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贸易战升级,特朗普访印行程或告吹, 港媒直言:中国坐收红利

8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印度发出升级警告,印度不仅面临25%的惩罚性关税,特朗普更在CNBC记者采访中进一步威胁“24小时内将进一步加税”,甚至放话针对印药品关税可能逐步调高到250%,且“没有谈判余地”。其理由直指印度“大量购买俄石油并转售牟利”,批评印度“不在乎乌克兰人的生命”。

几小时后,印度纺织、医药、机械板块市值蒸发30亿美元。然而就在3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还宣称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基本已定”,对欧盟、日韩等国的税率定为15%,印度25%,缅甸、老挝定为40%。今年初,美印关系还笼罩在乐观氛围中。2月莫迪访美时,双方曾高调宣布“2030年双边贸易达5000亿美元”的目标,印度承诺采购25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以此平衡贸易逆差。然而谈判很快陷入死局:首先印度拒绝向美国农产品开放市场,坚持保护国内中小农户,而特朗普团队将此视为“诚意测试”,要求全面让步。

其次,印度误以为美国会迁就其立场,甚至在7月要求美国取消4月宣布的10%平均关税;而特朗普则坚持需要“引人注目的成果”,例如韩国为换取15%税率承诺的3500亿美元投资和能源进口。当白宫在8月初直接挂出征税公告时,一名参与谈判的印度官员坦言:“我们低估了美国的强硬,也高估了自己的筹码。”

这场贸易冲突迅速外溢至地缘政治领域。据香港《南华早报》6日披露,特朗普原计划借9月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访问印度,但白宫已暗示:若没有贸易协定作为“伴手礼”,此行可能取消。QUAD本是美国“印太战略”抗衡中国的核心机制,如今却因关税争端蒙上阴影。前白宫南亚事务高官柯蒂斯警告:“特朗普对贸易平衡的狭隘关注,忽视了更宏大的地缘格局……这显然对中国是一次胜利。”加上特朗普反复公开施压,让印度总理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下难以让步。就在美印角力之际,中印关系悄然转向。尽管边境争议未解,双方近期动作频频:6月印度防长辛格、7月外长苏杰生先后访华,均为五年来首次。

两国达成恢复直航、放宽中企投资审查等共识,印度智库更提议松动对华贸易限制。另外印度93%的电动汽车稀土磁铁、45%仿制药原料依赖中国供应链。当美国关税重创印度IT和纺织业时,中印874亿美元贸易额成为缓冲垫。澳洲洛伊研究所研究员巴诺点破关键:“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姿态,意外加速了印度对华务实策略——莫迪需要向华盛顿证明,印度仍有其他选择。”

这场冲突的深层矛盾远超贸易数字。一方面,美国要求印度在军事上配合“遏华”,却在经济上剥夺其发展自主权。印度若接受美国农产品倾销,将冲击5亿农民生计,动摇莫迪执政根基。另一方面,特朗普抨击印度买俄油,但印度正是因美国主导的“能源换关税”协议(采购高价美国液化气)导致国内能源成本飙升23%,才转向俄罗斯折扣原油。

当特朗普的关税重锤砸向印度,莫迪转身向北京递出橄榄枝;当QUAD峰会因一场贸易争端蒙上阴影,中国与东南亚的RCEP合作却稳步推进。《南华早报》的预言正在应验:美印交恶之际,中国已在印太博弈中“坐收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红利   中国   贸易战   印度   美国   关税   贸易   美元   南华   白宫   地缘   洛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