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赚不到钱,游客花不起钱,谁偷走了中国旅游的灵魂?

中国的景区越来越多,游客却越来越少!

前几年往往一到假期,国内必然引起旅游热潮,无论是哪个景区都是人挤人,一眼所望之处全是人头,但今年,情况不一样了。

年轻人开始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彻底击垮了不少旅游景区。

出去旅游不住酒店住帐篷,不去饭店吃饭吃自带的泡面,景区太贵就去免费的...

为什么年轻人纷纷远离了传统的旅游方式,选择了近乎野外生存般的旅游呢?

那些不被年轻人光临的景区能活下去吗?又要如何开启逆袭之路?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一下旅游行业目前的现状。

景区越多越不赚钱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A级景区总数已突破1.65万家,比2019年多出了近3300家,但是景区的增加,并不代表收益增加。

整体收益从2019年的5065亿元到2024年的4814亿元,亏损幅度较大,当然有盈利的景区,也只有不到5%。

为什么会出现景区不赚钱的局面呢?很大程度上在于景区的盲目扩张和反复建设。

当我们准备旅游作攻略时,就会发现很多类似景区,统一的仿古建筑、搭建的人工小桥、搭配上流水小溪,这些景区跟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毫无创新,也忽略了景区的本质是为了传播文化。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用张家界的大雍古城举例,这个项目投资了24亿,总占地面积325亩,但它从2021年6月开业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截止到2024年底,4年累计亏损10.8亿元。

张家界的大雍古城在最初的规划中,是为了传播土家族文化,保留明清建筑文化遗产,为了促进张家界经济增长和提高文化软实力。

在尚未开园前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引起了很大反响,大众都表示很期待,但在景区开业后,前来游玩的游客没有找到它的亮点,也不知道文化重点在哪里,反而觉得这是一个空洞的景区模型。

原本很好的文化遗留地,被高度开发后变得商业感十足,除了大雍古城,还有杭州的兰里景区,投入了200亿,但在开业不到一年,就人去楼空。

兰里景区在规划初期,是要建设一个融合了江南水乡、高端度假酒店和文化街区的高端项目,但它融合了太多元素,反而失去了本身原有的“味道”,导致景区重点不突出,亮点不够抓眼,留下的记忆点也不深刻。

如果后面的景区不吸取经验教训,依旧没有创新和亮点,还是依靠老旧的商业化模式,建再多的景区也吸引不到游客,反而白白浪费了投入资金,还占了土地面积。

为什么会逃离传统景区

景区失去游客的原因,除了主要建筑类似和没有特色外,还有一点就是当前的旅游群体是年轻人。

年轻人对旅游的需求早已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们会选择传统的景区和酒店当旅游首选,如今的他们,更喜欢自驾游、露营、户外探险等自由且低成本的游玩方式。

当年轻人好不容易迎来假期,要好好出去游玩放松时,比如到了武汉的黄鹤楼,门票80多,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安装了电梯的仿古建筑,原本课文里的感觉全无,进去后除了人多,就是拍照打卡,毫无历史感可言!

还有一个景点也是商业化重灾区,那就是各地的古镇,对外宣传特色明显,亮点更是勾人,当到达地方后就会发现,宣传中的风景只是一个小角落,除了满街的商贩,看不到一点文化价值和历史。

其实以上原因都是次要元素,还有一个重点原因,就是随着假期旅游人数增多,部分景区不仅没有提高服务质量,反而选择涨价收割,酒店价格一涨再涨,饭店更是菜价惊人。

这也是现在年轻人不愿去景区的原因,他们宁愿选择自带泡面去城市绿地、公园、免费博物馆等地方游玩,而不愿再去当韭菜被一茬一茬的割掉。

景区的出路在哪里

尽管现在大部分景区处于困境,但并非所有景区都如此,有部分景区凭借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真诚的服务,依旧赢得了游客青睐。

想要抓住游客流量,就要实现景区的体验+文化双层叠加。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洛阳的龙潭大峡谷,一个非常成功的逆袭案例,当它抛弃了以往的豪华建筑和高价门票后,采取了高性价比产品,比如矿泉水卖2块,老冰棍1块,切块西瓜4元一盒等,要知道这可是在景区,这个价格充满诱惑力。

也是它价格调整这一个小动作,不仅让游客感受到物有所值,也成功赢得了回头客和忠诚度,他们用价格透明、服务到位的方式,让游客体验到了浓浓的人情味,也是这种真诚经营,成功扭转了景区的困境。

像神农架的野人表演,就给游客带来了很新奇的体验感,尤其是野人们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表演,不仅能与游客互动,还营造出回归自然的感觉。

当然开封的万岁山武侠城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实景演出和参与式体验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比如王婆说媒,通过现场相亲的方式与游客互动,运气好的话,还能配对成功。

而它的门票仅需80元,就能感受到十几种不同的体验,甚至在特定节日一张门票能游玩好几天。

其实这些成功逆袭的案例无一不在表明,景区想要发展好需要注重内容的创新和游客的实际体验。

无论是通过低价、亲民的价格策略,还是增加趣味性的互动环节,都是为了让游客感受到物超所值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

所以景区必须摒弃掉老套路,不能单纯的依靠仿古建筑,以及空洞不落实的概念吸引游客,更不能把游客当韭菜,真正要做的是赢得好口碑和巩固回头客。

结语

景区亏损,游客流失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旅游行业最常见的问题,景点过于一致化、体验感贫乏、价格虚高等,这些景区作为资本的镰刀,能收割一时但不会永久存活。

只有那些真诚服务,具备独特体验,以及价格合理的景区,才能在众多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并赢得良好口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旅游   景区   中国旅游   灵魂   游客   文化   张家界   年轻人   建筑   价格   亮点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