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恒瑞?业绩大增3100%,全球唯一技术,捅破创新药天花板


中国药企行业闯进“一匹黑马”!


10月26日晚,百利天恒交出了第三季度“成绩单”。


其单季营收冲到了快19亿,增速超16倍;盈利也不含糊,净利润达6亿多。



而就在上个月,百利天恒又申请了H股上市,并成功通过聆讯。


要知道,这家公司登陆A股的时间还不足3年。


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数据那叫一个惨淡,营业收入仅1.71亿元,直接暴跌96.92%。


更让人奇怪的是,它的股价不降反升,到现在354元/每股,是2023年上市时的10倍以上。


市值也已逼近1500亿大关,其创始人朱义更是成功登上“四川首富”宝座。


从百亿到千亿市值的跨越,百利天恒仅用两年便完成了,这一惊人飞跃的背后,究竟做对了什么?



百利天恒今日的发展与朱义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朱义并无纯粹的医药背景。


朱义是四川人,大学读的是无线电专业,硕士又转向生物物理,并在毕业后投身于科研工作。


那时的朱义,对研发药物有着极大的渴望,现实却给他致命一击,没有资金,研究药物就是天方夜谭,他意识到资金的重要性。


于是,1996年,他怀着对原创药的理想成立了百利药业。



他选择从零开始,没有产品,他就从某家药厂买回一种抗病毒药作为品种,以此进行生产。


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百利药业的首个产品——新博林成功投产。


上市后,该药很快获得了市场认可,迅速创造了200万元的销售额,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


同时,朱义却从未忘记研发新药的理想。


2006年,公司刚略有起色,朱义就组建了研发团队,成立天恒药业。


但当时天恒选择做的仿制药,并未做原创创新药。


直到2011年,国内多家药企投入到创新药物当中,朱义也毅然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原创药物。


朱义从踏上原创药的这条路,他就知道这注定是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但他自己也说,做原创药就得面对国际巨头迎难而上。



从2014年起,他将前期经营仿制药所获得的利润,几乎全部投入到创新药物的研发中。


为了确保研发的顺利进行,朱义亲自参与科研方向的制定,定期与研发团队交流,关注试验当中的每个细节。


正是这种敢于倾尽所有、坚持长期投入的决心,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有了研发团队和对应战略,当其他药企对自主研发缺乏信心的时候,朱义却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他的抗体及ADC产品,都是自己研发。


当别人卷起ADC靶点时,朱义选择了最困难的双抗ADC领域,那可是所有人都不敢尝试的领域,当时大家都觉得他疯了,觉得不可能成功的。


尽管不被看好,朱义偏偏他就成功了,2018年,在朱义的带领下,其团队首款原创药物SI-B001问世。


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又将BL-B01D1推向临床阶段。



而BL-B01D1在今年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带来更大震撼的成果,就是数位晚期癌症患者,在接受其联合治疗后,经评估客观缓解率(ORR)达到100%。


这款药物令人震惊的点在于,其不仅仅突破技术上的难关,而且解决了耐药性问题。


对那些已经无药可用的耐药患者,它能将肿瘤控制时间延长至12.5个月,这是目前同类药物里的最好成绩。


这意味着,对于许多原本使用现有药物约一年便会失效的患者,BL-B01D1将其有效治疗时间延长了近一倍。


这也为患者更长时间地控制病情、争取后续治疗机会,赢得了宝贵的窗口期。



要知道过去,用得起药和无药可用都是患者面临的最大难题。


当国外已经用起了靶向药时,我们中国的患者却还在等仿制药的道路上,最后只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患者逐渐离去。


要么就是背负着“吃药吃垮家”的沉重压力,自费购买天价进口药。


那种有药却买不到,买不起的无力感,是深埋于一代人记忆中的创伤。


而今天,BL-B01D1的出现让中国癌症病患看到一个希望。



不过,对无数盼药的患者来说,再好的药,若不能真正走进医院、让普通家庭用得上、用得起,对翘首以盼的患者而言,就仍是一个遥远的希望。


好在,希望正在慢慢变为现实。


今年8月,针对复发鼻咽癌的BL-B01D1已正式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这意味着进展顺利的话,部分患者有望在2026年用上新药。



尽管优先审评的是其鼻咽癌适应症,但其他适应症也在积极推进临床研究。


然而,患者关心的价格,目前还没有定数。


但根据以往的治疗肺癌的某款ADC药物,虽说上市初期的治疗费高达50万元,但最终纳入医保后,降至每年10万元左右。


虽然BL-B01D1是中国本土研发的,成本会低于进口药,但BL-B01D1未完成完整的研发,在未来的3年将面临近50亿的资金缺口。


新药上市初期必然要通过定价回收成本,短期内想做到“人人用得起”并不现实。


长期以来,抗癌新药进入市场后,通常会经历一个固定流程。


先以较高价格面市,最后进入医保目录范围,实现价格下降,让更多患者能用上。


此外,百利天恒此前从未独立商业化过创新药,如何快速铺进全国医院、让偏远地区患者也能买到,也是不小的考验。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持续关注药监部门的审批进展,一旦上市可及时咨询主治医生,看是否符合用药条件。


尽管前路仍有挑战待解,对于企业来说,研发一款创新药就是需要不断地资金投入。


如果百利天恒能够成功在香港H股上市,也就意味着其走向了国际化道路,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对于患者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BL-B01D1的后续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让更多中国患者早日受益。



以前,我们是抗癌药研发的“跟跑者”,到今天我们凭借BL-B01D1“领跑者”。


这十几年的变化,打破了“中国只能仿药”的偏见,证明我们能做出全球顶尖的原创药。


当然,我们也得清醒,BL-B01D1不是“万能神药”,上市初期的价格与可及性仍有挑战,未来还要面对赛道内卷的考验。


没有人能够保证一定会成功,但这本来就是一场博弈。


或许用不了太久,当患者再问“有药吗?贵吗?”,得到的会是更肯定的答案。


而这,正是中国创新药最动人的意义所在。


-END-


参考资料:

1.经济观察报:《100%缩瘤率,中国新药全球封神,百利天恒叩响MNC之门》

2.21世纪商业:《四川首富做抗癌药,狂揽75亿》

3.中国经营报:《百利天恒朱义:扎根中国,走向世界,成为MNC》

作者:清风伊人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财经   天花板   业绩   全球   技术   患者   药物   中国   新药   团队   时间   抗癌药   资金   鼻咽癌   适应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