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那场席卷全网的“假爱国”舆论海啸,至今仍是吴京职业生涯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一张身着军装的微博配图,曾被解读为“流量时代的爱国碰瓷”,与杰森·斯坦森的跨国合作,被贴上“向西方妥协”的标签,就连他早年因伤瘫痪后艰难复健的往事,也被曲解为“贩卖苦难的营销套路”。
近日,吴京主演的电影《再见,坏蛋》上映,却遭遇了惨淡的票房表现,六天内仅获得26.7万元的成绩,这一数字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震惊,也引发了舆论的热烈讨论,作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演员和导演,吴京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期待,而这一次的失利也让他的商业价值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吴京的商业价值,可以说与“战狼”这个光环深度绑定,他似乎掌握了一套点石成金的密码,只要与爱国、硬汉挂钩,就能撬动巨大的市场,但《再见,坏蛋》的溃败,无情地宣告了这个商业模式的失灵,观众的评价直指要害:故事老套、节奏拖沓、剧情悬浮不真实。
即便吴京亲自下场路演,甚至自掏腰包支持,也未能挽救这部影片的命运,市场的反应让“烂片血包”这个刺眼的标签,开始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次投资失利,更是一次对其商业信誉的重创,当“吴京出品”不再是质量保证,他赖以生存的商业逻辑便出现了致命的裂缝。
麻烦事还不止这一件,另一部由他主导投资的古装武侠巨制《镖人》,更是让他骑虎难下,这部电影制作成本高达5亿人民币,阵容堪称豪华,不仅请动了自2011年《龙门飞甲》后便鲜少露面的李连杰重出江湖,还集结了王宝强、谢霆锋等一众实力派。
然而,影片因女主角那尔那茜的个人问题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制片方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二选一:要么支付高达3000万的违约金换人,要么就得硬着头皮上,采用AI换脸技术补救,无论是哪个选项,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这种风险甚至开始传导,与他深度合作的王宝强,刚刚凭借《八角笼中》积累了极佳的口碑,如今却因为《镖人》项目的不确定性,其商业风险也被业界重新评估。
这背后暴露出的深层问题是,吴京的作品似乎陷入了创新乏力的怪圈,过度依赖套路化的爱国叙事,已经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当光环无法再点石成金,商业帝国的裂缝便清晰可见。
商业上的挫败,往往是公众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吴京最大的资产,是他与“爱国”符号的强绑定,而如今,这恰恰也成了他最大的负累。
他将个人形象塑造成了国家力量的银幕代言人,这种捆绑在顺风顺水时能带来巨大的红利,可一旦现实的复杂性超出电影剧本的范畴,反噬也来得异常猛烈。
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是2023年缅甸妙瓦底电信诈骗事件的爆发,当无数同胞身陷囹圄,求助无门时,一种无力感在社会上蔓延,这种情绪,最终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吴京,他的社交媒体评论区,被“中国护照在缅甸好用吗?”之类的质问刷屏。
这无疑是一种错位的情感投射,却也真实地反映出公众心态的变化,电影里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与现实中无能为力的普通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人们发现,那句“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无法解决现实世界里的棘手难题,于是,对符号的失望,便转化为了对符号代言人的嘲讽与诘问。
对这个符号的解构,来自四面八方,他与杰森·斯坦森合作好莱坞大片《巨齿鲨2》,被一些声音解读为“向西方献媚”,这直接挑战了他“爱国”形象的纯粹性。
2022年8月1日,他发布了一张身穿军装的照片庆祝建军节,本是应景之举,却引来了一批反对者的质疑,质问他“碰瓷军人”,是否有资格穿这身衣服。
当然,舆论场从来不是单向的,编剧王海林就曾公开发声,认为对吴京的攻击,本质上是对其阳刚气质的系统性打压,是一种“去雄计划”。
也有不少支持者坚信,这是一场有组织的、甚至可能与外部势力有关的抹黑行动,但无论如何,当一个符号充满了争议,其价值本身就在不断损耗。
当公众开始用放大镜审视吴京时,焦点早已从银幕之上,延伸到了他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他精心构建的“硬汉”人设,在无数细节的冲刷下,也开始出现裂痕,暴露出符号与真实个体之间的矛盾。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过于2024年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的“手机风波”,当镜头扫过,人们惊讶地发现,作为某国产品牌手机的代言人,吴京手上拿着的却是一部iPhone,这个细节被迅速捕捉并放大,引发了关于他言行不一的巨大争议。
类似的争议并非孤例,在与妻子谢楠共同参与的综艺节目中,他的一些行为,比如因小事不悦而摔毛巾,被观众解读为暴躁和孩子气。
在另一些场合,他与胡歌等人的互动用词,被贴上了“情商不高”的标签,更有好事者翻出他早年因酒后驾驶被拘留并道歉的旧事,这些被贴上“爹味”、“太刚易得罪人”标签的事件,都在不断削弱他完美的英雄形象。
甚至连他最引以为傲的敬业精神,也遭到了反向解读,他过去14岁时曾一度瘫痪后又顽强康复的励志经历,被部分舆论曲解为“卖惨”。
网络上一度流传着一个辛辣的对比:“吴京拍戏骨折被群嘲,哥哥手指破个皮却有万人疼,”这背后,是公众对其“硬汉”形象的高期待与现实行为之间的落差,当这种落差出现时,曾经的敬佩就可能转化为反感。
回过头看,吴京今天的困境,几乎是一种必然,这是他的商业模式、符号价值和个人形象,在经历了长期的单一化发展后,遭遇现实冲击时产生的连锁反应,“战狼”这个符号,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成就了吴京前所未有的辉煌,最终也把他困在了原地。
当商业逻辑失灵,爱国符号被透支,个人形象的滤镜也逐渐褪色,那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银幕英雄,显得如此孤立无援,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或许,答案在于勇敢地走出“战狼”的影子。
市场和观众期待看到的,可能不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被神化的符号,而是一个更真实、更多元,能够在作品创新和个人形象上,都找到新定位的电影人,对51岁的吴京而言,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突围。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再见,坏蛋》官宣撤档,这部吴京出品的电影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
中国青年网——又见“何晨光”!吴京建军节再发《特种兵》剧照向军人致敬 (1/7)
光明网——李连杰时隔14年再演武侠!袁和平执导,电影《镖人》官宣主演吴京、谢霆锋、李连杰
南方都市报——《战狼》票房大爆,民族主义是万灵春药
网易娱乐——《战狼》南京热拍 吴京腾空端坐显身手
千龙网——演员吴京醉酒被拘甘做“反面教材”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