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暑去凉来,万物始收。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这正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的时节。立秋不仅是一年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降雨逐渐减少的节气,同时也是气候由热转凉、自然界开始收敛的关键时期。
01
养生有道:祛暑润燥,调和气机
立秋处于夏秋交替之际,气候由湿热转为干热,人体需同时应对尚未完全消退的暑热与逐渐显现的秋燥。一方面,立秋后白天高温未退,暑气未消,人体易出汗、耗气伤津,此时仍需适当祛暑降温,以防中暑或热邪内侵。另一方面,随着秋意渐浓,空气湿度降低,气候转燥,人体易现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咽喉不适等“秋燥”之象,甚则伤及肺脏,因此滋阴润燥成为养生重点。由此,唯有祛暑与润燥并重,才能助身体平稳过渡。
▲推荐项目:平衡祛暑与润燥
平衡祛暑与润燥是立秋时节“顺应天时,调和阴阳”的重点。情绪上,应保持心境平和,避免因秋燥扰动心神而引发烦躁或焦虑,可通过静坐冥想、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宁心安神,调和情志。环境方面,白天暑热未消,可适当使用空调或风扇以祛暑降温;夜晚气温转凉,则需及时增添衣物,固护阳气,避免受凉。此外,可借助加湿器或室内放置水盆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缓解秋燥对肺津的耗伤。
02
饮食有节:滋阴润肺,健脾祛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秋燥渐起,人体处于由夏入秋的过渡阶段,脾胃功能易受外邪侵扰,常现口干咽燥、食欲减退、皮肤干燥等症。此时饮食调养可通过合理搭配,达到滋阴润肺、健脾益胃、调和阴阳之效,从而增强机体在季节交替中的适应与平衡能力。在具体选择上,宜多食梨、百合、银耳、芝麻、蜂蜜等滋阴润燥之品,既可缓解秋燥对肺胃津液的耗伤,又能滋养五脏,使身体得以润泽。同时,亦应适量摄入绿豆、冬瓜、苦瓜等清热解暑之材,以助清除体内余热,防止暑邪滞留。
▲推荐饮食:百合莲子羹
将干银耳(3朵)、干百合(20克)、干莲子适量、枸杞少许、冰糖(30克)等材料用清水洗净,银耳、百合、莲子提前泡发,放入砂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待银耳出胶、莲子软糯时,加入冰糖和红枣(若使用),继续炖10分钟,最后撒入枸杞,关火焖5分钟即可。百合莲子羹具有润肺止咳、滋阴安神,适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失眠等症状。
03
起居有常:秋凉渐起,肺卫当护
立秋时节,白昼暑热未消,应避烈日暴晒,以防暑热耗气伤津;夜来秋凉渐起,需及时添衣护体,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忌冷风直吹,以防寒邪侵袭,损伤肺卫之气。汗出之后,当速拭干更衣,避湿邪与寒气乘虚而入。午后(11:00-13:00)心经当令,宜小憩片刻,以养心气,调和情志;晚间(19:00-21:00)肺经旺盛,此时宜静心安神,忌剧烈劳作,以助肺气宣降,润养津液。作息当早睡早起,顺应秋气收敛之性,使精神内守,气机畅达。
▲推荐项目:早卧早起,情志调和
立秋起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顺应秋气收敛之性,帮助肺气舒展,养阴护津,切忌熬夜耗伤阴液。一般建议亥时(21:00-23:00)入眠,卯时(5:00-7:00)起床,以合天地阴阳之序,使精神内守,气机畅达。情志调养方面,宜心平气和,神气内收,遇事从容,避免忧思恼怒,以养肺气、防秋燥。
04
锻炼有术:缩身拱背式
立秋七月节,运主太阴四气,时配足少阳胆相火。根据这一特点,立秋锻炼特别推荐明代署名铁峰居士所撰的《保生心鉴》中的立秋节气坐功导引法。
▲动作详解
每天1-5点丑寅时,盘腿正坐,两手托脚,缩起身体,闭气,身体往上拉伸,拉伸足少阳胆经。做7-8次,然后叩齿、吐纳、咽漱。
可以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治疗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颌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马刀侠瘿,结核。
05
防治有法:滋阴润燥、健脾益肺
立秋初至,暑气未消,燥气渐起,人体易咽干咳嗽、脾胃虚弱。此时当以养肺滋阴、健脾益气为要,循经点穴助身心如秋叶渐收般平和舒展:
① 尺泽穴
手太阴肺经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拇指深按揉动4分钟,或沿经络拍打至酸胀,清肺热、润咽喉,若秋雨洗尘,缓干咳咽痒。
②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合穴,犊鼻下3寸(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掌心搓热后顺时针摩揉5分钟,或艾灸10分钟,健脾胃、助运化,似金风拂稻,养后天以润秋燥。
③ 列缺穴
手太阴肺经络穴,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食指指腹点按旋转3分钟,或弹拨经络至发热,宣肺气、通鼻窍,若晨露凝枝,解鼻塞咳嗽、头痛胸闷。
凉风有信,白露初零,借天时以养肺金。揉尺泽如收夏热,抚足三里若蓄秋实,点列缺似理肺络。顺应"收而不伤"之道,养一季肺气清、脾胃健,静候丰收满仓。
立秋养生,顺时调护
愿君秋安
收获健康与顺遂
下期养生妙招再会~
本文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