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惊人相似!从康熙收台的战略棋局,看如今两岸统一进程更清晰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长王毅在公开场合的一句话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台湾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的台湾省”。这句话不光掷地有声,更像是丢下一枚信号弹,点燃了关于两岸统一的新一轮舆论热潮。

有人说,这句话背后藏着大陆对台政策的新节奏。但其实,历史早就演过一遍了。

三百多年前的康熙皇帝,在面对郑氏政权割据台湾时,走的每一步棋,都像是今天局势的镜像。

只是换了时代,换了语境,棋盘没变,目标也从没变。那么,康熙是怎么一步步收复台湾的?又能给今天的两岸带来什么启发?

第一步棋:仁至义尽的“招抚”与坚定不移的“和统”努力

当年清廷刚刚结束战乱,国力还在恢复,水师薄弱,想跨海打仗简直是烧钱烧命。康熙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没急着动刀子,而是先伸台湾郑氏伸出橄榄枝。

康熙派人去劝郑经,开出的条件很体面,不仅封他高官厚禄,还许他“八闽王”的尊号。

这在当时绝对算是诚意满满。郑经一开始也心动了,但后来三藩之乱爆发,他觉得清廷内乱是个机会,于是开始漫天要价,提出要仿照朝鲜那样保持“自治”,只是清朝是宗藩关系。

甚至索要银两和岛屿。这已经不只是谈条件,而是挑战底线。

康熙一看,火气也上来了,当场驳斥:“朝鲜是外国,郑经是中国人,怎么能相提并论?”谈判至此破裂。

这场“招抚”看似失败,实则是康熙对全国人民、对历史交代了一份和平诚意。他想用最小的代价完成统一。

跳到今天,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何尝不是这套逻辑?

从1949年之后,大陆政府从未放弃和平统一的努力。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甚至通过秘密渠道与蒋经国沟通。当时距离两岸统一只差临门一脚。大陆释放了巨大的善意,可惜随着民进党上台,一切变了味。

李登辉开启“渐进式台独”,陈水扁、蔡英文再到现任赖清德,一步步把台湾推向对抗的方向。

大陆一再呼吁重启对话,强调只要承认一个中国,谈什么都行。但民进党当局却选择不断踩线,挑战底线。

从康熙到今天,北京始终坚持一个态度:和平是首选,但不是唯一选项。误判形势,终究会把路越走越窄。

第二步棋:从“海上封锁”到“综合施策”,削弱“割据”基础

康熙的第二步棋,是让台湾割据政权“饿肚子”。他搞了个“迁界禁海”,虽然苦了沿海百姓,但成功切断了郑氏集团的物资来源。

没有补给、没有贸易,台湾内部很快开始吃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军队的士气也在下滑。

更妙的是,康熙还不忘搞心理战。他让施琅等人在岛内散发《平海咨文》,大讲清廷富庶稳定,郑氏政权内斗腐败。这些宣传材料在岛内广泛流传,动摇了不少人的心思。

这招“攻心为上”,今天依然是大陆的重要手段。而且,比起当年,今天的“综合施策”更有深度,也更有力度。

首先看经济。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台湾的吸引力根本挡不住。两岸年贸易额动辄上千亿美元,台湾对大陆长期顺差,台商、台生在大陆扎根发展,已经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民进党想让台湾和大陆脱钩?那得先问问岛内的工商界答不答应。

法律上,《反分裂国家法》早就把红线画清楚了:搞“台独”,就等于触法。军事上,解放军舰机常态化巡航台海,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不光是展示实力,更是维稳的一种方式。

舆论层面,大陆不光在央视说,在海外社交平台也说,曝光“台独”的真面目,争取岛内同胞的认同。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民进党想搞“台独”,难上加难。

康熙的“困台”策略,是物质封锁加心理战;今天的大陆,则是经济融合加国际围堵,再加法律震慑和军事威慑。这盘棋,现在显然比三百年前复杂得多,但目标一致:让“台独”没有土壤可生。

第三步棋:“万事俱备”的武力后盾与最终选项的清晰

康熙的最后一招,是下定决心动真格。

1683年,施琅率领大军从福建出发,直扑澎湖。郑军疲软不堪,一仗下来就缴械投降,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这一战,康熙准备了将近二十年,才敢动手。一旦动手,就要一战定乾坤。

今天的大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清廷。几十年国防建设,让中国拥有了一支现代化军队。特别是海军,舰船规模、远洋能力、导弹技术都处于世界前列。南海、东海、台海,解放军的存在感从未缺席。

但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强,而是有没有决心。从官方表态看,北京始终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这句话的对象很明确:不是台湾百姓,而是那些执意搞分裂的“台独”势力,以及妄图插手的外部力量。

王毅在2025年重申“台湾是中国的台湾省”,已经不只是外交语言,更像是一次战略宣示。既然岛内的“台独分子”不想要一国两制,那索性就一国一制。

统一的路线图从未公布,但“最终选项”的准备从未停止。大陆始终掌握主动,无论是经济、舆论还是军事,全部都在升级。民进党当局若继续执迷不悟,恐怕结局会比当年的郑氏政权还惨。

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统一前景愈发清晰

从康熙的三步棋,到今天大陆的对台方略,历史的回声越来越响。无论是“先礼后兵”的耐心,还是“多线出击”的策略,还是“准备出手”的警告,逻辑一脉相承,目标始终如一。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远超当年,手里的牌更多、底气更足。台湾问题从来不是“是否统一”的问题,而是“何时、怎样统一”的问题。

康熙当年没有被郑经唬住,今天的中国,也不会被任何“台独”言论所动摇。该讲理的时候讲理,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统一,是历史的归宿,也是现实的必然。那一天,正在一步步逼近。

信息来源:王毅: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央广网2025-03-07 17:0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历史   棋局   康熙   两岸   进程   惊人   战略   台湾   大陆   台独   中国   岛内   民进党   台湾省   清廷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