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联名泛滥的今天,消费者对“贴标式”合作早已审美疲劳。同质化的营销套路让IP联名逐渐失去吸引力,而瑞幸与《长安的荔枝》的合作却逆势突围:周边秒罄、话题刷屏、二手溢价数倍。为何瑞幸能屡次打破“联名魔咒”?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场从节奏把控到情绪封装的全方位设计。
首先,拉长战线,用“错峰营销”避开流量内卷。瑞幸此次联名的第一个关键策略是“错峰”。不同于品牌扎堆抢占剧集开播热度的常规操作,瑞幸将产品上线推迟至开播一周后,巧妙避开流量高峰。同时,围绕剧情节点(如摘荔枝、保鲜运输)同步释放品牌物料,将剧集故事线与产品卖点自然缝合。这种“延迟满足”不仅吊足用户胃口,更让营销节奏与内容热度共振,形成持续的话题发酵。
其次,工业化流水线,让联名从“赌爆款”变“可复制”。高频联名的背后,是瑞幸打造的“IP联名流水线”。前端依托用户数据筛选潜力IP,中端结合IP特质研发产品(如荔枝风味饮品),后端标准化周边设计和UGC引导。这套体系将创意转化为可复制的流程,每月1.8场联名仍能保持质量。例如,“转运小马”挂件的爆火,正是基于对用户“讨彩头”心理的精准洞察。这种工业化运作,让瑞幸在低价内卷的咖啡市场中,以“情绪溢价”提升品牌附加值。
最后,轻资产模式,用“分散风险”守住品牌基本盘。瑞幸的联名极少投入重金买断IP或举办线下活动,而是聚焦低成本、高传播度的数字内容和周边。即使某次联名效果平平,密集的排期也能迅速覆盖。此外,联名沉淀的用户数据(如兴趣标签)可反复利用,新老用户在不同IP间流转,形成闭环。这种“轻资产+高频次”的组合,既分散了风险,又让品牌始终停留在消费者视野中。
情绪经济的胜利,但品牌忠诚仍是终极命题。瑞幸的联名策略,本质是将咖啡的“功能性需求”与“情绪价值”捆绑,用持续的热点制造“流行感”护城河。海威数字,可以为企业提供覆盖吃喝玩乐购五大消费领域的千余种权益产品,满足企业会员运营的权益需求,帮助企业打造本地生活资源矩阵,助力爆款产品引流,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的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有效实现用户变现。如果您有相关的需求,就请来联系我们吧~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