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永州是两个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经常因时局变化互换名称,一会儿是永州府,一会儿又是零陵郡,有时两个地名一起用,名曰:永州零陵郡。但不管怎么换名,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始终在零陵一个地方变换,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地二名”。但随着1995年零陵地委改永州市委,将地委行署机关搬迁到冷水滩区后,这两个具有近2000年历史始终在一起抱团取暖的古地区人为被拆散,从此历史再无零陵、永州一地两名。
现在的“零陵”就在零陵区,“永州”就在冷水滩区,冷水滩成为“永州”的代名词。“永州、零陵”成为两个地方各自的名字,以至于从零陵地委搬家开始,围绕着“谁代表永州”展开了长达30年的争论,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零陵地委搬是否对或错暂且不论,但将“零陵”“永州”两个历史古地名人为地拆散,割断了永州历史文化命脉,这个讨论会延续千年,千年以后都有人评说。
一、历史上零陵、永州,两个名字一个地方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零陵县迁至今永州市零陵区,开启了零陵郡治所与零陵县治所同地同城的历史。同时这一年,改零陵郡为永州,这也是永州、零陵一地二名的起始时间,县隶属于州。此后,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将零陵郡(治所处今永州市零陵区)与营阳郡(治所处今永州市道县)合并改置永州总管府。同时,废原零陵、兆阳、观阳(即灌阳)3县,置湘源县(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此时治所在兴安县界首城子山的零陵县存在了713年的历史终结,永州之名始用为行政区域之名。
同时,将泉陵、永昌、祁阳、应阳(即今东安)4县合并,更名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隋大业三年(公元608年),永州总管府复称零陵郡。唐宋时期,永州分为永州和道州,其时州郡并提,永州全称永州零陵郡。元代以后,永州改称永州路、永州府,零陵郡之行政区域名不复存在,只保留零陵县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域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永州专区成立。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称为零陵专区,零陵重新成为州郡级行政区域名称。1982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芝城镇(原属零陵县)升格为县级永州市,零陵县治所由芝城镇(原零陵地区零陵县驻地即今零陵区)迁至冷水滩镇,零陵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域名称都重新一分为二,即今零陵区当时有零陵地名和零陵地区这一州郡级行政区域名。今冷水滩区当时有零陵县行政区域名及其零陵县地名。
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县设立县级冷水滩市。至此,延续了2200多年(按习惯从秦始皇时期算起)的县级行政区域名称零陵消失了。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撤销原县级永州市设永州市芝山区,撤销原县级冷水滩市设永州市冷水滩区。这样,作为地州级行政区域名称的零陵地区名,在延续了2100多年之后消失了。同时,作为一般地名的零陵,在延续了4000多年并六易其地后也消失了。1997年永州市治所迁至冷水滩区。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永州市芝山区更名为永州市零陵区,至此,县级零陵区域名又得以恢复。
二、如今零陵、永州的关系是两个名字襾个地方
从上历史脉胳来看“零陵”与“永州”的关系是两个名字两个地方。我曾经制作了6个视频把零陵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有专家说,零陵就是永州,永州就是零陵,永州和零陵是一个地方两个名字。这句话既对又不对。事实上,零陵和永州也不完全一地两名。比方说,现在人们习惯上只把冷水滩称为永州,零陵就是零陵。所以说,从零陵之名历史演变过程来着,永州与零陵是势不两立的。
比如:隋朝时期“永州总管府”成立后立即把“零陵郡”拿下,贬为“零陵县”;新中国建立后设置“零陵地区”,立马把“永州专署”变成县级“永州镇”和县级“永州市”;后来成立地级“永州市”时,“零陵”这个地级名干脆以“零”就是“0光蛋”、“零陵就是埋死人的地方不吉利”立马被打入冷宫,宁愿用名不见经传的“芝山”设区,也不愿意用有4000年历史的“零陵”作区名。后来,由于民间的呼声和旅游业的兴起,地级永州市府搬至冷水滩区10年以后才恢复“零陵”之名,将“芝山区”撤销设置“零陵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地名的变更以后还会有改变,但是千变万化,零陵这个名字应该保留下来,因为它太古老了,如果从夏代开始算起,零陵比永州要早2400多年,是中国如今仅有的最古老的34个古地名之一。
三、 “冷水滩”是“永州”的代名词
零陵地委、行署机关搬迁到冷水滩后,让零陵、永州本是一地两名变成了两地两名,“永州”和“零陵”这两个名字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了。事实上古代的零陵和永州之称长时间表示的是郡制,与现在地级市相一致。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零陵和永州並非那个县或区独有而是指整个郡或现在的各县的大名称。换句话说对外永州下辖的县区都可以称永州,冷水滩对外称永州虽是天经地义无须争议的,但冷水滩对内也称“永州”是大错特错的。 永州、零陵自隋朝开皇九年以后就是一个地方两名字。改革开放后,永州设了一个县级区“冷水滩”,一些不懂永州历史的永州官场中的“文化人”,就人为地把永州当成“冷水滩”的代名词,好像永州就是冷水滩。比如说把“冷水滩至零陵高速公路”说成是“永零高速”这是完全错误的,应该称“冷零高速公路”。
再比如从四面八方进入冷水滩的国道、省道公路指示牌,硬生生把全国的车主搞成神经错乱!比如,322国道某处指示牌:“距零陵10公里,距永州36公里”,这路牌上的“永州”显然是指“冷水滩”,正确的标注应为“距零陵10公里,距冷水滩36公里”(冷水滩下面一行再标注“永州市人民政府驻地”)才正确。冷水滩被人为地称为永州后,周边县区特别是南六县人去冷水滩,不叫“去冷水滩”而不叫“去永州”。因为线路牌就是那么写的:宁远—永州,新田至永州,蓝山至永州,等等。事实是,“永州”是包括冷水滩、零陵、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宁远、新田、蓝山等十一个县(市)区的永州,不是冷水滩一家独有的“永州”!
有人调侃说,造成今天这个局面都是柳宗元惹的祸!如果没有柳宗元,没有“永州之野产异蛇”这句话,“永州”二字的名声永远不可能盖过“零陵”。再加上建国以后,带“州”的又越来越流行,最终导致在地改市的大潮中“永州”取代了“零陵”。因此,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本身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供指责之处。问题是在于当下,全体永州人都是一家人,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油干,莫争论,特别是零冷两区不要再你往北我就往南,要联合起来往一个方向互相靠拢,共同发展好永州!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