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历史认知上总让人觉得有点乱套,好多人说他们老爱把中国古代的东西往自己身上揽,比如声称几千年历史,或者把孔子、李白这些人物说成韩国人。这种做法不严谨,容易被世界各国看笑话。要是真像他们吹得那么牛,为什么古代就没扩张出去,征服中国呢?国外历史论坛上,有人抛出这个问题,结果韩国网民的评论连他们自己人看了都觉得尴尬。
先说说韩国历史的起源,得从公元前1120年左右讲起。那时候商朝被周武王灭了,纣王的叔父箕子带着商朝遗民跑到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箕子朝鲜。这个国家持续几百年,到公元前194年被卫满取代。卫满是燕国人,带着军队过来,建了卫满朝鲜。后来这里出现汉四郡、高句丽、高丽王朝、朝鲜王朝等政权,但基本都局限在半岛上。高句丽面积最大,扩展到中国东北,但它是扶余人建立的,跟现代韩国人关联不大。韩国祖先主要生活在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这些地方。
国外论坛上,老外们对这个问题看法挺直白。一个老外说,中国古代强大,大家都知道,韩国古代强大却没听说过,高句丽就算强大也不算韩国历史。另一个老外点出,韩国三面临海,面对中国这么大的邻居,能干啥?历史上韩国大部分时间是中国附属国,没胆子也没实力扩张。确实,韩国从新罗开始就向唐朝进贡,高丽向宋辽金元进贡,朝鲜王朝向明清进贡,这种关系维持了好几百年。
韩国网民的回复就五花八门了。有些人扯高句丽,说那时韩国占领中国东北,还击退隋唐军队几次,意思是尝试过但没成功。确实,高句丽在公元598年到612年抗击隋朝三次入侵,公元645年到668年又跟唐朝打仗,但最终被唐和新罗联军灭了。高句丽是扶余系,跟韩国主流历史不直接挂钩,韩国人这么认亲戚,容易被戳穿。
还有韩国网民说,檀君建立的王朝统治过中国幽州地区。檀君是传说人物,据说公元前2333年建古朝鲜,寿命1908岁,领土到辽东。但这纯属神话,考古没证据支持。古籍里檀君是天神后裔,母亲是熊女变的,这种故事听听就算了,当真就离谱了。
另一个韩国网民解释,受中国儒家影响,韩国人爱好和平,扩张会让百姓受苦,要是硬来也许能惨胜。儒家文化确实从汉朝传到半岛,新罗、高丽都推崇,但这不是不扩张的主因。历史上韩国政权内部斗争多,外部压力大,哪有余力征服中国?隋唐时候高句丽试过,但失败了,其他王朝更没那本事。
这些评论一出,就有韩国网民看不下去。一个韩国人说,檀君存不存在都成问题,作为韩国人没法接受祖先活1908岁的说法,这种话让其他国家笑话我们。确实,檀君神话是韩国起源象征,但拿来当历史证据,太不靠谱。另一个韩国网民直接点破,除了弱小没其他原因,高丽和朝鲜都向中国进贡,要是能打赢谁愿意受屈辱?这话说得很实诚,戳中要害。
为什么韩国网民会有这些尴尬评论?根子在历史教育和民族主义上。韩国从1948年建国,历史短,为了找自信,就往古代拉扯。高句丽被UNESCO列入世界遗产时,韩国和中国都争,说是自己历史。但高句丽是多民族政权,扶余、高句丽人为主,韩国人硬认,就显得牵强。韩国教科书有时夸大领土,说古朝鲜到东北,但考古显示半岛早期是小部落,没那么大版图。
老外评论也犀利,说韩国如果真征服过中国,领土不会这么小。现在韩国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中国960万,差距明显。地理上,半岛三面海,一面山,资源有限,人口少,养不起大军。中国王朝强大,军队动辄几十万,韩国政权顶多几万兵,差距太大。新罗统一半岛后,还得靠唐朝帮忙灭高句丽和百济,自己实力有限。
韩国历史上有扩张,但规模小。高句丽最远到辽东,但被唐灭。渤海国是高句丽遗民建的,也被契丹灭。高丽后期被蒙古征服,成了附庸。朝鲜王朝更保守,向明清称臣,内部科举重文轻武,没军事野心。1592年日本侵朝,明朝出兵帮打,万历援朝战争耗费大,但韩国保住了。1636年清军侵朝,韩国投降,改向清进贡。
这种历史让韩国网民尴尬,因为现实是附属多,征服少。有些韩国人吹牛,说古代韩国远比中国强,但网民反驳,说中国文明到长城,过了就不算了。这种言论在2010年韩国网上出现过,但多数人知道不对。中国影响深,汉字、儒家、佛教都从中国传过去,韩国汉字用了几千年,到1945年后才推广谚文。
韩国教授金兰都说过,全球只有韩国瞧不起中国,但中国眼中已没韩国。这话2024年爆火,反映韩国部分人自大。但也有清醒韩国人,说汉字不是韩国创造的,长久误区该改。2024年韩国网民争汉字起源,有人说韩国人创的,但多数韩国人拆台,说知道是中国创的。
中国网民也吐槽,说韩国偷文化,但深挖发现,有些传闻是假新闻。比如韩国申遗端午,是江陵端午祭,跟中国端午不同。孔子韩国论,韩国官员说没听说过。汉字申遗,是2006年假新闻,首尔大学没历史系,没那教授。李白韩国论,也被辟谣。
但韩国确实有问题,比如声称寿司起源韩国,或把东南亚佛灯节申遗。韩国自称大韩民族,非朝鲜族,历史不足70年,但老爱往古拉。漫画博主先后晒古风作品,韩国网民说抄韩国风格,但那是明朝汉服。
为什么古代韩国不征服中国?实力不行,地理限制,文化影响。儒家教和平,但更关键是弱小。中国没完全征服韩国,是因为半岛穷,统治成本高。唐朝设安东都护府,但新罗抵抗,唐退兵。明清时候,韩国是藩属,不需直接占。
韩国网民评论尴尬,反映历史认知分裂。有些人盲目自大,有些人理性承认弱小。这是个好开端,尊重历史才能进步。篡改没意义,只会让国家丢脸。韩国未来强不强,看怎么面对过去。中国也该客观,别一味嘲讽。
总的来说,这个问题简单,答案也清楚。古代韩国没那能力,历史事实摆着。韩国网民的争论,让人看到民族主义双刃剑,一面激励,一面尴尬。希望大家多看书,少吹牛,历史不是用来编的。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