”、一眨眼都觉得累。医生提醒,即使秋天再凉,也不要多做以下四件事,不然干眼会越发严重。

下面来聊一聊干眼症为什么秋季加重、老年人为什么特别吃亏、以及这四件事怎么避免。

先说干眼症到底有多普遍。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干眼症在老年群体(60岁以上)中非常高。

比如一项对60岁以上人群的系统综述发现,在中国大陆老年人中,干眼症的患病率大约 34.4%。

国家医学图书馆 另一些研究显示,美国 68 岁以上群体干眼症的发生率也大约 7.8%。

加上其他亚洲国家、欧洲国家,整体趋势是:年龄越大,眼睛的泪液分泌和眼表润滑能力就越弱。

所以,年纪大了,秋天一来气候干燥、风大,这些外部环境就很容易把“干眼隐患”直接拉满。

说完“为什么秋天会加重”和“为什么老年人更脆弱”,下面这四件事经常被无意中做了,却对干眼伤害特别大。

第一件是长时间盯屏不休息。

随着天气转凉,人们室内活动多起来,不是看电视就是用手机或者电脑。

屏幕使人眨眼次数减少,泪膜蒸发加快。

秋天空气干,屋里暖气或空调一开,也让空气更加干燥,这时候如果还长时间盯屏,眼睛没得喘息,就会觉得“刺刺的、粘粘的”,甚至有灼热感。

多个研究里都指出,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越长、眨眼次数越少,是干眼症状最易加剧的因素之一。

而老年人的泪腺功能、本身恢复速度都比年轻人慢,因此这种“盯久屏”的负面影响更显著。

为了保护眼睛,不要连续看屏幕超过 30 分钟没休息,每隔一段时间抬头望远,或者闭眼几秒钟,让眼泪有机会覆盖表面。

第二件是室内空气过干而不调节。

秋天天气外面干,很多人喜欢开暖气或空调用暖风,觉得冷就开,哪怕不开窗通风。

暖风、空调这些会使室内空气湿度大幅下降,泪液中的水分蒸发快。

研究显示,在低湿环境中(一般湿度低于 40%)人眼泪膜破裂时间变短,眼睛表面不稳定,更容易出现干、痛、红等症状。

如果室内没湿度计,也能从感觉来判断:皮肤觉得干、鼻子喉咙干,那空气肯定不湿润。

第三件是忽略眼睑卫生和堵塞性的油脂腺问题。

眼睑边缘有睑板腺,这些腺体负责分泌油脂层,油脂层是泪膜外层的重要一环,要防止泪膜太快蒸发。

但是许多老年人有睑板腺功能下降、腺体分泌油脂变稠或者堵塞的问题。

研究中发现,使用某些眼药水或者外用药物、或者因为面部清洁不及时,眼睑有油脂堆积或被灰尘、皮屑堵塞,这会降低油脂分泌质量,泪膜稳定性就差。

秋天天气凉,油脂液体化差,更容易“凝固”或变稠,这会加重泪膜的蒸发。

第四件是饮食或生活习惯中忽视水分补充与营养支持。

老年人常常觉得喝水多了晚上跑厕所麻烦,就不爱喝水;或者饮食偏重干硬食物,蔬果摄入少,缺少对眼睛有帮助的维生素 A、Omega‑3 脂肪酸等。

泪液的分泌不仅要泪腺干净、睑板腺油脂正常,还要身体内部水分充足、营养足够。

研究指出,在营养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中,含有维生素 A 或 Omega‑3 的膳食能改善泪膜质量。

若饮食中缺乏这类营养,就像“基础没打好”,外部保湿做得再好也不够。

这些事都被很多人忽视,以为只是眼睛累一会儿就好了,殊不知若多做了,干眼症可能慢慢变成“慢性”、“严重型”的问题,甚至影响视力、影响睡眠,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在秋天天气转凉、空气干燥这个大环境里,该怎么避免这四件事,保护眼睛健康呢?

以下几点比较实用。

不要一直盯屏。

每次看手机、电脑最好每 20~30 分钟就休息一下,远眺或者闭眼 10‑15 秒,让眼睛得到恢复。

眨眼要有意识地多眨。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因为眼睛润滑能力降低,眨眼少了泪液覆盖慢。

调节室内湿度。

若用暖气或空调,最好配备一个加湿器,湿度维持在 45‑60% 比较合适。

中午或下午开窗通风一下也好,即使外面稍微冷,短时间通风能换空气、降低室内污染,同时不让眼睛被干空气“毒打”。

室内空气太干,还可以在暖气片上放小水盆,或者使用植物来增加湿度。

注意眼睑清洁。

使用温热毛巾敷眼,每天闭目做眼睑按摩,轻轻清洁眼睑边缘油脂积聚处。

若有睑板腺堵塞,医生可能推荐温敷、睑板腺按摩或机械诱导油脂流出。

不要频繁使用某些刺激性很强的洗面奶到眼睑边缘,也不要让香皂泡沫残留在眼睑边。

饮食和水分要跟上。

每天水喝够,不要等口渴才喝。

饮食中蔬菜水果要丰富,尤其是含有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鸡蛋黄等),Omega‑3 脂肪酸食物如鱼、核桃、亚麻籽等要常有。

避免过多咖啡因或者酒精,因为这些会让身体脱水。

老年人身体代谢慢,肾功能稍弱,对这些刺激性物质敏感更强。

这些对策看起来简单,但效果不小。

有研究在秋冬干眼患者中做了环境干预(控制室内湿度、减少屏幕时间、加强眼睑卫生等),多数人坚持几周后,眼睛的干涩、异物感、刺痛等症状明显减少。

况且,这些方法几乎无成本、几乎无副作用。

在笔者看来,干眼症不能只是等它严重才去看眼科,尤其是年纪大的人一旦眼睛出现干、痒、刺痛、模糊感,就要马上调整这些生活习惯。

你说就算秋天冷风起,也不能让眼睛一直受干燥暴露啊。

只要注意这些细节,眼睛的不适会大大减轻,也可能不会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

总而言之,干眼症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秋天气候特点让它容易加重,不要因为觉得“习惯就行”而忽视这些早期信号。

哪怕觉得只是一阵干,就按照以上避免那四件事的建议做起来,眼睛舒服很多,也能长期保护视力健康。

如果症状持续或者加重,那就应及时看眼科,让专业的医师评估泪液分泌、泪膜状态、睑板腺功能等,必要时做针对治疗,而不是靠自己硬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养生   秋天   医生   眼睛   眼睑   油脂   泪液   老年人   湿度   空气   水分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