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打到半决赛,我似乎才渐渐看到了一些门道:郭士强在下一盘惊天大棋,早已把目标瞄准了世界篮坛,要率领中国男篮冲击奥运会更高的位置。怎么回事呢?
本届亚洲杯男篮阵容公布时,舆论小小地“哗然”了一阵,对高诗岩、李祥波的入选颇有争议。同时,质疑郭指导带了五个后卫,中锋只有胡金秋、余嘉豪两人,而且,胡金秋还不是主打的五号位,在四号位上更能发挥其特长。
这样的选人,在热身赛以及亚洲杯小组赛上确实暴露了很多不足,内线胡金秋苦苦支撑,余嘉豪屡屡被对手针对,成了中国队内线的一大短板。李祥波几乎毫无作为,出场时间非常有限。
锋线实力不够,朱俊龙是防守型小前锋,投篮出手很少,完全打不出俱乐部时的水平。赵嘉义在很多时间里充当四号位角色,但进攻胆略不足,也没有给中国队的内线给予更多的进攻帮助。若非王俊杰的加盟,四号位几乎无人担纲。
后卫线上,也只有赵睿堪当大任,胡明轩如同梦游,时好时坏,个别场次竟然0分。程帅澎同样如此,八强战、半决赛被针对,几乎难以发挥,半决赛,程帅澎都没上中国队的数据榜。廖三宁在小组赛上几乎没有发挥,八强战打韩国队锁定比赛的一记中投,才让我们想起CBA联赛以及热身赛的廖三哥来。高诗岩更是备受争议,联赛中比高诗岩打得更好的后卫不在少数,比如广厦队的孙铭徽。
但是,就是这样的阵容,郭士强硬是打进了决赛。而且,半决赛的对手是不可一世横扫亚洲球队的新西兰队。这场球赢了14分(98:84),以对手的实力以及他们在半决赛以前的表现,中国队就是一场大胜。
从实战可以看出,郭士强选人的高明之处。饱受质疑的高诗岩、廖三宁,以及时好时差的胡明轩都在这场关键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诗岩可谓居功至伟,其舍命的防守,搏命的拼抢,打乱了新西兰队的攻防节奏,为中国队抢回了很多次进攻的机会。高诗岩攻防两端都有精彩表现,几乎可以锁定胜局,彻底击垮新西兰队斗志的空位三分,是郭士强看中其特点,并把他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的点睛之笔。
这届阵容人人有特点,人人有短板,但是,郭士强慧眼识珠,把个人的特点融入队中,相互以长补短,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实力。正是这样一个团结互助,互相激励的团队,才把所有的特点都发挥了出来。
打韩国队的那场球,第三节遭遇了严厉的判罚,队员们自觉地围在一起相互激励。最终,不仅击败了屡次针对我们的韩国队,也给予当值裁判非常有力的回应。
这是郭士强选人的“玄机”之一,看中的是每个球员能够凝心竭力的团队精神,能够把这样一批不被看好的球员捏合在一起,打出团队超越个人实力的真正的现代篮球。
郭士强也是吸取了2009年那场风波的教训,不为我所用,不能在主教练的统一战术指导下完成比赛,甚至不愿意竭诚为这个团队赢得胜利者,一概不选。所以,比赛中,郭士强可以针对某个队员的失误,或者执行战术不力的球员大吼,吼完之后,球员心服口服,接着在下一场球中打出更精彩的数据。比如唯一一位大学生球员王俊杰。
起初,我与很多关心中国篮球的朋友一样,都担心中国队内线实力太单薄,胡金秋勉力打五号位,恐怕会在赛会制的比赛中力不从心。余嘉豪则欠成熟,李祥波CBA的球场都还没有完全熟悉。这样的内线,能够应付亚洲杯赛会制的比赛吗?
而且,所带五个后卫,是不是郭指导是后卫出身,特别中意后卫球员呢?
小组赛中,确实暴露了中国队这样的短板,胡金秋只能支撑两节半的比赛,余嘉豪总是被对手四号位、五号位,甚至外线球员针对,几乎都是被对手“一步过”,给中国队篮下防守制造了非常大的压力。而且,外线球员总是“飘”在外围,极少有持球攻突击内线,缓解油漆区压力的进攻手段。
虽然,我们顺利打到了小组第一直接进入八强,也力斩韩国队,时隔十年杀进半决赛。但是,面对身强体壮、对抗有硬实力的新西兰队,舆论几乎一边倒地不看好中国队。我也这样认为,能打进四强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输球完全可以接受。因此,是带着轻松的心态等待这场半决赛的。但是,哨响之后,便又紧张了,中国队有机会战胜对手,杀进决赛了。
中国队不负众望,以一场大胜力克试图会师决赛、把亚洲篮球按在地上摩擦的新西兰队。看完这场球,我似乎有所感悟:原来,郭士强选人是针对澳洲两强的。
澳洲球队人高马大,尽管平均身高不比中国队强,但是,他们的对抗以及个人技术,纸面上一对一较量是绝对占优的。假如郭士强按照中国男篮一贯的组队理念,以身高定制球队,那就根本不能与身材高大、技术占优且对抗强度大、攻击速度快的澳洲队相抗衡。于是,就果断放弃自以为是的内线优势,强化外线的攻防转换,以小快灵对抗澳洲的“高大全”。
外线球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持球能力要强于锋线及内线球员,即便是矬队拔将军,也是如此。从小组赛一直打到半决赛,中国队失误非常少,保正了进攻的效率。而且,小个球员比大个球员相对灵活,攻防转换速度肯定优于大个。以这样的阵容对阵新西兰队,才是中国队取胜的关键。
半决赛这场球,每个队员都发挥了应有的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后卫线才是中国队取胜的关键。五大后卫轮番上阵,共得56分,占全队得分的57%。外线队员不仅能飙3分,而且,屡屡突击内线得分造杀伤,廖三宁终于打出了特点,两次突入内线上篮得分。三大内线得21分,其中,胡金秋得12分,余嘉豪7分,李祥波2分。外线3分球,命中率47%,排在参赛队之首,中国男篮就是一支具备现代篮球理念的亚洲第一队。
这样的阵容,或者说这样的内线打亚洲球队则绰绰有余,小组赛基本上是操练外线,操练3分投篮。除打东道主沙特队遇到了一些困难外,其余场次都是横扫对手。与韩国队的四分之一决赛,第三节若不是出现了裁判因素,这场球起码能赢20分。
郭士强选人组队,不是针对的亚洲球队,而是针对更为强大的对手,这两大来自澳洲的球队都是世界级的队伍,尤其是世界排名前四的澳大利亚队。
小亚洲而重澳洲,这就是郭士强选人的大玄机,郭士强的眼光已经超出了亚洲篮球的视界。立足自我,超越亚洲,郭士强将率队杀奔世界篮坛。这套男篮阵容,其实是为世界大赛准备的。
今日凌晨,澳大利亚狂胜伊朗44分,反证中国男篮的实力早就甩开了亚洲队伍。这场半决赛,澳大利亚队狠狠地羞辱了亚洲篮球,亚洲篮球的颜面那就得中国队来挽回了。那么,中国队能不能打赢澳大利亚队,夺得一座含金量更高的亚洲杯呢?
实话实说,以澳大利亚队本届亚洲杯的主力阵容比较,中国队赢球的概率不足三成。但是,澳大利亚队不是没有短板,他们的阵容纵深就不及中国队。第三节下半节起,澳大利亚队几乎全部轮换为替补阵容,这个阵容的实力还不如伊朗队。第四节,澳大利亚替补阵容仅得10分。
现场解说认为,澳大利亚队这是在为决赛做准备,给主力以更多的休息时间。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一场篮球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并不是问题,为赛会制做准备,短时间恢复体能是没有困难的。澳大利亚之所以在大比分领先时轮换替补阵容,是“临阵磨枪”的表现。
澳大利亚队深知,中国队每场比赛都大面积轮换球员,以不同的阵容组合打不同的战术,同时,也为高强度的对抗随时保证场上球员的体能。中国队的阵容纵深,恐怕是澳大利亚所忌惮的,前两节半主力阵容基本不轮换,就是要快速拉开比分,为操练替补阵容来应对中国队的阵容轮换战术。
比阵容纵深,这是中国队可以战胜澳大利亚队的杀手锏。时刻保持高强度的防守,新西兰队就是这样被中国队摧垮了意志,最后两分钟几乎是缴械投降了。
打到决赛,谁也不会轻易认输,况且,中国队已经超越了输赢,打到决赛已经是赢了。澳大利亚则如临大敌,临阵磨枪,他们是输不起的。心态,也是决定胜负的一大因素。
我看好中国队,即便因实力存在差距而输掉冠军,但一定会打得铁血、打得精彩。而且,若是以这样的精神状态,以这样超越亚洲放眼世界的篮球理念对抗强大的澳大利亚队,输了也是赢了。
能够抗衡澳大利亚,就能够抗衡世界篮坛——这是郭士强所带领的中国男篮必须要追求的目标——他们,正在跨越巅峰的路上努力攀登。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