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琨这家伙背景不简单,美籍华人,早年从北大电子工程系毕业,又在中科院微电子所拿了硕士。
2005到2010年,他在高通干射频工程师,负责WiFi和蓝牙产品开发,那时候高通在无线通信领域正强势。
2011年,他跳到华为海思,当了十年技术总监,职级升到21级,主导了Hi1101到Hi1105等多款短距互联芯片,这些东西发货量超几十亿颗,用在华为手机、平板上。他还参与IEEE 802.11ax等国际标准制定,拿过海思年度最佳技术奖啥的。
可惜,这人没把这些经验用在正道上,2021年2月从华为离职时,竞业协议还没到期,就开始动歪脑筋。
离职没多久,张琨在南京江北新区注册了尊湃通讯科技公司,注册资本330万,实缴260万,23个股东里,他通过上海琨昊和琨崛两家合伙企业加上个人股份,控制了54%的股权。高榕资本占16.49%,小米旗下的瀚星创业投资占9.82%。
公司主打WiFi 6芯片,正好对上华为的海思强势领域。表面上看,这是正常创业,可背后是系统性的技术窃取。张琨用高薪和股权当饵,从海思挖来2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14人直接卷入案子。
这些人离职前,就开始通过截屏、摘抄代码、拍照等方式,偷走华为的芯片设计文档、测试数据和算法方案。鉴定结果显示,尊湃的芯片有40个技术点跟华为的商业秘密重合度超90%,基本就是照搬。
这帮人分工明确,张琨是主谋,刘某、周某等骨干执行,其他人辅助。偷来的资料涉及WiFi 6的软件、算力、数字、基带、射频和模拟模块,华为为此砸了9亿研发成本,数千工程师几年心血。
尊湃靠这些快速拼出产品原型,2021年5月就完成天使轮近亿融资,高榕领投,江北佳康跟投。2022年5月,又超募Pre-A轮数亿,小米集团、湖杉资本、天际资本、嘉御资本都入局。
公司扩张快,在上海、深圳、苏州设分公司,团队迅速壮大。可这增长是建立在违法基础上的,部分员工还内外勾结,有人甚至改姓来绕过竞业限制。华为内部审计发现异常,离职员工流动频繁,尊湃产品参数跟自家高度相似,2023年底终于报案。
公安部协调下,上海警方和江苏警方联手,2023年底抓获14人,扣了7台存满侵权数据的服务器。调查挖出更多细节,比如刘某、张某某、高某跟华为在职员工屠某某、赵某某串通,偷取保密信息;何某某费劲绕过安全系统。
整个过程暴露了半导体行业人才流动的乱象,不少企业靠挖墙脚快速组队,却忽略商业秘密边界。这不光伤企业,还威胁国家技术安全,毕竟华为的WiFi芯片在全球领先,是突破封锁的关键筹码。
案子拖到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证据链齐全,包括截屏记录、服务器数据和芯片对比。
7月30日,一审判决落地:张琨作为主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成立,判6年徒刑,罚300万,还禁他5年碰芯片行业。刘某等3名骨干判3到5年,罚50到200万;其余10人判1到3年,部分缓刑,总罚1350万。
尊湃公司直接解散,账上9965万现金全冻结,没收上缴国库。投资方血本无归,小米等只能撇清关系,高榕等默默吃亏。
这判决创了半导体刑事案纪录,判刑人数最多,罚款最高。华为内部视之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胜利,继续推进芯片自主。可想想那些涉案员工,本是技术骨干,年薪不低,却为短期利益毁了前程。行业里类似事不是头一遭,人才流动频繁,但底线得守住。
资本也该反思,投前尽调不能只看团队背景,得查技术来源合法性。急功近利帮了窃贼,反倒害了自己。
总的来说,这14人团伙被连根拔起,是法治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严惩。华为损失虽大,但也借此强化了防护。
行业从业者得吸取教训,个人选择关乎长远,别为眼前利益迷眼。科技发展靠集体努力,一人违规可能拖累整个生态。
期待未来,中国半导体能少些这类弯路,多些正向突破,让那些一线工程师的付出真正开花结果。
参考资料
尊湃窃密华为芯片案再曝更多细节 员工以机密作“投名状”加入 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