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至9日,IFA如期在德国柏林举办。作为业界领先的展示和推广创新科技产品的平台,IFA每年都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展示了最新的消费电子产品、技术和趋势。
在 IFA 2025 展会期间,宏碁以 “Shape What’s Next 智启未来” 为主题举办 next@acer 全球发布。此次发布不仅展现宏碁在硬核科技领域的突破,更将“AI 赋能、移动便携、创新融入生活”的核心理念贯穿产品设计全程,为学生、职场人、创作者、玩家等不同人群打造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未来移动生活与高效创作的可能性。
非凡 Go Air 16:轻盈 AI 续航,设备随行,任务不中断
非凡 Go Air 16 作为宏碁轻薄 AI PC 产品代表,将 “移动便携” 与 “AI 实用化” 深度融合。
机身不足 1 公斤,采用航空级镁铝合金材质打造,不仅重量轻盈,还具备出色的抗摔耐磨性能,日常通勤中即便遭遇轻微碰撞,也能有效保护机身内部组件。对于学生党而言,早晨背着它穿梭于教学楼的不同教室,从早八的专业课到下午的实验课,书包里同时装着课本、笔记本和这款电脑,肩膀也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职场人出差时,将其放进随身的电脑手提包,搭配包内的隔层设计,既能避免电脑与充电宝、数据线等配件相互刮擦,又能轻松通过机场安检,无需单独托运。不论是放在电脑手提包亦或是背包中,即使长时间携带该设备,双手与脊背也几乎无负担。
在续航能力上,非凡 Go Air 16是耐力跑强者,能做到长达 13 小时的超长续航,这源于宏碁自研的 AI 智能功耗调节技术 —— 当设备检测到用户处于低负载场景时,会自动降低 CPU 运行频率,将功耗控制在 8W 以下;而切换到视频会议、在线课程等中度负载场景时,又能智能调配资源,确保媒体设备和网络模块稳定运行,不额外消耗过多电量。对学生党而言,电脑实验课上,从上午 9 点开始的编程实践,到中午 12 点的小组数据整理,全程无需匆忙找充电口;职场人户外办公时,在公园的临时工作区或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连续 4-5 小时的跨部门视频会议,设备电量仍能保持客观数字,告别续航焦虑,真正实现“设备随行,任务不中断”。
航海家 X4 14 AI 商用笔记本:AI 安全防护,铸就便携商务标杆
针对商务人士对 “安全与效率” 的核心需求,宏碁精准定位移动办公痛点,推出航海家 X4 14 AI 商用笔记本,这款小巧的AI PC产品以115 TOPS高算力和军规级可靠性震撼上市。
115 TOPS 高算力
以 115 TOPS 高算力成为商务效率的 “加速器”—— 这一算力水平可轻松支撑多任务并行处理。当商务人士同时开启大型 Excel 数据表格、云端文件传输等工作时,设备能快速响应每一步操作,避免因算力不足导致的页面卡顿或加载延迟。在常见的文件传输、数据存储和网络安全方面,这款产品搭配的高速 SSD 存储、加密芯片与高算力协同作用,对于商务办公者而言,其宛如一个穿上“数字防弹衣”的智能信号管家在快速执行任务,能在机场、酒店等多设备共用网络的复杂环境中自动快速传递数据,警惕数据被非法窃取,并且保持多方合作顺畅且高效。
军规级可靠性
航海家 X4 14 AI 依靠军规级可靠性,为商务设备筑起 “安全屏障”。其通过了 MIL-STD-810H 军规测试,涵盖跌落、振动、高低温等 12 项严苛环境考验 —— 比如商务出差时,设备若从 1.2 米高的行李箱滑落,机身强化合金材质能缓冲冲击,保护主板与屏幕不受损;乘坐汽车或高铁时,可抵御持续颠簸震动,确保硬盘接口连接稳固;即便在相对极端的温度环境(零下 10℃或者40 ℃)下,也能稳定运行,不会因极端温度死机或性能骤降。这种全方位的防护能力,让商务人士无需担心出行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彻底摆脱 “设备故障耽误工作” 的顾虑,从硬件层面筑牢移动办公安全防线。
14英寸便携性
在便携性设计上,14 英寸的紧凑机身搭配窄边框屏幕设计,机身宽度仅相当于一本 A5 杂志,放进常规尺寸的商务手提包后,仍能留出空间容纳电源适配器、笔记本与签字笔。这种 “小体积” 的便携特性,让商务人士在差旅途中无需为设备携带费心,随时随地都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真正实现 “办公无边界”。
对常跨国出差的商务人群而言,它既是 “AI 安全卫士”,也是 “便携办公利器”,实现高效工作与安全防护双赢。
Iconia 平板与 amadana 便携屏幕:AI 交互,焕新移动创新生活
宏碁此次发布的 Iconia 平板与 amadana 便携屏幕,以 “AI 交互 + 极致便携” 为核心,为用户打造碎片化场景下的智能生活体验。
Iconia 平板机身厚度仅约 7.8mm,远薄于立起的一元硬币,平板厚度仅为其 1/3 左右,配合 500g 以内的重量与薄款杂志相近的尺寸,日常携带时可轻松塞进背包侧袋或手袋夹层,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也不会给出行增添额外负重。
其搭载的 AI 手势操控与智能交互系统是另一大特色,能针对不同场景优化使用体验:课堂上,老师抬手滑动可切换 PPT,语音指令除标注重点、调字体,还能快速调用批注工具,减少中断以保持教学节奏;旅途中,AI 除按观看记录推影视,还会动态调设备状态 —— 车内光线暗时柔化屏幕亮度,车站嘈杂时增强人声、弱化杂音,保障移动娱乐流畅。
amadana 便携超薄屏幕可折叠收纳,重量仅相当于一本厚笔记本,在外出共享空间或家中,连接设备就能搭建 “移动工作站”。配合宏碁 Connect T36 Wi-Fi 7 路由器的稳定连接,AI 技术优化屏幕显示与网络传输协同性,确保在线设计、视频剪辑时画面无延迟。
Iconia 平板与 amadana 便携屏幕两款产品以 AI 交互拉近科技与生活距离,让学习、娱乐、办公场景自由切换,焕新移动创新生活。
掠夺者系列:AI 高性能,点燃创作与竞技激情
面向追求极致性能的创作者与玩家,宏碁掠夺者系列新品精准洞察两类人群对设备 “高性能 + 强适配” 的核心需求,凭借 AI 高性能、便携设计与创新散热的协同优势,打破传统高性能设备 “笨重卡顿” 的刻板印象,打造高性能移动计算巅峰,为 “创新生活” 注入强劲且持久的动力。以下将从掠夺者・战斧 18P AI 、掠夺者圣盾 7000/5000和暗影骑士 V 16/V 16S产品具体说起。
掠夺者・战斧 18P AI
掠夺者・战斧 18P AI 笔记本作为系列旗舰机型,在硬件配置上堪称 “性能怪兽”—— 至高搭载旗舰级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处理器与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GPU,拥有强大的多线程任务负载和图形处理能力。
当玩家运行 3A 大作时,设备内置的 AI 智能调度系统会实时分析游戏画面复杂度与硬件状态,动态分配 CPU 与 GPU 资源,在场景切换、大规模团战等高光时刻自动提升 GPU 显存利用率与 CPU 运算频率,避免画面掉帧、撕裂,让玩家沉浸流畅游戏世界并精准操控战斗动作;对于创作者,处理 4K 视频多轨道渲染、复杂 3D 建模渲染时,AI 会优化算力输出逻辑,优先调配资源至核心环节,大幅缩短视频导出耗时,让卡顿的 3D 模型实时预览变流畅,使创作者无需在等待中消磨灵感,切实体验 “灵感化行动,所思即所见” 的畅快感,不让创意因设备性能不足被迫等待。
为了让高性能的持续释放,掠夺者・战斧 18P AI 笔记本还在细节上做了针对性优化:针对玩家长时间游戏的需求,键盘配备 RGB 背光与防冲顶设计,支持多级亮度调节,既满足暗光环境下的操作需求,又能通过按键反馈提升操作手感;针对创作者高频使用的设计软件,设备预装专业色彩校准工具,确保屏幕显示的色彩与最终输出效果高度一致,避免因色彩偏差影响创作成果。这种 “性能拉满 + 细节适配” 的设计,让掠夺者・战斧 18P AI 笔记本既能成为玩家征战游戏世界的 “利器”,也能成为创作者实现创意落地的 “伙伴”。
掠夺者圣盾 7000/5000
桌面端的掠夺者圣盾 7000/5000,是宏碁专为硬核玩家打造的高性能台式机,核心配置主打 “强性能 + 稳控温” 双重保障 —— 至高搭载旗舰级 RTX 5090/5080 GPU。
当玩家沉浸在《无畏契约》这类高强度竞技游戏中,双方队伍激烈交火,场面瞬息万变,掠夺者圣盾 7000/5000 稳定输出性能,避免画面卡顿或掉帧,让玩家能精准瞄准对手,迅速完成技能释放与走位,在关键时刻决定战局走向。这一稳定表现得益于 CycloneX 360 散热风扇的创新设计:通过优化风扇结构提升散热效率,配合智能温控调节转速,再加上高效导热管与散热底座的辅助,可有效控制硬件温度,避免高温降频,让玩家长时间组队游戏也能保持设备巅峰状态。
暗影骑士 V 16/V 16S
暗影骑士 V 16/V 16S 笔记本巧妙平衡轻薄与性能,机身轻盈便携,学生从宿舍拎起就能轻松带到电竞社团,不用费力搬运。性能上,玩热门竞技游戏时流畅不卡顿,应对学业中的文档编辑、设计建模等任务也高效,一台设备满足娱乐与学习双重需求,适配学生多样生活场景。
从校园学习、商务出行,到灵感创作、电竞竞技,宏碁 IFA 2025 新品不是孤立设备,而是串联日常场景的 “智能伙伴”,以 AI 打破性能边界,以便携适配多元需求,以创新让科技温暖融入生活。未来,宏碁将继续秉持 “Shape What’s Next 智启未来” 理念,为全球用户打造更懂需求的智能产品,共筑科技与人类协同发展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