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既然摆出了和中国“不死不休”的决战架势,中方为了尽早平息事端,恐怕只能祭出强硬反制措施,让荷兰感受到鸡蛋碰石头带来的痛楚,否则的话,“安世风波”将没完没了。

观察者网报道,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研发中心,受荷兰政府“要挟”,决定自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东莞的安世封装测试工厂供应晶圆。受此影响,安世东莞工厂或不得不延迟对外交付芯片。荷兰自以为拿捏了中国的软肋,实不过自欺欺人而已。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通报,大意是荷兰禁止向安世(中国)供应晶圆,造成了重大消极影响,荷兰应为此承担全部责任。同时中方出于“大局”考虑,于11月1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然而荷兰一意孤行,持续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施加影响。

中方希望停止对企业内部事务干涉,找寻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办法。同时,中方将采取措施坚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稳定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中方的发言掷地有声,如果荷兰及其幕后支持者依旧装聋作哑,继续升级事态,那就别怪中方手下不留情了。要知道,晶圆来源多样化,除荷兰方面能够满足安世东莞厂的需求外,中方还能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新洁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和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货,让安世的生产不受影响。

之所以按表不发,无非等待荷兰政府主动寻求谈判,但现在看来,中国的善意被忽略了,荷兰不撞南墙不回头,中方只能选择对手听得懂的语言,让荷兰为自己的劫掠行为付出代价。预测一下中荷接下来的斗争态势吧。
其一、安世中国与安世荷兰彻底斩断联系,荷兰失去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安世位于荷兰的研发中心将被迫“独立”,成为荷兰国家资产的“一部分”;安世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将不再接受荷兰方面的任何指导。同时作为对荷兰激进行为的惩罚,中方可能冻结部分荷兰在华资产,让荷兰“补偿”中国的利益损失。

其二、中国本土晶圆厂迅速填补荷兰晶圆厂撤离遗留的市场空白。
须知,安世半导体每年的业务营收超过百亿人民币,其生产的车规级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现在荷兰“退出”,中方正好填补,让本土企业生产的晶圆成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汽车行车安全的基石,想象这个局面是荷兰政府最不想看到的。
其三、中国或调查部分荷兰在华企业。
和这些“披着文明外衣”的“海盗”国家打交道,猎枪就是最好的传话筒。荷兰执意“国有化”安世在荷兰的研发中心,作为对等反制,中国调查ASML等荷兰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售后维修中心也该提上日程。唯有如此,荷兰政府才会感受到压力。

安世事件发展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地步,也在一定程度契合“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如果中国不具备独立研发、设计、生产车规级芯片之资格,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晶圆之能力,或许今天真就被荷兰政府拿捏得死死的。好在中国提前完成了战力储备,不会让荷兰“得不到就亲手毁掉”的闹剧发生。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