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问“为什么中国比印度穷?”印度网友:这真是一个精彩的问题

印度印度媒体爱搞这种话题,可能是因为国内舆论环境宽松,2023年,印度经济总量3.39万亿美元,超过英国,排世界第五位,这事儿他们吹得挺响。可仔细一看,人均GDP才2410美元,中国那边是1.25万美元,差距不是一般大。人口都差不多,印度14亿,中国14.1亿,为什么结果差这么多?用购买力平价算,中国人均是印度的2.8倍左右,买东西的实际能力更明显。

网友回应挺有意思,一个印度人直接怼回去,说因为有你们这种人,用中国都赶不上的智慧问出这种问题。这话听着解气,也戳中了点子。印度媒体有时爱带节奏,忽略自家问题,总盯着别人家看。

印度独立后,搞计划经济,国大党学苏联那套,国有化一大堆,结果效率低下,贪腐横行。种姓制度还卡在那,底层人机会少,教育医疗跟不上。1991年改革后,开放市场,服务行业起来了,软件外包牛,但制造业弱,基础设施差。公路铁路老旧,电力不稳,工厂建不起来。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后直接冲制造业,建工厂,修路,吸引外资,产业链全。

计算方法上,印度GDP有时水分大,按他们自己的方式算,棚户区都计入房产价值,恒河水瓶装卖也按高价饮品入账。中国用生产法,实打实看产出。美国用支出法,消费为主。印度这个“莫迪法”抬高数字,但实际购买力不行。举个例子,一美元在中国买大米多,在印度少;房子,一线城市贵,小镇便宜,但相同钱在印度买不到等值东西。2023年,印度经济增长7%,但基础薄,穷人多,失业高。

为什么印度追不上?不是战争或灾害,主要结构问题。种姓分层,社会流动差,穷人难翻身。教育普及低,文盲多,技能跟不上。政府补贴多,但效率低,钱没用到刀刃上。中国那边,教育投资大,识字率高,劳动力素质更强。

莫迪上台后,推改革,统一税制,建公路,数字支付普及。可问题根深蒂固,贫富差距大,1%富人占40%财富,底层挣扎。2024年,印度增长8.2%,但预计2025年降到6.5%。中国虽有压力,但底子厚,制造业强,新能源领先。

网友讨论中,有人说印度民主好,但经济差,证明制度不是万能。中国全过程民主,注重结果,投票加执行,民生改善快。两国起点类似,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中国建国,当时人均差不多。现在中国领先,说明路径选择关键。

印度媒体问这问题,可能是自信膨胀,或故意挑事。印度网友清醒的不少,知道自家短板。全球看,印度潜力大,人口红利,年轻劳动力多。但要转化成实力,得改革深水区。

后续2024年莫迪三连任,联盟政府,焦点制造业出口。外资进科技、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电装机500吉瓦。基础设施扩,机场160个,高速公路15万公里。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世界第三,名义第五,约4.19万亿美元。

中国那边继续稳增长,科技自立,消费升级。两国合作空间大,边境虽有摩擦,但贸易稳定。未来,印度若解决内部问题,增速会加快,但比肩中国难,本世纪内理论上不行。

因此,这个问题反讽味重,暴露印度媒体视角窄。网友回应点醒人,别自欺欺人。经济比拼,数据说话,中国领先不是吹。印度有优势,民主多元,文化丰富,但发展需务实。两国都大,合作比对抗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印度   中国   网友   精彩   购买力   制造业   种姓   美元   媒体   民主   国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