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倩倩、通讯员马玉婷)近日热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中,女英雄朱枫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传奇女性的人生转折,与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曾在江汉区联保里,踏上从文化救亡到隐蔽战线的革命道路。
联保里16号,位于江汉区江汉路附近。1938年,正是在这里,朱枫走进了新知书店(后与其他两家合并为三联书店),投身抗日文化救亡的洪流。
据南京作家冯亦同撰写的《朱枫传》记载,抗战风云迭起,抗战时期,因战乱辗转,身怀六甲的朱枫离乡背井,自镇海一路跋涉至战时首都武汉。受亲人影响,朱枫在武汉进入新知书店工作,参与我党文化事业。其间,她不仅与朱晓光结为连理,更在书店经营陷入困境时,毅然变卖珍贵首饰,将所得五百大洋悉数捐赠。这笔钱相当于书店初创时的总资本,可谓雪中送炭。后来,她甚至当掉祖传的三克拉钻戒,以解采购资金之困。此类“毁家纾难”之举,在她的一生中屡见不鲜。
老共产党员徐雪寒曾在回忆文章中佐证了这段历史,他写道:“她虽然满面风尘,像一个中年世俗妇女,但眉宇间有英秀之气,看去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特别提到,朱枫的捐赠实为对党的出版事业的无偿奉献,“大大鼓舞了我们在艰苦生活中坚持工作的士气”。
武汉沦陷前,朱枫撤往湘西,后转赴浙江,继续为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倾力相助,并向其少年团捐赠衣物、布匹与蚊帐等紧缺物资,拳拳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上世纪30年代,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上海创立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其中生活书店于1937年底迁往武汉交通路。
而距离联保里不远的交通路,更是抗战初期全国文化抗战的中心。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这里几乎每家书店都在编辑出售抗战书刊,《抗战文艺》《战地》等一大批进步刊物在此诞生。
如今,原联保里16号、交通路均已融入江汉路步行街区,旧时书店多已不在,但文化的根脉从未断绝。2021年,江汉区在此引进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华中首店,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次“文化的回归”。从朱枫的义举到三联的归来,一段被岁月尘封的红色记忆,在今天的武汉续写新篇。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