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险中求生,专机空中盘旋数小时,远在中国的普京又背锅了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8月31日,冯德莱恩的专机从波兰华沙飞往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可飞机距离机场不到20公里时,驾驶舱内的GPS信号突然消失。

仪表盘上的定位数据像被施了魔法般全部归零,整个机场区域的卫星导航系统陷入瘫痪,机组人员紧急联系地面塔台,得到的回复却是飞机遇到了大麻烦,他们也没法解释。

这绝非普通的设备故障,实时飞行追踪数据显示,同一空域其他航班的导航系统运转正常,唯独冯德莱恩的专机被精准干扰。

保加利亚空管部门后来证实,机场的GPS信号遭到高强度电磁压制,这种手段通常需要专业设备在半径50公里内持续发射干扰波。

航空专家指出,要实现"只干扰特定目标",至少需要三组相控阵雷达协同作业,这显然不是民间黑客能完成的操作。

最蹊跷的是,当飞机安全降落后,机场区域的GPS信号立即恢复正常,这种"精准打击"让军事观察家联想到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惯用的电子战战术。

2023年黑海多艘货轮曾遭遇类似干扰,GPS信号被篡改导致船只偏离航线近百公里,但这次事件有个反常细节,涉事机场距离俄保边境足有300公里,俄罗斯的电子战部队通常不会把打击范围延伸到这个距离。

飞机刚停稳,布鲁塞尔的记者会上就炸开了锅,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阿丽安娜·波德斯塔直接把矛头对准俄罗斯:"这是对国际民航安全的公然挑衅,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径一脉相承。"

保加利亚总理热利亚兹科夫也附和称,这类干扰"只有具备国家级技术能力的国家才能实施"。

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天就否认指控:"普京总统此时正在中国访问,俄罗斯从未干过这种下三滥手段。"

查证普京行程发现,他确实在8月31日至9月3日期间出席上合峰会,与多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根本不可能抽身搞电子干扰。

更耐人寻味的是,事件发生时保加利亚军方正在测试升级版F-16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测试范围恰好覆盖普罗夫迪夫机场。

这让人联想到2024年北约在波罗的海的演习,当时爱沙尼亚的GPS信号多次被干扰,事后调查发现是自家F-35战机误开电子对抗模式。

如今保加利亚的F-16测试是否重蹈覆辙?军工专家伊万·佩特科夫透露:"新装备测试时若未设置地理围栏,信号溢出影响民航是常事。"但欧盟显然不愿承认这种可能性,反而借此推动"欧洲防务自主"议程。

专机迫降事件成了冯德莱恩的绝佳表演舞台,三天后她在访问立陶宛时宣布,欧盟已制定"战后派兵乌克兰"计划,要组建数万人的多国部队。

这个突然抛出的重磅炸弹,与迫降事件仅隔48小时,德国《明镜》周刊指出,冯德莱恩团队早在出访前就拟好了声明,专机事故不过是"天赐良机"。

但欧盟内部并不买账,9月1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紧急澄清:"主席女士没有权力代表欧盟讨论军事部署。"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保持沉默,只派出外长表态"支持乌克兰是共同责任"。

东欧国家则趁机要求加快北约东翼军事部署,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在社交媒体上喊话:"是时候让俄罗斯尝尝被干扰的滋味了!"

这种分裂局面暴露了欧盟的深层矛盾:经济大国担心卷入战争拖累经济,东欧国家则渴望通过军事存在提升话语权。

冯德莱恩深谙此道,她把技术事故包装成"安全危机",既转移了欧盟防务开支不足的批评,又为后续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铺路,毕竟要派兵总得先给装备。

值得玩味的是,事件发生后北约立即宣布启动"北约电子战防御计划",但首批30亿欧元预算中,德国、法国等大国至今未落实资金。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派,更暴露出欧洲在防务自主化进程中的尴尬,嘴上喊着要摆脱美国,身体却很诚实地依赖北约。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事件发生前三天,中俄海军在太平洋举行联合反导演习。俄方展示的最新款"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具备同时干扰200个目标的能力。

但这次演习区域距离保加利亚上万公里,俄罗斯显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反倒是北约在挪威部署的"海王星"反舰导弹,最近频繁出现在波罗的海演习中。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欧元区通胀率仍高达5.2%,能源价格比俄乌冲突前上涨了40%,当政客们忙着制造敌人时,老百姓的菜篮子正在悄悄变空。

保加利亚的农民雅罗斯拉夫更有切身体会,他的果园原本每年向俄罗斯出口200吨苹果,俄乌冲突后被迫转向欧洲市场,结果因为运输成本增加濒临破产,

这场风波的后续发展充满变数,保加利亚已宣布将升级全国电子战防御系统,计划投入1.2亿欧元采购美国雷神公司的干扰设备。

北约则宣布9月15日举行"坚定正午"电子战演习,参演兵力包括来自14个国家的3000名士兵。这些动作可能刺激俄罗斯加强反制措施,导致东欧地区电子战升级。

更危险的是,民用航空安全正沦为博弈筹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已发出警告,如果各国继续滥用电子战手段,2025年全球航空延误可能增加15%,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200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导航系统被干扰可能引发连锁反应,2024年印度曾发生民航GPS信号异常导致两架客机险些相撞的事故。

冯德莱恩的专机最终安全降落,但围绕事件真相的争夺才刚刚开始,欧盟需要一个敌人来凝聚内部共识,俄罗斯需要转移乌克兰战场的压力,而普通民众则在政治博弈中被迫买单。

可当技术故障成为新型外交武器,当"疑似"指控取代事实调查,国际秩序的根基正在悄然动摇。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欧盟指责俄罗斯干扰冯德莱恩所乘飞机的GPS系统,克宫否认2025-09-01 观察者网
德国防长驳斥冯德莱恩向乌克兰派兵言论:她缺乏授权2025-09-02 央视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科技   专机   中国   小时   保加利亚   北约   电子战   俄罗斯   乌克兰   欧盟   干扰   信号   德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